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综述
    根尖手术切口设计对术后牙龈美学效果影响的研究进展
    贺文倩, 杨卫东
    2024, 40(12): 1037-1041.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4.12.001
    摘要 ( 112 )   PDF(782KB) ( 79 )  
    新型手术器械、影像学技术以及倒充填材料的进步与发展,使得根尖手术的成功率得到很大提升,而牙龈退缩、“黑三角”及术区瘢痕等术后牙龈问题也被广大医师关注。既往学者认为不同根尖手术切口设计对术后牙龈美学效果的影响不同,但近年此类文献报道却较少。本文从不同切口设计的特点及适应证入手,就切口类型对根尖手术后牙龈美学效果的影响及相关评价指标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工作中选择合适的切口设计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刘海岩, 马坚
    2024, 40(12): 1042-1048.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4.12.002
    摘要 ( 76 )   PDF(1484KB) ( 42 )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是最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该疾病异质性显著,病因至今仍未明确。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可以在单个细胞水平上,通过无偏、高通量和高分辨率的转录组测序获得相关数据并进行信息分析,已成为了解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发生的分子机制,制定预防和治疗新策略的有力工具。本文概述了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在肿瘤微环境的表征、肿瘤侵袭和转移、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与非HPV感染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和免疫治疗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应用进展,旨在为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研究与诊疗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TRPV4通道在正畸牙齿移动中的研究进展
    苏轩辰, 刘亚丽
    2024, 40(12): 1049-1053.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4.12.003
    摘要 ( 67 )   PDF(1223KB) ( 35 )  
    正畸牙齿移动是临床正畸治疗的关键环节,通过在牙齿上施加合适的正畸力,正畸力传递至牙周会引起牙齿周围软硬组织的适应性改建。瞬时受体电位香草素受体4型通道蛋白(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4 channel,TRPV4)是一个作用繁多、机制复杂的机械敏感性钙离子通道蛋白,在调控机械力的传导、炎症反应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陆续有研究者发现TRPV4通道也参与了正畸牙齿移动。本文就TRPV4通道在正畸牙齿移动中发挥的作用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正畸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口腔颌面外科学研究
    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双颌手术后舌形态变化的初步研究
    胡小蓓, 张昆, 张建云, 王育新
    2024, 40(12): 1054-1058.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4.12.004
    摘要 ( 65 )   PDF(1663KB) ( 35 )  
