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病及转移机制研究进展
    王倩, 侯大为
    口腔医学研究    2018, 34 (11): 1164-1167.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18.11.005
    摘要1111)      PDF (819KB)(2348)   
    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的形成是多种因素作用导致基因突变的结果。淋巴结局部转移是OSCC的最主要也是对治疗预后影响最大的生物学行为之一。OSCC发生发展的原因及其淋巴转移的生物学机制尚未明确。探求OSCC发生和转移过程中的生物学机制对明确OSCC的发病机制和寻找潜在的治疗靶点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不同角度对OSCC发病及转移机制进行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引导骨组织再生膜的研究进展
    马士卿, 张旭, 孙迎春, 高平
    口腔医学研究    2016, 32 (3): 308-310.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16.03.024
    摘要590)      PDF (750KB)(2225)   
    引导骨组织再生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 GBR)是目前促进骨组织再生的有效手段,而GBR膜是决定其临床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该领域的重点关注内容。GBR膜在骨组织再生中不仅具着物理性屏障膜的作用,同时还能起到保护局部血块、聚集骨诱导因子、进行骨传导等作用。本文将对膜引导骨组织再生的机理、GBR膜的制备技术及分类、GBR膜的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论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0)
    基质金属蛋白酶-8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3在人根尖周病组织肥大细胞上的表达
    范挽亭 ,张铮 ,李娟 ,黄世光
    口腔医学研究    2016, 32 (6): 605-609.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16.06.013
    摘要369)      PDF (2396KB)(2106)   
    目的: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8(matrixmetalloproteinase-8,MMP-8)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metalloproteinase-13,MMP-13)在人慢性根尖周炎组织肥大细胞(mastcells,MCs)上的表达情况,探讨肥大细胞在根尖周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90例样本分为3组:1)根尖肉芽肿组30例;2)根尖囊肿组30例;3)正常牙周膜组30例。组织标本置于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液中浸泡48h以上,制作连续组织切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的组织学变化;免疫荧光双染色(doubleimmunofluorescence,DIF),荧光显微镜下观察MMP-8和MMP-13在根尖周组织MCs上表达的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两组慢性根尖周炎组织中MMP-8和MMP-13双阳性MCs数目均显著增多( P<0.01);根尖囊肿组与根尖肉芽肿组MMP-8和MMP-13双阳性MCs密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慢性根尖周炎病变组织中MCs数目明显增多,同时MMP-8和MMP-13双阳性MCs密度显著增高,提示MMP-8和MMP-13阳性MCs可能在慢性根尖周炎的致病机制中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
    Opalescence皓齿美白联合ICON渗透树脂治疗氟斑牙的疗效观察
    孟庆飞,张甲第,孟箭
    口腔医学研究    2017, 33 (9): 987-990.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17.09.019
    摘要533)      PDF (2400KB)(1996)   
    目的:评估Opalescence皓齿美白联合ICON渗透树脂微创美白技术对氟斑牙美白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就诊的21例氟斑牙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微研磨剂+Opalescence皓齿美白+ICON渗透树脂”的微创美白技术,用VITA比色板记录治疗前后色阶,评价美白治疗效果;同时,对美白治疗后患者的牙本质敏感症状进行记录并分析。结果:经系列美白治疗后,21例氟斑牙患者牙齿色阶提高均在5个以上,总体有效率为100%。所有患者经皓齿美白治疗后均出现轻中度牙本质敏感症状,但1周后均缓解;仅1例患者在ICON渗透树脂治疗后出现牙齿敏感症状。结论:“微研磨剂+Opalescence皓齿美白+ICON渗透树脂”的美白技术对氟斑牙的治疗是高效、安全和微创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7)
    对牙髓活力测试方法的介绍与评价
    杨靖翚, 袁国华
    口腔医学研究    2021, 37 (3): 195-199.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1.03.003
    摘要609)      PDF (802KB)(1927)   
