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特约述评
    数字化技术在牙槽骨严重骨量不足种植义齿修复中的应用
    王稚英
    2021, 37(6): 485-488.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1.06.001
    摘要 ( 201 )   PDF(1002KB) ( 243 )  
    牙种植区牙槽骨缺损和严重萎缩是影响种植义齿长期稳定的重要因素,数字化导板和导航技术因其准确、微创、省时和最终效果好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和患者所接受。数字化技术的开展,为严重萎缩牙槽骨区域实现精确骨增量,为复杂的解剖条件下各种种植体的精准微创植入和种植义齿的即刻负重带来了新的方法和途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固定矫治后牙面白垩斑的治疗研究进展
    吴文治, 谢志坚
    2021, 37(6): 489-492.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1.06.002
    摘要 ( 260 )   PDF(810KB) ( 400 )  
    牙面白垩斑是固定矫治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常表现为牙齿平滑面釉质失去光泽,呈现白垩色,严重影响牙齿的健康和美观。治疗固定矫治后牙面白垩斑有多种措施,本文将对这些治疗措施的研究进展及治疗效果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及基础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新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微胶囊型自修复材料在牙科复合树脂中的应用
    张静月, 刘晓秋
    2021, 37(6): 493-496.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1.06.003
    摘要 ( 201 )   PDF(812KB) ( 304 )  
    复合树脂因力学性能欠佳易造成折裂,一直是树脂充填体或修复体临床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自修复材料作为一种仿生体系的新型智能材料,具有自诊断和自修复的双重性能,因此有学者尝试将微胶囊型自修复体系加入牙科复合树脂中,以期可以延长充填体和修复体的使用寿命。本文将对近年来微胶囊型口腔自修复复合树脂材料的发展和应用作一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炎症性肠病对牙周病影响的研究进展
    林淑岚, 赵蕾
    2021, 37(6): 497-500.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1.06.004
    摘要 ( 229 )   PDF(822KB) ( 294 )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肠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除了典型的肠内表现外,患者还可伴有多种口腔表现,其中牙周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IBD与牙周病在发病机制上存在相似性,均与局部微生物及免疫稳态失衡有关。因此,本文就IBD对牙周病影响的证据及可能机制做一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下颌优先于双颌正颌手术中运用的研究进展
    刘瑶, 万启龙
    2021, 37(6): 501-504.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1.06.005
    摘要 ( 321 )   PDF(842KB) ( 425 )  
    目前有两种常用的双颌正颌手术顺序:上颌优先和下颌优先。上颌优先即先行上颌骨截骨、定位和固定,再行下颌截骨,通过已固定的上颌定位下颌的位置;下颌优先则反之,以下颌骨的截骨、定位和固定为先,再行上颌手术。有研究发现下颌优先相比上颌优先具有很多优点,但上颌优先和下颌优先的运用范围和术后效果等方面仍存较多争议。本文就下颌优先的运用及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上双颌正颌手术顺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口腔颌面肿瘤学研究
    淫羊藿素调控Ki-67及Notch-1基因表达对人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的促凋亡效应研究
    王译雪, 徐颖婕, 丛蓓蓓, 魏昕
    2021, 37(6): 505-508.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1.06.006
    摘要 ( 194 )   PDF(1882KB) ( 202 )  
    目的:研究淫羊藿素(ICT)调控Notch-1及Ki-67基因表达对人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SCC-9的促凋亡效应,为ICT治疗口腔鳞状细胞癌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分别采用4、8、16、32、64 μmol/L的ICT处理SCC-9细胞,以未采用ICT处理的细胞作为对照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能力,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程度,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周期调控蛋白Ki-67和跨膜受体Notch-1基因表达水平。结果:经ICT处理的SCC-9细胞的增殖率、克隆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ICT处理的SCC-9细胞中Ki-67和Notch-1基因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ICT可通过下调Ki-67、Notch-1因子的表达水平影响SCC-9细胞的增殖及凋亡。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莪术醇通过激活p38 MAPK介导的线粒体凋亡途径诱导人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凋亡
