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特约述评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临床诊治的研究进展
    唐瞻贵, 成雨熹
    2022, 38(8): 705-709.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2.08.001
    摘要 ( 449 )   PDF(1057KB) ( 430 )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ral submucous fibrosis,OSF) 是一种胶原沉积疾病,其特征是产生疤痕和组织纤维化,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口腔功能和生活质量。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全球有超过500万OSF患者,恶性转化率为1.5%~15%,因此WHO也将其列入口腔潜在恶性疾患的范畴。现对OSF的临床及基础研究进展进行总结,旨在了解该病发病规律及为临床早期防治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牙种植中动静态系统的精度分析
    陈梓俊, 宋应亮
    2022, 38(8): 710-714.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2.08.002
    摘要 ( 227 )   PDF(826KB) ( 220 )  
    计算机辅助种植外科发展迅速,但在快速运用于口腔种植的同时也暴露出手术误差方面的问题,而针对误差的解决方案也在不断更新。引导性导板技术与无翻瓣技术结合,辅助微螺钉的应用,能够给予完全无牙颌患者更好的手术效果。动态导航在已具备较高精度的优势上,运用更完善的影像技术和更稳定的配准方案还将能进一步改善种植手术的疗效。本文对计算机辅助种植外科中动静态导航的误差进行分析,并综合最新文献总结针对误差的前沿成果,以展望数字化种植能够得到更多的改善与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颞下颌关节动态三维有限元模型构建的研究进展
    罗良语, 刘钧
    2022, 38(8): 715-717.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2.08.003
    摘要 ( 290 )   PDF(765KB) ( 320 )  
    颞下颌关节的健康与咀嚼、吞咽及发音等基本生理功能密切相关。颞下颌关节紊乱与关节内部异常的应力分布可能存在一定联系。然而,常规手段难以直接测量颞下颌关节内部复杂的应力及应变情况。动态三维有限元分析因其精确、无创等特点成为研究颞下颌关节生物力学的主要方法,但不同建模方法的几何相似性及力学仿真度存在明显差异。本文将从颞下颌关节的几何模型构建、材料属性及接触关系、动态载荷的加载方式等方面对颞下颌关节的动态三维有限元模型构建方法作一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特立帕肽在药物性颌骨坏死中的治疗作用
    王甲甲, 王绍义
    2022, 38(8): 718-721.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2.08.004
    摘要 ( 431 )   PDF(794KB) ( 179 )  
    特立帕肽(Teriparatide, TPTD)是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的1~34位的人工合成多肽,具有促进骨合成代谢、免疫调节等作用,临床已成为治疗骨质疏松的常规药物,并逐渐开发用于颌骨相关疾病。其中,大量证据表明TPTD具有治疗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medication-related osteonecrosis of the jaw, MRONJ)的效应。本综述介绍TPTD治疗MRONJ的最新进展,研究其在治疗MRONJ的潜在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非龋性颈部缺损粘接前的牙本质处理
    郭锐, 黄翠
    2022, 38(8): 722-724.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2.08.005
    摘要 ( 213 )   PDF(748KB) ( 259 )  
    非龋性颈部缺损的粘接修复一直是临床上的一大难点,同时也是口腔医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多年来学者们对非龋性颈部缺损进行了系统研究,各方面认识逐步加深,理论和实验研究日渐成熟。本文将从病损形貌特点及牙本质理化性质,粘接前牙本质的处理,以及未来的研究前景等多方面来进行探讨,希望对今后的研究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龋病牙髓病学研究
    牙釉质表面气相SiO2/PDMS超疏水涂层制备及其细胞毒性与抗菌性能评价
    吴一豪, 朱莉, 周鑫, 骆怡璇, 黄盛斌, 林继兴, 麻健丰
    2022, 38(8): 725-730.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2.08.006
    摘要 ( 209 )   PDF(1213KB) ( 164 )  