    牙髓活力判断是牙体牙髓疾病诊疗的基础。目前冷测试、热测试和电活力测试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的诊疗过程中,它们统称为牙髓感觉测试。但目前口腔医师发现感觉测试存在诸多不足,尤其在年轻恒牙上表现出极高的误诊率。为了提升诊断精度,牙髓血流测试应运而生,大幅减小了漏诊率和误诊率,但由于技术尚兴起不久,并没有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除此之外,磁共振影像学辅助检查和分子生物学生物标记物定量检验从理论上来说也可用于判断牙髓活力。本文对判断牙髓活力的几种方法作简要介绍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归纳性总结。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骨缺损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卢嘉蕊, 权晶晶
    口腔医学研究    2021, 37 (9): 783-786.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1.09.003
    摘要1117)      PDF (806KB)(1868)   
    骨缺损达到一定范围及距离后,机体自身无法自行修复,即临界骨缺损,需自体骨移植、异体骨移植或骨组织工程进行修复。骨缺损动物模型常被用以评估骨组织工程中骨替代生物材料的再生能力。本文概述了近年来常用的动物骨缺损模型和目前可应用的研究方向,并阐述了口腔相关动物骨缺损模型的现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2018年牙周病国际新分类的重度牙周炎临床应用实践
    曹正国, 高雅, 曾宇
    口腔医学研究    2023, 39 (11): 943-951.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3.11.001
    摘要341)      PDF (8311KB)(1771)   
    牙周炎患病率高,其早期症状不明显,后期则往往伴有严重的牙槽骨破坏,牙齿松动、移位甚至脱落,给国家、社会及患者造成极大的负担。2018年,美国牙周病学会和欧洲牙周病学联合会共同发布了牙周病与植体周病新分类相关共识报告,将牙周炎分为4期3级。随后,EFP先后发布Ⅰ~Ⅲ期与Ⅳ期牙周炎治疗S3级临床指南,制订了相应的综合治疗方案。本文基于2018年牙周病国际新分类,通过对1例Ⅳ期C级牙周炎病例总结分析,从诊断和分期分级、风险评估和预后判断,临床治疗决策方面阐述新的重度牙周炎临床应用实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髓腔固位冠
    陈智, 陈瑞甜
    口腔医学研究    2018, 34 (1): 1-5.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18.01.001
    摘要1830)      PDF (1366KB)(1758)   
    髓腔固位冠(endocrown)是一种利用髓腔固位的根管治疗后牙体修复的方式。其既可利用髓腔进行机械固位,又可利用修复体与牙面较大的接触面积进行粘结固位。近年来随着修复材料及粘结技术的发展,髓腔固位冠由于其备牙量少、椅旁操作时间短等特点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就髓腔固位冠的定义、适用范围、牙体预备、机械性能、材料选择及其临床研究等方面对现有的研究结果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分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纳米锌抗菌机理的研究进展
    孙千月,罗雯静,梁丹,郭天奇,马珊珊综述,周延民,赵静辉审校
    口腔医学研究    2015, 31 (2): 195-197.  
    摘要253)      PDF (756KB)(1737)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4)
    基于转录组测序分析芍药苷诱导下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差异表达基因
    肖丽君, 陈谦明, 吴玉琪, 杨建堂
    口腔医学研究    2023, 39 (6): 527-533.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3.06.012
    摘要181)      PDF (1228KB)(1626)   
    目的:基于转录组测序分析芍药苷调控人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基因表达的情况,分析关键基因,探讨芍药苷在口腔黏膜上皮细胞中的作用机制以及其药用价值。 方法:实验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低浓度(5 μmol/L)和高浓度(10 μmol/L)芍药苷组处理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系Leuk-1,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从而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DEGs),采用GO和KEGG富集分析对DEGs进行基因功能和途径注释。 结果:芍药苷诱导下,Leuk-1细胞中共有1212个显著DEGs;GO富集分析显示,DEGs显著富集在免疫反应、体液免疫应答反应、细胞因子介导的通路反应2’-5’寡腺苷酸合成酶活性、丝氨酸内酞酶活性、细胞外空间、细胞外组分和内质网等功能中;KEGG通路富集显示,DEGs显著富集在单纯疱疹病毒Ⅰ感染、癌症通路、细胞因子与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等信号通路中;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参与芍药苷诱导的Leuk-1细胞差异表达的基因,其趋势域RNA-seq一致,可以验证RNA-seq技术的准确性。 结论:芍药苷在口腔黏膜上皮细胞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抗病毒感染、肿瘤抑制、保护上皮完整性以及免疫调节等方面。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数字化口腔扫描系统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陈小冬, 陈济芬