    目的: 研究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双颌手术后舌形态的变化,探究舌形态变化与上下颌骨矢状向移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行Le fort Ⅰ型截骨术+双侧下颌矢状劈开后退术的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35例。收集患者术前1周(T0)、术后1个月(T1)、术后6~12个月(T2)的螺旋CT影像资料,测量T0、T1、T2期舌在口内的相对位置、舌相对于颅底的矢状向位置、垂直向位置、舌长度、舌高度、舌正中矢状截面面积及口内舌体积,并分析其与上下颌骨矢状向移动量的相关性。结果: 正颌术后,舌在口内的位置更靠后上,较T0期,T2期L2、L3、L4分别增大(2.08±2.76) mm、(1.88±2.48) mm、(1.64±2.31) mm。与T0期相比,T1期舌高度显著增加,而舌矢状向位置、舌长度、口内舌体积显著减小;T2期舌高度恢复至T0期水平,而舌矢状向位置、舌长度、口内舌体积仍显著减小,分别减小(4.41±5.53) mm、(4.81±6.96) mm、(6.04±13.62) cm3。舌矢状向位置、口内舌体积的变化量与下牙槽座点的矢状向移动距离呈正相关(r=0.394,r=0.452)。结论: 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双颌手术后,舌在固有口腔内更靠后上,口内舌体积减小,提示舌发生自适应性改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两种血管化游离骨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回顾性研究
    周旺, 吕伟华, 王希乾, 仝春实, 武洋, 彭利伟
    2024, 40(12): 1059-1064.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4.12.005
    摘要 ( 54 )   PDF(3387KB) ( 33 )  
    目的: 总结分析我院口腔颌面外科近几年收治的因各种原因导致下颌骨缺损的病例,比较血管化游离腓骨瓣和髂骨瓣的优缺点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比较血管化游离腓骨瓣及髂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的适应证、围手术期信息和预后情况。结果: 27例腓骨瓣及32例髂骨瓣均成活,两者在一般资料、面部外形和功能恢复(术后6个月后)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在下颌骨缺损类型和长度、手术时间、ICU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上比较明显不同。结论: 下颌角处缺损优先考虑血管化游离髂骨瓣修复,跨越中线的缺损优先考虑血管化游离腓骨瓣修复,Brown分类方法能够很好指导骨瓣选择的类型。缺损大于90 mm优先考虑腓骨修复,且可以同时携带皮岛修复软组织缺损,小于90 mm不伴有软组织缺损优先考虑髂骨修复,小于90 mm伴有软组织缺损携带阔筋膜张肌瓣修复。血管化游离髂骨瓣在手术时间、ICU住院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优于血管化游离腓骨瓣。血管化游离腓骨瓣和髂骨瓣均能很好地恢复患者面部外形和口腔功能,且无明显差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对比化脓性颌骨骨髓炎影像学及临床特点的研究
    苏传超, 林梓桐, 王靖斐, 顾镇, 薛逸文, 邓润智
    2024, 40(12): 1065-1070.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4.12.006
    摘要 ( 54 )   PDF(1807KB) ( 32 )  
    目的: 通过与化脓性颌骨骨髓炎进行对比,总结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medication-related osteonecrosis of the jaw,MRONJ)的影像学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MRONJ与化脓性颌骨骨髓炎患者的影像学和临床资料。结果: MRONJ病例中:100%(对比化脓性颌骨骨髓炎的14.0%)见骨硬化,30.8%(对比5.0%)见多象限骨硬化,43.6%(对比4.0%)见死骨,25.6%(对比0%)见死骨伴多象限骨硬化;89.7%(对比20.0%)诱因是拔牙。结论: 相较于化脓性颌骨骨髓炎,MRONJ观察到骨硬化、多象限骨硬化和死骨影像表现的概率更高,多象限骨硬化伴死骨影像出现时提示其很可能是MRONJ;拔牙是MRONJ的最主要诱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儿童口腔医学研究
    乳磨牙不可复性牙髓炎根管治疗术相关影响因素的回顾性研究
    田文仙, 谢玲, 任乐文, 丁月, 马鹏程, 池莉
    2024, 40(12): 1071-1075.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4.12.007
    摘要 ( 42 )   PDF(1197KB) ( 41 )  