    张培, 张凌楠, 杨勇, 马向瑞
    2021, 37(6): 509-513.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1.06.007
    摘要 ( 212 )   PDF(1716KB) ( 161 )  
    目的:探讨莪术醇对人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莪术醇处理Tca-8113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leaved-caspase-3和p38 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p38MAPK、p38MAPK以及线粒体和细胞质中Cyt C等蛋白表达水平。采用p38 MAPK抑制剂SB203580联合莪术醇处理Tca-8113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p38 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p38MAPK、p38MAPK表达水平。结果:莪术醇可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抑制Tca-8113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并下调Bcl-2和线粒体中Cyt C蛋白表达水平,上调Bax、Cleaved-caspase-3、p-p38MAPK及细胞质中Cyt C蛋白表达水平,而对p38 MAPK蛋白表达水平无影响。然而,SB203580干预可抑制莪术醇对Tca-8113细胞凋亡、线粒体膜电位改变、p38 MAPK信号通路激活的诱导作用。结论:莪术醇可促进Tca-8113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激活p38 MAPK介导的线粒体凋亡途径有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GEO数据库分析AKR1C3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
    李磊, 陈彦平, 杨凯成, 李悠, 王欣晨, 罗风玉
    2021, 37(6): 514-518.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1.06.008
    摘要 ( 228 )   PDF(6287KB) ( 262 )  
    目的:探讨AKR1C3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功能。方法:从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中筛选OSCC相关芯片数据集,利用R语言筛选出芯片中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对DEGs进行功能富集分析,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图(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PPI)及DEGs相关性图,分析DEGs AKR1C3的表达水平与预后的关系,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验证AKR1C3蛋白在OSCC中的表达。结果:共筛选出411个DEGs,其中显著上、下调的DEGs分别有20个;DEGs主要参与T细胞活化、淋巴细胞活化等过程,并富集于细胞因子间的相互作用、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等通路;PPI显示:AKR1C3与AKR1C1、AKR1B10、AKR1B1等关系最为密切,DEGs相关性分析显示:AKR1C3与ALDH3A1、UGT1Ab等关系最为密切;AKR1C3高表达的患者生存期更短(P<0.05);免疫组织化学法结果提示:AKR1C3蛋白在OSCC组织中表达上调(P<0.05)。结论:AKR1C3可作为潜在分子标志物用于OSCC的早期诊断、治疗靶点的选择和预后评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原发性腮腺平滑肌肉瘤临床病理分析
    余方, 陈琼荣, 向远航, 徐剑
    2021, 37(6): 519-522.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1.06.009
    摘要 ( 178 )   PDF(5263KB) ( 166 )  
    目的:探讨原发性腮腺平滑肌肉瘤(leiomyosarcoma,LMS)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两例原发性腮腺LMS进行临床病理观察和免疫组化结果分析,并对该疾病的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2例男性患者腮腺区肿块,镜下肿瘤细胞均呈长梭形平行或交织条束状排列,侵及周围组织;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肿瘤细胞表达SMA、Caldesmon。两例患者均接受手术及术后放射治疗,随访两年未见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原发性腮腺LMS是颌面部罕见恶性肿瘤,术前诊断较为困难,免疫组织化学有助于该疾病的诊断。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口腔正畸学研究