    目的: 在牙釉质表面制备气相二氧化硅(SiO2)/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超疏水涂层,并评价涂层的细胞毒性与抗菌性能。方法: 将不同质量百分比的亲/疏水SiO2、PDMS溶于正己烷及其他相关助剂中形成悬浮溶液,喷涂于牙釉质表面形成超疏水涂层。采用接触角测量仪测量涂层的静态接触角及动态接触角;扫描电镜(SEM)观察微观结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化学组成;傅立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仪(FTIR)分析涂层内基团;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毒性;自动菌落形成实验(CFU)法验证其抗变形链球菌粘附能力。结果: 亲/疏水性 SiO2质量比为1∶1时,涂层具有最好的疏水效果,其静态接触角(CA)为164°,动态接触角(SA)为1.4°;其超疏水效果来源于纳米SiO2粒子提供的表面粗糙度和PDMS提供的低表面能;MTT 结果显示该涂层具有较好的细胞相容性;抗菌实验结果表明,超疏水涂层抗菌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6 h以内抗粘附效果稳定,抗粘附效率达到87%以上。结论: 成功在牙釉质表面构建了生物相容性的超疏水涂层,该涂层具有较好的抗变形链球菌粘附能力,为开发口腔防龋喷剂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物节律紊乱对小鼠牙本质发育的影响
    李瑞琪, 黄妩双, 李实语, 郑雪晴, 刘念柯, 宋亚玲
    2022, 38(8): 731-735.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2.08.007
    摘要 ( 176 )   PDF(1689KB) ( 163 )  
    目的: 探究生物节律紊乱对牙本质发育的影响。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小鼠牙乳头细胞并进行同步化处理,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检测生物钟控基因Bmal1Per2连续48 h波动情况。构建环境性节律紊乱小鼠模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BMAL1、PER2、DSPP表达;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场发射电子探针和显微硬度测试分别检测正常组和紊乱组小鼠牙本质结构、化学元素组成及硬度变化。结果: Bmal1Per2在小鼠牙乳头细胞中呈节律性表达。环境性生物节律紊乱使小鼠成牙本质细胞中BMAL1、PER2、DSPP表达减弱。节律紊乱组小鼠下颌切牙牙本质钙含量以及钙磷比相较于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牙本质小管结构、数量及牙本质硬度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生物节律可能参与并调控牙本质发育。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刺激人牙髓干细胞炎症相关蛋白质组学研究
    谢元栋, 李泽华, 刘晓莉, 胡玲, 詹骆宁, 李毅
    2022, 38(8): 736-741.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2.08.008
    摘要 ( 161 )   PDF(3563KB) ( 144 )  
    目的: 采用蛋白质组学的方法探究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P.gingivalis LPS)诱导人牙髓干细胞(DPSCs)炎症相关差异蛋白的表达。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并鉴定人DPSCs,利用10 μg/mL P.gingivalis LPS刺激DPSCs建立炎症模型,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6和IL-8的表达量。利用蛋白质组学的方法筛选P.gingivalis LPS诱导DPSCs炎症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通过KEGG、GO和PPI进行功能富集分析。结果: P.gingivalis LPS刺激DPSCs导致炎症因子IL-6和IL-8的表达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DPSCs中有277种差异表达蛋白在炎症微环境下发生了显著变化,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蛋白参与调控多条炎症或损伤修复相关的信号通路如中性粒细胞介导的免疫过程、肿瘤坏死因子介导信号通路、凋亡信号通路、Wnt通路、TGF-β信号通路、磷酸戊糖途径、HIF-1信号通路等生物过程。结论: P.gingivalis LPS可诱导DPSCs发生炎症反应,此过程涉及多蛋白、多信号通路的相互联系,为探索牙髓炎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诊断标记物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消退素E1对牙髓炎中性粒细胞凋亡的影响
    潘亮亮, 张旗
    2022, 38(8): 742-746.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2.08.009
    摘要 ( 193 )   PDF(1860KB) ( 148 )  
    目的: 探讨消退素E1(resolvin E1,RvE1)影响牙髓炎中性粒细胞凋亡及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牙髓炎模型,RvE1盖髓后1、3、7 d收样。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检测炎症浸润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炎症因子表达;免疫荧光CD11b/Tunel共染检测中性粒细胞凋亡水平。分离培养人中性粒细胞,RvE1预处理后加入热灭活变形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S.mutan)或脂多糖,6、12、24 h收样。Annexin V/PI检测细胞凋亡水平,qPCR检测凋亡调控因子mRNA表达水平。结果: 大鼠牙髓炎模型中,RvE1处理减少了牙髓炎症浸润与TNF-α和IL-1β水平,提高中性粒细胞凋亡水平。体外RvE1提高了S.mutan刺激后中性粒细胞凋亡水平。qPCR结果显示促生存基因Akt,Mcl-1表达降低,促凋亡基因Bax表达升高。结论: RvE1调控Akt、Mcl-1、Bax表达,增强中性粒细胞细菌刺激后凋亡,促进牙髓炎症消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口腔正畸学研究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非减数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的临床疗效分析