    目的: 本研究通过对局部麻醉下进行乳磨牙根管治疗的患儿进行临床随访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根管治疗失败的相关危险因素,并评估乳磨牙的生存率。方法: 收集2018年4月~2022年6月在合肥市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接受乳磨牙根管治疗的3~8岁慢性牙髓炎患儿的临床随访资料。采用Kaplan-Meier方法和Cox回归分析对患牙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共有255例患儿的377颗乳磨牙被纳入研究。研究发现,患儿年龄越大,治疗失败的风险越高(风险比为1.688,95%置信区间为1.059~1.889)。与下颌相比,上颌乳磨牙的治疗成功率较高。使用玻璃离子充填治疗的患者失败风险更高,而治疗次数和性别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龄、牙位和修复材料是影响乳磨牙根管治疗成功率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上颌乳切牙融合牙临床特点的回顾性分析
    邱芬芳, 孟姗, 吴泽启, 朱冰蕊
    2024, 40(12): 1076-1079.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4.12.008
    摘要 ( 47 )   PDF(1203KB) ( 29 )  
    目的: 应用曲面断层片研究上颌乳切牙融合牙的发生率和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2018年1月~2023年12月在我院影像数据库中的3~8岁患者的曲面断层片,共纳入76 288张,观察记录上颌乳切牙融合牙的发生情况,同时记录其继承恒牙的异常。应用SPSS 24.0统计软件分析所得的数据。结果: 上颌乳切牙融合牙的发生率为0.21%(153/76288),男孩多于女孩(P<0.05),单侧发生多于双侧(P<0.01),但左右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3例融合牙中有138例上颌乳切牙数目正常,另外15例存在乳牙额外牙。138例患者中有74.15%并发上颌恒侧切牙胚先天缺失,不缺失的上颌恒侧切牙中有42.11%存在过小牙,36.84%存在牙齿发育迟缓;15例上颌乳牙额外牙者中有20.00%存在恒牙列额外牙;本组病例中有2例3颗上颌乳切牙融合牙。 结论: 上颌乳切牙融合牙常见为2颗牙齿的融合,3颗牙齿融合罕见,上颌乳切牙融合牙男孩多于女孩,单侧多于双侧,融合牙会影响牙弓长度、牙齿排列,甚至美观,还常并发继承恒牙和恒牙列的异常,临床医师应注意检查和追踪,以便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金属预成冠全冠式远中导板间隙保持器应用于第二乳磨牙早失的回顾性研究
    肖芳莉, 谢玲, 张松营, 丁月, 任乐文, 田文仙
    2024, 40(12): 1080-1085.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4.12.009
    摘要 ( 40 )   PDF(2792KB) ( 35 )  
    目的: 回顾性观察金属预成冠全冠式远中导板间隙保持器(distal shoe space maintainer,DSSM)在第二乳磨牙早失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2021年1月~2024年1月89例因第二乳磨牙早失行全冠式DSSM治疗病例,回顾性分析至少术后1年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从DSSM保留率、保留状态、间隙丧失情况及DSSM维持时间4个方面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对57例完成随访到DSSM拆除病例进行数据分析,平均维持时间15(12.5,18.0)个月,其中16例出现脱落或提前拆除,第一乳磨牙的慢性炎症和脱焊在DSSM脱落失败的危险因素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乳磨牙的慢性炎症在影响DSSM变形移位的危险因素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84例完成1年随访病例进行数据分析,22例移位变形病例平均间隙丧失2.31(2.14, 2.34) mm,62例在位状态良好病例平均间隙丧失0.13(0.09, 0.18) mm,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冠式DSSM在在位保留上有优势,在位良好的病例也达到了良好的间隙保持临床效果,对于术前第一乳磨牙根尖周状态的判断及治疗和咬合管理还需予以改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86例儿童及青少年颌面部骨折患者的回顾性研究
    邱若兰, 马昊东, 房敏健, 刘亮
    2024, 40(12): 1086-1090.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4.12.010
    摘要 ( 45 )   PDF(766KB) ( 31 )  