    基于锥形束计算机成像技术的骨性Ⅲ类错牙合下颌中切牙冠根形态特征分析
    于淼, 徐依山, 李真真, 吴瑶, 刘佳, 曹宇, 张惠超, 杨陆一
    2021, 37(6): 523-527.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1.06.010
    摘要 ( 170 )   PDF(2223KB) ( 211 )  
    目的:通过锥形束计算机成像技术(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对骨性Ⅲ类错牙合下颌中切牙冠根形态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与牙槽骨形态之间的关系。方法:从拍摄CBCT的患者中随机选取40例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为实验组,个别正常牙合15例为对照组,并且将实验组根据下中切牙唇倾度不同分为舌倾组和直立组2个亚组,测量下颌中切牙冠根角、冠长、根长、冠根比和实验组牙槽骨形态,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实验组冠根角小于对照组(P<0.01);(2)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直立组冠根角小于舌倾组(P<0.01),直立组根长大于舌倾组(P<0.05);(3)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冠根形态与牙槽骨形态有不同程度相关性(P<0.05)。结论: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下颌中切牙冠根成角明显,并且直立组和舌倾组中的下颌中切牙冠根形态存在显著差异;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下颌中切牙冠根形态与牙槽骨形态有显著相关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USP 12促进循环牵张力作用下人牙周膜干细胞的成骨分化过程
    邹浩, 常茂琳, 张珍, 韩光丽
    2021, 37(6): 528-532.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1.06.011
    摘要 ( 202 )   PDF(4883KB) ( 215 )  
    目的:探究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2(USP 12)在循环牵张力刺激引起的人牙周膜干细胞(hPDLSCs)成骨分化中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健康的hPDLSCs,通过成骨、成脂及成软骨诱导分化实验检测其干细胞分化特性。使用循环牵张力刺激hPDLSCs 24 h、48 h、72 h,实时定量PCR、免疫印迹和免疫荧光实验检测USP 12的表达变化,ALP染色检测hPDLSCs的成骨分化,实时定量PCR检测成骨相关因子ALP、OGT、OPN的表达变化。结果:诱导分化试验染色显示本研究使用的原代hPDLSCs具有多向分化潜力。循环牵张力刺激hPDLSCs后, USP 12的表达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循环牵张力刺激下hPDLSCs发生成骨分化,ALP、OGT的表达先升高后降低,OPN逐渐升高。结论:USP 12可能促进循环牵张力作用下人牙周膜干细胞的成骨分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混合牙列ⅢA期个别正常牙合下颌牙弓及基骨弓的形态研究
    张蓓, 朱少军, 盛丽, 张瑞涵, 王智亨, 夏依达·阿哈提, 王梦琪, 刘奕杉
    2021, 37(6): 533-538.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1.06.012
    摘要 ( 171 )   PDF(3778KB) ( 199 )  
    目的:通过三维数字化测量对混合牙列ⅢA期个别正常牙合下颌牙弓及基骨弓形态的测量比较,分析混合牙列ⅢA期个别正常牙合下颌牙弓、基骨弓形态相关性,以期对临床及科研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选取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附属口腔医院) 儿牙预防科符合要求的儿童92例(男44例,女48例),制取石膏模型,采用三维数字化扫描及测量软件进行测量:获得下颌牙弓、基骨弓标志点之间的直线距离和距离差值;对下颌牙弓、基骨弓形态参数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并得出拟合曲线图。结果:(1)FA’点至WALA’点距离差值从乳尖牙区开始向磨牙区数值逐渐增大。FA点与WALA点之间的直线距离由下颌中切牙至下颌第一恒磨牙距离逐渐减小,直线距离在男女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下颌牙弓、基骨弓前段、中段、后段长度与宽度之间均相关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下颌牙弓、基骨弓中段、后段宽度高度相关关系(r=0.842,r=0.882),其余测量指标之间均为中度相关关系。结论:混合牙列ⅢA期个别正常牙合下颌牙弓、基骨弓形态密切相关,并得出新疆乌鲁木齐地区混合牙列ⅢA期个别正常牙合下颌牙弓FA点与基骨弓WALA点的距离差值的正常值范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常牙合青少年临床牙冠中心点连线种类与托槽定位的研究