    郭人铭, 董浩鑫, 李艺博, 刘盼明, 李政泽, 崔淑霞
    2022, 38(8): 747-751.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2.08.010
    摘要 ( 200 )   PDF(1103KB) ( 204 )  
    目的: 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非减数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2016年1月~2021年1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正畸科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Clear Aligners)完成非减数矫治的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中选取符合排纳标准的患者共34例,年龄(20.1±7.2)岁。使用美国正畸学会客观评分系统(ABO-OGS)评价矫治效果,并通过分析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项目的变化,评价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垂直向及支抗控制能力。结果: 根据ABO-OGS临床评测标准进行评价,34例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完成非减数矫治的安氏Ⅱ类1分类病例通过率为55.88%,可能通过率为97.06%。与矫治前相比,U6-PP距、U1-PP角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N-MP角、SN-OP角、SN-PP角、S-Go/N-Me矫治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非减数矫治均角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临床疗效良好,垂直向及支抗控制能力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下颌后缩功能矫治前后牙骨肌的变化研究
    储梦诗, 郎鑫, WASEEM SALEH AL-GUMAEI, 秦容, 张昕宇, 郑艳
    2022, 38(8): 752-756.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2.08.011
    摘要 ( 211 )   PDF(2054KB) ( 256 )  
    目的: 通过测量功能矫治前后关节,肌肉,咬合相关指标的变化,分析各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探究其与下颌骨生长和功能矫治稳定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已完成功能矫治的Ⅱ类下颌后缩儿童21例,测量治疗前后CBCT影像中牙骨肌咬合的变化,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矫治后髁突长短轴颈增大,关节上、后间隙增大;关节窝间距与宽度增大;咬肌方向近中倾斜角度减小;牙合平面顺时针旋转,下切牙唇倾度增加。以上数据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颌后缩患者治疗后虽然关节发生适应性改建,但咬肌方向与最大咬合力方向之间出现不协调,牙合平面的顺旋,下前牙唇倾等变化可能对下颌骨矢状向生长和疗效的稳定性有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无托槽隐形矫治中牙周炎患者下切牙压低的三维有限元研究
    胥鹏飞, 张闵, 范智博, 杨彬彬, 徐晓梅
    2022, 38(8): 757-761.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2.08.012
    摘要 ( 231 )   PDF(1679KB) ( 261 )  
    研究不同硬度及矫治位移量隐形矫治器在牙周炎患者切牙压低时的生物力学机制。方法: 建立轻、中度牙周炎患者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415.6 MPa、528.0 MPa、816.31 MPa硬度及0.15 mm、0.2 mm隐形矫治器在切牙压低时牙齿位移趋势及牙周膜应力分布情况。结果: 8组工况切牙均表现为伴唇侧倾斜的压低,隐形矫治器硬度增加,垂直向位移趋势增加,唇侧倾斜趋势减小而随着矫治位移量增加,唇侧倾斜趋势增大。牙周膜最大应力分布于牙颈部和根尖区,最小应力分布于根中部。随着硬度增加,牙周膜整体应力值增大,牙颈部应力分布更均匀而随着矫治位移量增加牙颈部应力更集中。结论: 隐形矫治器硬度增大,有利于提高矫治器效能和三维向控制,矫治位移量增加不利于三维向控制。临床上建议使用中等硬度矫治器,配合较小的步距可以实现牙齿压低,维护牙周组织健康。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口腔黏膜病学研究
    光活化消毒治疗小鼠急性假膜型念珠菌性口炎的效果观察
    谷悦, 张静, 梁蓓蓓, 杨佳迪, 王佳宁, 刘娜, 刘庆