    目的: 分析儿童及青少年颌面部骨折的临床特征,并对骨折伴随牙齿损伤(traumatic dental injury,TDI)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收集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0~18岁颌面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对年龄、性别、创伤原因、骨折部位、治疗方法、TDI进行分类统计。结果: 纳入患者186例,3个年龄组中由坠落、机动车-人交通事故、摔倒导致的骨折等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年龄组骨折手术治疗率分别为35.00%、50.00%和66.96%。骨折伴随TDI患者96例(51.61%),好发牙位为中切牙(41.93%),常见损伤类型为牙周组织损伤(68.32%)。骨折伴TDI失牙率为31.37%。结论: 儿童及青少年颌面部骨折的创伤原因及治疗情况具有年龄分布特征。骨折伴随TDI常见且多发,失牙率较高,应提高诊疗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口腔正畸学研究
    成人正畸下前牙矢状向内收对牙周硬组织影响的研究
    杨舒, 湛渝, 任雪峰, 马宇, 林建, 赵沛, 张明珠
    2024, 40(12): 1091-1097.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4.12.011
    摘要 ( 62 )   PDF(4123KB) ( 32 )  
    目的: 观察下前牙矢状向内收的成人正畸患者,在正畸不同时期牙周硬组织的变化,分析下前牙唇舌向倾斜度的变化量与唇侧骨开裂发生率的相关性,为成人正畸治疗中硬组织增量时机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正畸过程中下前牙需矢状向内收的成人患者20例,在正畸前(T0)、正畸10个月(T1)和正畸20个月(T2)时,进行影像学数据采集。影像学检查:(1)釉牙骨质界(cemeto-enamel junction,CEJ)根方3 mm、5 mm、7 mm处的唇侧牙槽骨厚度(labial bone thickness,LBT);(2)术中骨开裂(dehiscence,DEH)情况与下前牙唇舌向倾斜度(L1-mandibular plane,L1-MP)变化量的相关性分析。对3个时间点进行数据对比分析,探讨下前牙矢状向内收对牙周组织的影响。结果: 影像学检查结果:正畸过程中,CEJ根方3 mm、5 mm、7 mm处的LBT先减少后增加,T1比T0,LBT减少(P<0.05);T2比T1,LBT增加(P<0.05),表明正畸前期比后期骨丧失量显著;T1时,中切牙CEJ根方3 mm处LBT减少显著(P<0.05),表明正畸前期中切牙根颈部骨丧失量最显著;T0及T2时,倾斜度变化量与唇侧骨开裂发生率呈正相关;尖牙在正畸过程中骨开裂发生率最高。结论: (1)成人正畸下前牙矢状向内收早期对牙周硬组织的影响较大,会导致唇侧牙槽骨厚度变薄以及骨开裂发生率增高等。(2)牙周组织也具有一定代偿能力,正畸后期变薄的唇侧牙槽骨在正畸后期逐步增厚,但是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各项研究指标表明牙周组织的代偿能力远不足以弥补正畸治疗带来的损害。(3)成人正畸下前牙矢状向内收过程中下切牙根颈部骨丧失量最大,尖牙骨开裂发生率最高,对于这些潜在风险较大的位点,应进行牙周实时监控,适时通过控根及牙周软、硬组织增量等措施预防和减少牙周组织的丧失。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金属翼板形舌侧保持器的临床效果评估
    金凌羽, 陈金东, 钱冬冬, 唐林龙, 孟翔峰
    2024, 40(12): 1098-1101.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4.12.012
    摘要 ( 57 )   PDF(1020KB) ( 27 )  
    目的: 评估激光熔融技术打印的钴铬合金翼板形舌侧保持器在临床上的使用效果。方法: 选取12例正畸治疗结束后的患者,6例通过激光熔融技术制作钴铬合金翼板形舌侧保持器,6例患者制作常规的舌侧丝固定保持器。所有保持器通过树脂粘接在下颌牙齿上,分别记录两种保持器的椅旁粘接操作时间,粘接后1、3、6个月,分别对两组保持器的固位及形变、牙列保持效果、牙周健康指数、舒适度等进行评估。结果: 金属翼板组椅旁操作时间为(5.27±2.58) min,显著低于舌侧丝固定组的(10.07±2.71) min(P<0.05)。保持器佩戴半年内,金属翼板组的固位和形变、牙列保持效果、牙周健康指数、舒适度等评估指数显著优于舌侧丝固定组的(P<0.05)。结论: 激光熔融技术打印的钴铬合金翼板形舌侧保持器各项性能能够满足临床要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提前充填树脂对附件脱落率影响的研究
    孙留振
    2024, 40(12): 1102-1105.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4.12.013
    摘要 ( 40 )   PDF(798KB) ( 16 )  
    目的: 探讨提前充填树脂对隐形矫治器附件粘接效果的影响。方法: 从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正畸科选取60名隐形矫治患者,共计1002个附件。上颌两侧用于评估提前72 h充填树脂与常规椅旁充填树脂在6个月内的附件脱落率差异,下颌两侧则用于比较提前24 h充填与常规椅旁充填的差异。结果: 无论是上颌还是下颌,提前充填组与常规椅旁充填组的附件脱落率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提前充填树脂不影响附件的粘接效果,该方法可用于临床,以提高操作的灵活性和效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字化口腔医学研究