    林婷, 吴小瑾, 杨莉, 郑伟龙, 吴倩贤, 张斌
    2021, 37(6): 539-542.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1.06.013
    摘要 ( 169 )   PDF(1357KB) ( 381 )  
    目的:研究广州地区青少年正常牙合人群临床冠中心点连线的分布规律,对直丝弓托槽的垂直向定位进行探讨。方法:制取59例广州市正常牙合青少年人群的牙颌模型,使用数显游标卡尺测量临床牙冠高度并确定临床牙冠中心点,对临床牙冠中心点的水平向及垂直性数据通过简易模型二维测量仪进行二维测量,它的结果用计算机软件描绘出来,形成临床牙冠中心点连线,并对连线形态进行分析。结果:广州市青少年正常牙合人群的临床牙冠中心点连线是可以归纳成几个有规律的折线。结论:正常牙合青少年人群的临床牙冠中心点连线并非都在一条直线上,临床上不应该完全按照临床牙冠中心点的高度进行托槽的粘接定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MSE骨性扩弓后上颌牙根及颊侧齿槽骨吸收状况的CBCT分析
    郑如松, 李岩涛, 王兰珠, 生安菊
    2021, 37(6): 543-548.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1.06.014
    摘要 ( 237 )   PDF(4180KB) ( 633 )  
    目的:分析MSE骨性扩弓治疗后上颌牙根及颊侧齿槽骨的吸收变化情况。方法:选取上颌横向发育不足(上牙弓狭窄)患者16例(年龄16~24岁;男7例,女9例)。应用MSE骨性扩弓器进行扩弓治疗,所有患者均在3个月内完成加力,扩弓结束后拍摄CBCT与扩弓前的CBCT比较,所有DICOM数据导入Mimics17.0软件进行牙齿三维重建,分析扩弓前后上中切牙,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的牙根长度(体积)及颊侧齿槽骨高度和厚度的变化。结果:扩弓前后的CBCT对比显示:(1)所有测量牙齿的牙根长度及体积仅有轻微改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2)颊侧齿槽骨高度及厚度的测量发现支抗牙部位存在显著改变(P<0.05);非支抗牙部位的改变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E骨性扩弓后未见显著牙根吸收;颊侧齿槽骨高度和厚度在支抗牙部位的吸收显著高于非支抗牙部位,为临床选择扩弓器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口腔修复学研究
    不同类型种植覆盖义齿临床疗效的回顾性研究
    赵宝红, 庞鸿娟, 李雪菁, 江鹭鹭, 邹丽妍, 邓春富, 张翀, 王丹宁, 田思睿
    2021, 37(6): 549-553.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1.06.015
    摘要 ( 169 )   PDF(2201KB) ( 363 )  
    目的:回顾性分析无牙颌不同类型种植覆盖义齿的临床疗效。方法:随访46名种植覆盖义齿修复的无牙颌患者,进行影像学和临床检查,并记录机械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通过种植体存留率、边缘骨吸收量、种植体周围软组织情况、机械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患者满意度来评估种植体覆盖义齿的临床疗效。结果:在随访时间内(64±36)月,种植体存留率是93.44%,种植体边缘骨吸收量为(1.32±1.13) mm。不同附着体支持的种植覆盖义齿修复后种植体边缘骨吸收量、探诊出血指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探诊深度、菌斑指数和牙龈增生指数有统计学差异(P<0.05),牙龈增生多见于杆卡组。机械并发症主要有固位帽松动、固位力不足、基台磨损和螺丝松动。患者对覆盖义齿的总体满意度较高。结论:不同附着体支持的种植覆盖义齿均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光固化成型ZTA全瓷冠的机械性能及精度研究
    陈欢欢, 朱莉, 宋逸婷, 蔡孟哲, 徐一迪, 黄盛斌, 麻健丰
    2021, 37(6): 554-558.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1.06.016
    摘要 ( 205 )   PDF(1694KB) ( 275 )  
    目的:研究利用立体光固化成型(stereolithography,SLA)技术制作氧化锆增韧氧化铝(zirconia toughened alumina,ZTA)试件的机械性能及其全瓷冠的精度研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SLA技术制作的ZTA试件(SL组,stereolithography)与数控切削的氧化锆试件(CM组,CAD/CAM milling)进行抗弯强度(ISO 6872)、硬度、断裂韧性、脆性指数比较,并制作相应全瓷冠进行精度比较。结果:虽然SL组抗弯强度小于CM组(P>0.05),但已达(579.01±43.24) MPa,符合包含磨牙的三单位修复体基底陶瓷的最小挠曲强度临床标准;硬度及脆性指数大于CM组,断裂韧性小于C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L组全瓷冠的精度在外表面与CM组无明显差异(P>0.05),在内表面比CM组较差(P<0.05)。结论:利用SLA技术制作ZTA全瓷冠的机械性能及精度能初步满足临床要求,但与数控切削技术仍有一定差距,在后期临床应用推广前尚需优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模型修正技术下游离端黏膜的数字化分析
    王晓萌, 刘星纲, 江青松, 郑东翔
    2021, 37(6): 559-563.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1.06.017
    摘要 ( 155 )   PDF(3245KB) ( 230 )  