    2022, 38(8): 762-767.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2.08.013
    摘要 ( 179 )   PDF(2182KB) ( 147 )  
    目的: 采用光活化消毒技术(Photo-activated disinfection,PAD)治疗小鼠急性假膜型念珠菌性口炎,观察治疗前后舌背病损变化及组织病理学变化,探讨PAD治疗急性假膜型念珠菌性口炎模型的效果,比较不同孵育时间对疗效的影响,为PAD治疗急性假膜型念珠菌性口炎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选取6周龄雄性ICR小鼠,建立急性假膜型念珠菌性口炎模型36只并随机分为对照组、PAD治疗1组(以下称治疗1组)和PAD治疗2组(以下称治疗2组),每组12只。治疗前测量所有小鼠舌背病损面积。两治疗组小鼠舌背部涂抹1 mg/mL的甲苯胺蓝溶液,治疗1组孵育1 min,治疗2组孵育2 min,两组均给予750 mW LED红光照射1min。对照组小鼠不接受任何治疗。治疗后48 h,分别观察3组小鼠的临床表现,测量舌背病损面积,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评估PAD治疗小鼠急性假膜型念珠菌性口炎的效果。结果: PAD治疗前,3组舌背白色假膜病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8 h,两治疗组舌背假膜病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治疗组间舌背假膜病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8 h,经HE染色显示对照组可见上皮组织增厚且上皮钉突不规则,上皮浅层中性粒细胞浸润,个别位置微小脓肿 形成。两治疗组上皮结构较规则,且两治疗组间未见明显差异。经PAS染色显示对照组大量菌丝团覆盖,上皮浅表可见菌丝侵入,两治疗组菌丝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偶见菌丝侵入角化层,但未深入上皮层,两治疗组间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光活化消毒技术能显著减轻急性假膜型念珠菌性口炎模型小鼠舌背假膜症状。采用1 mg/mL甲苯胺蓝溶液孵育1 min,750 mW LED红光照射1 min治疗急性假膜型念珠菌性口炎能达到较明显的治疗效果。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延长孵育时间至2 min未显示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通量测序技术筛选口腔扁平苔藓患者组织中microRNAs的差异表达谱及分析
    刘健, 李天翠, 吴景景, 姚曼曼, 许彦枝, 李京哲
    2022, 38(8): 768-772.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2.08.014
    摘要 ( 190 )   PDF(1171KB) ( 113 )  
    目的: 通过高通量测序筛选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 OLP)患者和正常人口腔黏膜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微小RNA(miRNAs),探讨miRNAs在OL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3例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口腔科的OLP患者病变组织(P组)和3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N组),进行illumina高通量测序,筛选差异表达的miRNAs,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对差异最显著的6个miRNA进行靶基因预测和功能富集分析。结果: 应用DESeq软件,筛选出两组间差异表达的miRNAs共61个(|log2FoldChange| > 1,P<0.05),其中表达上调的23个,下调的38个。选择上调(miR-449c-5p、miR-663b和miR-196a-5p)和下调(miR-133b、miR-1-3p和miR-133a-3p)最显著的miRNA各3个进行靶基因预测,GO分析显示这些靶基因主要富集在细胞膜区域,可能参与了细胞迁移、分化、代谢和分泌调节等生物过程,KEGG分析显示这些靶基因显著富集在MAPK、Rap1、NF-κB、Ras等信号通路上。结论: OLP和正常口腔黏膜之间存在差异表达的miRNA,这些miRNA可通过SEMA3F、HECW1、POLDIP等靶基因作用于MAPK、NF-κB、Rap1等通路,参与OLP的发生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预测泼尼松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潜在靶点和分子机制
    王后赏, 杨津, 周红梅
    2022, 38(8): 773-778.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2.08.015
    摘要 ( 146 )   PDF(2129KB) ( 160 )  
    目的: 联合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预测泼尼松治疗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 OLP)的潜在靶点和分子机制。方法: (1)结合多种数据库预测泼尼松潜在作用靶点;(2)筛选OLP 相关疾病靶点;(3)构建药物和疾病交集靶点的PPI网络;(4)筛选网络中前20个关键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5)分子对接分析。结果: (1)从多种数据库挖掘得到189个泼尼松潜在靶点;(2)获得552个OLP相关疾病靶点;(3)从构建的PPI网络筛选获得前20个关键靶蛋白;(4)对20个关键靶点的GO分析和KEGG分析结果表明,泼尼松可能通过调节PI3K-Akt、雌激素、丙型肝炎等信号通路发挥治疗作用;(5)分子对接分析结果表明,FN1、UBC和EGFR和泼尼松有良好的结合潜力。结论: 本研究预测获得泼尼松对OLP发挥治疗作用的潜在关键靶点及分子机制,这对促进靶向药物的研发及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口腔颌面影像学研究