    5种口内扫描仪在口腔种植机器人中配准精度体外对比研究
    赵文博, 苏航, 滕微微, 李昕茹, 王一茗, 周立波
    2024, 40(12): 1106-1110.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4.12.014
    摘要 ( 60 )   PDF(1643KB) ( 31 )  
    目的: 评估口腔种植机器人使用5种口内扫描仪进行口扫配准的准确性。方法: 分别使用口扫配准法和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配准法完成机器人辅助种植手术的配准过程,其中口扫配准法采用5种不同的口内扫描仪,然后在机器人引导下于下颌牙列缺损模型中植入2枚种植体。术后拍摄CBCT进行偏差分析,主要分析指标为种植体角度偏差、植入点和根尖点的总偏差。结果: 5种不同口内扫描仪下的机器人的口扫配准精度在种植体角度偏差、植入点深度和横向偏差、根尖点深度和横向偏差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植入点总偏差、根尖点总偏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腔种植机器人使用5种口内扫描仪进行口扫配准的精度均可以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但不同口内扫描仪的配准精度有差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报告
    VIP-CT瓣重建软组织美学1例
    刘毅, 张曼婷, 晏奇, 张慧慧
    2024, 40(12): 1111-1114.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4.12.015
    摘要 ( 53 )   PDF(2331KB) ( 42 )  
    种植体周围充足健康的软组织是前牙区种植修复治疗获得良好美学效果和长期稳定性的关键之一。本文报道了1例前牙区严重软组织缺损重建的案例,通过血管化骨膜-结缔组织夹层(vascularized interpositional periosteal-connective tissue,VIP-CT)瓣,成功恢复了软组织形态与功能,为后期种植修复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片回植技术在上颌中切牙即刻种植中的应用1例
    史舒菡, 寇霓, 臧雅然, 仲维剑
    2024, 40(12): 1115-1118.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4.12.016
    摘要 ( 64 )   PDF(1817KB) ( 57 )  
    本文对1例上颌中切牙即刻种植病例进行了6年的跟踪观察,该病例应用自体牙根片回植(autologous root slice replantation, ARSR)技术,成功避免了上颌前牙即刻种植后唇侧软硬组织吸收,为前牙区美学种植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孤独症患者在环泊酚TCI靶控下行门诊口腔治疗1例
    温菲, 赵聚钊, 王怀洲, 杨敬聪
    2024, 40(12): 1119-1120.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4.12.017
    摘要 ( 50 )   PDF(874KB) ( 27 )  
    本文报道了一名孤独症患者在门诊环境下接受舒适化口腔治疗的情况。该治疗方案旨在提供舒适性口腔治疗,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患者的不适感和焦虑,为其提供高效的口腔治疗。通过与患者家庭的密切合作,成功改善了患者的治疗体验,并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生病例精粹——口腔黏膜病系列(12)
    阿替利珠和贝伐珠单抗诱发口腔苔藓样药物反应及牙龈出血1例
    李佳琪, 李鑫磊, 周刚
    2024, 40(12): 1121-1124.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4.12.018
    摘要 ( 65 )   PDF(1685KB) ( 42 )  
    口腔苔藓样药物反应(oral lichenoid drug reactions,OLDR)是指过敏体质者使用特定药物后引起口腔黏膜苔藓样表现的疾病。诱发OLDR的药物种类繁多,由免疫治疗诱发的口腔苔藓样药物反应临床上报道较少。本文报道了1例由阿替利珠和贝伐珠单抗联合抗癌治疗诱发的口腔苔藓样药物反应及牙龈出血,探讨该疾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原则,以期为临床上此类疾病的诊疗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