    口腔医学研究    2020, 36 (7): 611-615.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0.07.001
    摘要913)      PDF (1033KB)(1531)   
    随着口腔数字化技术迅猛发展和广泛运用,数字化诊疗已经成为一种新型诊疗模式。数字化口腔扫描作为获取口内软硬组织形态信息数据的方式,是数字化诊疗的首要步骤,其扫描精度直接影响修复体的质量。本文对数字化口腔扫描系统的工作原理、临床操作方式与优势、种类、特点以及精度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对口腔医师全面了解数字化口腔扫描系统,推动口腔临床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人工智能技术在口腔医学领域的应用进展
    韩生伟, 韩伟
    口腔医学研究    2020, 36 (6): 519-522.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0.06.005
    摘要1052)      PDF (799KB)(1457)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行业正进入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可以辅助诊疗,减轻医生分析数据时的压力。目前,人工智能正逐步改变传统的诊疗模式,是未来医学的发展趋势。本文对人工智能在口腔医学领域的应用进展进行回顾,并对未来人工智能在口腔医学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牙釉质的结构和力学性能研究进展
    刘继涛, 陈庆华
    口腔医学研究    2020, 36 (3): 213-215.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0.03.006
    摘要685)      PDF (767KB)(1450)   
    牙釉质的渐变层级结构是其高硬度和高韧性等力学性能的基础。了解牙釉质中微观组织的力学特性,有助于仿生修复材料的开发和临床上牙釉质的再矿化。本文从牙釉质的分级结构特征和有机组分、牙本质-牙釉质结以及水合对牙釉质的增韧机制等方面,对牙釉质的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系统评论。牙釉质的渐变层级结构以及牙本质-牙釉质结的高接触面积带来力学性能的梯度分布,使牙釉质同时具有刚度和耐久性。具有粘弹性的微量蛋白质等有机组分及其水合作用,对能量耗散、防止裂纹在牙釉质中传播并保持牙齿的结构完整性起到了重要作用。深入研究牙釉质中精密的层级结构和无机物-有机物之间复杂的协同增韧机制,为生物仿生纳米复合材料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多生牙的研究进展
    彭博, 曾素娟, 葛林虎
    口腔医学研究    2018, 34 (2): 209-212.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18.02.025
    摘要669)      PDF (826KB)(1391)   
    牙齿发育异常是一种常见的发育异常, 包括牙齿萌出与脱落异常、牙齿形态异常、牙齿数目异常及牙齿结构异常。多生牙又称额外牙,属牙齿发育异常中的数目异常,是指多于正常牙类、牙数以外的牙齿。临床上可见多种形态,包括锥形、结节型、补充型和牙瘤型等。研究报道显示多生牙在恒牙列的发生率高于在乳牙列的发生率,且男性多发。多生牙会影响口腔颌面、牙弓的发育,引起牙齿阻生,牙齿迟萌,异位萌出,牙囊形成,牙根弯曲及畸形,牙列拥挤等并发症,并且与颅骨锁骨发育不全,Gardner综合征,唇腭裂等多种综合征有关。国内外众多学者都对多生牙做了相关的研究报道,本文就多生牙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相关疾病与基因做一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益生菌预防和治疗口腔疾病的研究进展
    赵琛,华红,闫志敏
    口腔医学研究    2016, 32 (4): 418-420.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16.04.026
    摘要455)      PDF (784KB)(1376)   
    近年来益生菌作为一种新的健康维护概念,对人类口腔健康的促进作用引发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就益生菌资源对龋病、牙周病、口腔念珠菌病、口臭及口腔癌等多种口腔疾病的防治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4)
    Dycal、玻璃离子双层垫底与Dycal单层垫底治疗乳磨牙邻面洞深龋近髓的疗效比较
    王玮, 曹艳
    口腔医学研究    2022, 38 (7): 666-668.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2.07.017
    摘要310)      PDF (790KB)(1354)   
    目的:观察Dycal、玻璃离子双层垫底和Dycal单层垫底在儿童乳磨牙邻面洞深龋近髓中的治疗疗效。 方法:将100例乳磨牙邻面洞深龋近髓患者随机分组为第1组和第2组,第1组采用Dycal氢氧化钙垫底、玻璃离子夹层垫底至釉牙本质界,最后用3M复合树脂分层充填牙釉质层。第2组采用Dycal单层垫底后,3M树脂分层充填牙釉质层。 结果:对于乳磨牙邻面洞深龋近髓树脂充填的病例,Dycal、玻璃离子双层垫底在成功率方面高于Dycal单层垫底组;临床症状发生率和脱落率来讲,低于Dycal单层垫底组。 结论:针对临床中乳磨牙邻面洞深龋近髓树脂充填的病例,建议采用Dycal、玻璃离子双层垫底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茜素红与阿利新蓝双染色法对小鼠下颌骨发育的整体观察
    赵一松,钟慧敏,何志伟,张国梁
    口腔医学研究    2015, 31 (1): 15-17.  