    应用锥形束CT对下颌第一磨牙近颊根管壁厚度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
    单姗, 张文欣, 葛久禹, 刘澍, 王铁梅
    2022, 38(8): 779-783.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2.08.016
    摘要 ( 182 )   PDF(1091KB) ( 245 )  
    目的: 应用锥形束CT探讨在体下颌第一磨牙近颊根管壁厚度的对称性,以及与年龄、性别及根分叉水平的关系。方法: 200位患者按年龄分组,测量近颊根管在不同根分叉水平下各壁厚度并分析。结果: 双侧下颌第一磨牙近颊根管壁厚度无显著差异(P>0.05),随年龄增长各壁厚度均增加,仅远中壁有显著差异(P<0.05);颊侧壁与近中壁厚度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P>0.05),距离根分叉越远壁越薄;而远中壁在根分叉下3 mm处最薄,男性为(0.77±0.10) mm,女性为(0.76±0.07) mm,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双侧下颌第一磨牙近颊根管壁厚度具有对称性,远中危险区增龄性变化及性别差异更为明显。在根分叉下3 mm处,远中危险区厚度最薄。对于年轻的女性患者,预备近颊根管时应避免过度切削远中牙本质,以防穿孔。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上颌第一磨牙位点在CBCT中的解剖学表现
    王晓东, 孟令娇, 赵兵, 陈志方
    2022, 38(8): 784-788.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2.08.017
    摘要 ( 191 )   PDF(950KB) ( 173 )  
    目的: 通过CBCT分析上颌第一磨牙(M1)位点的相关骨解剖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548例上颌窦CBCT影像资料。对上颌窦外侧壁厚度(LWT)、上颌窦宽度(SW)、角度A、鼻腭凹角(PNR)、鼻腭凹角至牙槽嵴顶平面的垂直距离(DPA)等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窦底垂直向上5 mm、10 mm处对应的LWT、SW分别记作LWT-5、LWT-10、SW-5、SW-10。结果: LWT-5、LWT-10分别为(1.99±1.07) mm、(2.32±1.60) mm。SW-5、SW-10分别为(14.56±2.83) mm、(19.81±3.91) mm。角度A<30°、30°~60°、>60°者分别为0.18%、13.14%、86.68%。PNR<90°、≥90°者分别为9.85%、90.15%。DPA<15 mm且PNR<90°者占5.66%。男性LWT-5、SW-5、SW-10大于女性(P<0. 05)。正常组LWT-5、SW-5、DPA大于缺牙组(P<0. 05)。各年龄组间SW-5差异显著(P<0. 05)。外侧璧骨性血管检出者LWT-5、LWT-10大于未检出者(P<0. 001),外侧璧骨性血管检出者SW-10小于未检出者(P<0. 001) 。结论: LWT、SW、角度A、PNR及DPA可能对实施上颌窦底提升术提出挑战,应仔细评估这些解剖结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报告
    右上颌第二磨牙C型根管1例
    陈霞, 梁燕
    2022, 38(8): 789-791.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2.08.018
    摘要 ( 212 )   PDF(1988KB) ( 259 )  
    上颌第二磨牙解剖结构复杂,根管数目变异大,常见3个根管,近年来,上颌第一磨牙C型根管逐渐有人报道,而上颌第二磨牙颊侧融合C型根管罕见。本文旨在报道一例右上颌第二磨牙颊侧C型根管同时伴有1-3-1型根管的病例。为临床上颌第二磨牙变异根管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诊疗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发牛牙症2年疗效观察1例
    吴倩倩, 缪延宇, 郑治国
    2022, 38(8): 792-793.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2.08.019
    摘要 ( 286 )   PDF(1310KB) ( 196 )  
    该文报告8颗磨牙均为牛牙症的罕见病例1例,其中1颗患牙经显微根管治疗后观察2年,预后良好。此类患牙在口腔各科室的治疗中均具有挑战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生病例精粹———牙槽外科系列(8)
    左下颌埋伏阻生智齿伴根尖成牙骨质细胞瘤微创手术1例
    郑林威, 赵吉宏
    2022, 38(8): 794-796.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2.08.020
    摘要 ( 259 )   PDF(1889KB) ( 187 )  
    阻生智齿伴成牙骨质细胞瘤临床较少见。本文介绍左下颌埋伏阻生智齿伴根尖成牙骨质细胞瘤1例,通过多次分割阻生智齿、超声骨刀微创増隙,微创拔除38并摘除成牙骨质细胞瘤,术后恢复良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