    目的:量化评估模型修正技术对下颌游离端牙槽嵴黏膜的影响,为可摘局部义齿黏膜变形量数字化参数设定探寻前期数据基础。方法:连续纳入2018年12月~2020年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修复科需行下颌游离端可摘义齿修复的受试者7例,收集受试者口内数字化光学扫描及下颌CBCT数据,应用模型修正技术制取功能印模并行仓扫建模,应用Geomagic软件配准分析,R语言软件提取游离端牙槽嵴黏膜厚度和黏膜变形量。结果:(1)游离端黏膜厚度为(2.21±0.72) mm。(2)游离端黏膜变形量为(0.38±0.55) mm,由近中向远中逐渐增大。(3)各位点处黏膜变形量与黏膜厚度未发现显著相关趋势。结论:游离端黏膜变形量由近中向远中逐渐增大,各位点处黏膜变形量与黏膜厚度未发现显著相关趋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方法测量前伸髁道斜度和侧方髁道斜度的对比研究
    李宁, 孙旭, 陈志宇, 杨佳迪, 郭长军
    2021, 37(6): 564-568.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1.06.018
    摘要 ( 245 )   PDF(3337KB) ( 516 )  
    目的:比较使用下颌运动描记仪、蜡牙合记录及硅橡胶咬合记录测量青年人群中个别正常牙合前伸髁道斜度、侧方髁道斜度的一致性,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本学院高年级本科生中选取32例个别正常牙合,使用Zebris下颌运动描记仪(JMA)、牙合蜡以及咬合记录硅橡胶分别测量受试者的前伸髁道斜度和侧方髁道斜度。结果:下颌运动描记仪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好于蜡牙合记录及硅橡胶咬合记录,其测量结果分别与蜡牙合记录及硅橡胶咬合记录比较,前伸、侧方髁道斜度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蜡牙合记录与硅橡胶咬合记录比较,前伸、侧方髁道斜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使用Zebris下颌运动描记仪(JMA)获取前伸、侧方髁道斜度一致性好,灵敏度高且操作便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牙周病学研究
    雷奈酸锶对大鼠伴糖尿病牙周炎牙槽骨吸收的影响
    陈河林, 王航, 黄卉, 王宇, 熊玥
    2021, 37(6): 569-573.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1.06.019
    摘要 ( 224 )   PDF(4963KB) ( 234 )  
    目的:探讨雷奈酸锶对大鼠伴糖尿病牙周炎牙槽骨吸收的影响。方法:选取200 g左右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糖尿病大鼠对照组(D)、糖尿病大鼠雷奈酸锶灌胃组(D+Sr)、糖尿病牙周炎组(D+L)、糖尿病牙周炎雷奈酸锶灌胃组(D+L+Sr),给药4周后处死,收集样本检测血清钙、磷和碱性磷酸酶浓度,牙槽骨吸收量和RANKL、OPG表达情况。结果:各组间血清钙和磷浓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D+L+Sr组ALP浓度较D+L组高(P<0.05);颌骨三维重建后测得D+L+Sr组牙槽骨吸收量小于较D+L组(P<0.05);免疫组化染色结果RANKL/OPG比值D+L+Sr组小于D+L组。结论:雷奈酸锶可以通过OPG/RANKL途径调控牙槽骨的代谢,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从而减少糖尿病状态下牙周炎牙槽骨的破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6SrRNA基因检测技术在牙周病患者的口腔微环境研究的应用及诊断探索
    由林, 周瑞平, 郭丽
    2021, 37(6): 574-578.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1.06.020
    摘要 ( 193 )   PDF(2943KB) ( 175 )  
    目的:研究16SrRNA 基因检测技术在牙周病患者的口腔微环境的应用及诊断价值。方法:将医院从2020年6月~2021年10月收治的牙周病患者120例纳入研究,其中包括慢性牙周炎40例,侵袭性牙周病40例,糖尿病相关牙周病40例。另取同期于我院进行条件的健康志愿者40例作为对照组。采集上述各组人员的口腔标本,严格遵循DNA提取试剂盒说明书对样本中的细菌进行提取,同时以NanoDrop 1000 Spectrophotometer型核酸定量仪,采用A260A260A280检测DNA浓度以及质量。通过Miseq测序平台完成PCR扩增、回收、定量、Miseq文库构建以及测序等操作,最后完成16SrRNA高通量测序数据优化统计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相较于对照组以及治疗前相比,慢性牙周炎患者治疗后的Microbacterium-chocolatum相对丰度显著升高,其他种类微生物相对丰度下降;糖尿病相关牙周病患者的Rothia-dentocariosa相对丰度明显高于其他牙周病组;慢性牙周病患者和对照组相比,Selenomonas-noxia相对丰度较低。糖尿病相关牙周病患者的Paracoccus、Flavobacterium、Microbacterium、Agrobacterium、Azospirllum相较于其他牙周病组以及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结论:16SrRNA 基因检测技术在牙周病患者的口腔微环境的应用及诊断价值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可能成为对牙周病患者口腔微生物全面认知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