    摘要620)      PDF (1309KB)(1299)   
    目的:探索用茜素红/阿利新蓝双染色法观察小鼠下颌骨的整体骨架发育。 方法:应用不同条件的茜素红/阿利新蓝染色液对E15.5、E16.5、 E18.5和P90的小鼠进行整体骨架双染色,观察小鼠下颌骨的整体发育情况,重点关注Meckel's软骨和髁突软骨发育。 结果:骨和软骨能被分别染成红色和蓝色,在体视显微镜下可清楚地观察到下颌骨的整体发育形态。Meckel's软骨与周围的骨组织在组织学上和空间上无连续性。髁突软骨独立于Meckel's软骨,与下颌骨骨膜紧密相连。 结论:应用不同条件的茜素红/阿利新蓝整体骨架双染色法成功观察了小鼠下颌骨的整体发育过程。Meckel's软骨可能不直接参与下颌骨的骨化,髁突可能是来源于下颌骨末端骨膜间质细胞。[关键词] 阿利新蓝 茜素红 双染色法 下颌骨发育 整体观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6)
    人工智能在正畸诊疗及疗效预测中的应用进展
    刘鎵仪, 周彦恒
    口腔医学研究    2023, 39 (10): 862-865.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3.10.002
    摘要414)      PDF (825KB)(1218)   
    近年来,人工智能在口腔正畸学领域应用的研究日渐增多,多种人工智能模型被证实可用于正畸诊断、治疗决策、疗效预测等方面。研究表明,人工智能在正畸中的应用能够提高临床诊疗效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但也存在数据量不足、样本来源单一、人工智能模型可解释性差等问题。本文拟通过回顾人工智能在正畸诊断、治疗决策和疗效预测三方面的研究现状,以期对人工智能在口腔正畸领域的应用有较全面的认识,为相关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不同过氧化物对牙釉质结构和硬度的影响
    乃正刚, 苏世斌, 焦志新, 贾美娥, 王雪梅
    口腔医学研究    2016, 32 (10): 1083-1085.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16.10.020
    摘要455)      PDF (882KB)(1201)   
    目的:探究30%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P)、22%过氧化脲(carbamide peroxide,CP)、3%过硼酸钠(sodium perborate,SP)对离体牙漂白后牙齿釉质表面结构和硬度的差异。 方法:筛选正常人离体牙标本并随机分为A、B、C、D 4组,分别用生理盐水、30%过氧化氢、22%过氧化脲、3%过硼酸钠对4组牙齿进行漂白处理,最后对离体牙进行电镜扫描(×2000)和维氏硬度测定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扫描电镜显示: 30%过氧化氢和3%过硼酸钠组,其釉质表面呈散在的孔状,蜂窝状破坏,说明牙齿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脱矿、溶解;22%过氧化脲组牙齿釉质表面结构基本完整,无明显脱矿和溶解现象;硬度测定结果显示:组间两两比较存在差异性( P<0.05),漂白后4个组牙齿硬度大小是:对照组>22%过氧化脲组>3%过硼酸钠>30%过氧化氢。 结论:3种过氧化物漂白试剂中22%过氧化脲对牙釉质结构和硬度的影响最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
    牙龈卟啉单胞菌牙龈蛋白酶的研究进展
    汪丹, 孟维艳
    口腔医学研究    2022, 38 (3): 216-219.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2.03.003
    摘要617)      PDF (826KB)(1195)   
    牙周炎是一种牙齿支持组织的慢性炎症性疾病,能引起结缔组织和牙槽骨的破坏而导致渐进性附着丧失,最终可能导致牙齿脱落。革兰氏阴性厌氧菌牙龈卟啉单胞菌是慢性牙周炎的重要致病菌,具有包括脂多糖、菌毛、血细胞凝集素和胞外蛋白酶在内的多种毒力因子,其中牙龈蛋白酶提供的蛋白水解活性占该生物体产生的一般蛋白水解活性的大部分(85%),已被认为是必需的毒力因子。本文就牙龈卟啉单胞菌牙龈蛋白酶的分类、分泌、致病作用及其抑制剂的研究作一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