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特约述评
    计算机辅助规划设计助力精准种植与长期稳定
    柳忠豪
    2021, 37(9): 775-779.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1.09.001
    摘要 ( 229 )   PDF(978KB) ( 496 )  
    随着影像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口腔种植医疗也正经历一场数字化革命,发展为包括数字化信息采集、计算机辅助虚拟三维种植手术规划、数字化引导种植外科和数字化修复等多种数字化技术在内的综合诊疗方式,数字化的临床程序使得种植诊疗更加规范、种植修复实施更加精准,必将极大降低了种植修复并发症的发生,提升种植修复长期稳定的功能与美学效果。笔者将围绕数字化信息采集、种植修复前美学分析、种植外科辅助规划、种植体支持的修复体设计等计算机辅助种植规划与设计方面进行概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调控破骨细胞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张帆, 姜欢
    2021, 37(9): 780-782.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1.09.002
    摘要 ( 222 )   PDF(878KB) ( 279 )  
    破骨细胞蛋白酪氨酸磷酸酶(osteoclastic protein-tyrosine phosphatase,PTP-oc)是一种特异性表达于破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前体细胞中的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通过多种机制参与调控破骨细胞的生物学行为。本文从PTP-oc调节破骨细胞活性、分化、粘附3个方面,对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深入研究PTP-oc的作用提供参考,也为以PTP-oc为靶点防治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根吸收提供一定的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骨缺损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卢嘉蕊, 权晶晶
    2021, 37(9): 783-786.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1.09.003
    摘要 ( 1036 )   PDF(806KB) ( 1674 )  
    骨缺损达到一定范围及距离后,机体自身无法自行修复,即临界骨缺损,需自体骨移植、异体骨移植或骨组织工程进行修复。骨缺损动物模型常被用以评估骨组织工程中骨替代生物材料的再生能力。本文概述了近年来常用的动物骨缺损模型和目前可应用的研究方向,并阐述了口腔相关动物骨缺损模型的现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β-磷酸三钙骨免疫学特性的研究进展
    单宇华, 陈振琦
    2021, 37(9): 787-790.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1.09.004
    摘要 ( 242 )   PDF(1409KB) ( 303 )  
    β-磷酸三钙(β-TCP)作为植骨材料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骨传导性,免疫反应在决定β-TCP体内转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β-TCP作为异物被免疫系统识别,触发免疫细胞的不同行为模式,从而影响着新骨形成。了解β-TCP植入后诱导的免疫环境和成骨之间的影响,有助于诱导最佳的局部免疫环境,为最终骨整合提供成骨和破骨的最佳平衡,本文将对β-TCP在骨免疫学领域的研究作一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在下颌骨髁突软骨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机制
    庄欠志, 武秀萍
    2021, 37(9): 791-793.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1.09.005
    摘要 ( 208 )   PDF(781KB) ( 244 )  
    下颌骨髁突软骨是一种继发性纤维性软骨,其生长发育的调控过程可能更加复杂。近十几年来,国内外才渐有针对髁突软骨生长发育研究的相关报道。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parathyroid hormone related protein ,PTHrP)是软骨代谢的关键调控因子,广泛参与软骨生长改建、形态发生及软骨内成骨的过程。同四肢软骨类似,PTHrP在下颌骨髁突软骨生长发育过程中亦发挥关键作用。深入了解PTHrP信号及相关因子在髁突软骨发育过程中的调节机制,可进一步明确PTHrP对颞下颌关节生长发育的影响,这对临床诊疗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就PTHrP在下颌骨髁突软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牙体牙髓病学研究
    基于单细胞拉曼技术的口腔病原微生物快速鉴别研究
    李姗姗, 孙雁斐, 郭艺, 杨芳
    2021, 37(9): 794-799.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1.09.006
    摘要 ( 219 )   PDF(4119KB) ( 361 )  
    目的: 评价单细胞拉曼技术对3种口腔病原微生物的快速分类效能。方法: (1)培养变异链球菌UA159、白色念珠菌ATCC10231和粪肠球菌ATCC29212至稳定期,绘制生长曲线评估生长状态;(2)测量对数和稳定期菌株单细胞拉曼图谱,使用主成分和随机森林分析方法分析光谱。结果: (1)3个菌株的对数期和稳定期均可被拉曼技术快速区分。准确率分别为:99.6%、99.86%、99.60%;(2)单细胞拉曼技术能够快速精确区分稳定期的3种实验菌株,准确率高达99.68%;(3)通过随机森林算法分析得到3种稳定期实验菌株之间的拉曼差异峰分别为:1126~1128 cm-1、736~744 cm-1、1330~1440 cm-1、778~785 cm-1、1001~1003 cm-1和1431~1481 cm-1。其生物学标志分别为:蛋白质、胸腺嘧啶、脂质、胞嘧啶、尿嘧啶、苯丙氨酸、蛋白质。结论: 单细胞拉曼光谱可高效区分物种的生长时期和菌株类别。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材料修复对老年根面龋患者疗效及微渗漏的影响分析
    兰静, 罗加农, 李伟, 邹玲
    2021, 37(9): 800-804.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1.09.007
    摘要 ( 205 )   PDF(807KB) ( 312 )  
    目的: 比较不同材料修复对老年根面龋患者疗效及微渗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114例老年根面龋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各57例。对照组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观察组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微渗漏、牙周指标及龈沟液中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对照组治疗成功率为91.22%,与观察组的94.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微渗漏率为3.51%,低于对照组的8.94%(P<0.05)。修复前两组患者龈沟液量及龈沟探针深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龈沟液量、龈沟探针深度均高于治疗前且对照组龈沟液量、龈沟探针深度均高于观察组(P<0.05)。修补前两组患者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基质金属蛋白酶-2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补后两组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基质金属蛋白酶-2水平均明显升高且对照组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基质金属蛋白酶-2水平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与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对老年根面龋患者治疗成功率相当,但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微渗漏率更低且对患者的牙周指标及龈沟炎症因子影响更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辅助根管冲洗技术对根管壁清洁效果的实验研究
    张含, 王素苹, 任颖超, 孔祥红, 王丹丹, 肖燕
    2021, 37(9): 805-809.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1.09.008
    摘要 ( 321 )   PDF(1915KB) ( 396 )  
    目的: 体外比较注射器冲洗技术、被动超声荡洗技术、EDDY声波荡洗技术及PIPS-Er:YAG激光荡洗技术的对根管壁玷污层的清洁效果。方法: 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新鲜拔除的下颌前磨牙60颗,将所有离体牙冠部截断,保留15 mm的根长,ProTaper Universal机用镍钛锉预备至F4后随机分为4组,分别采用注射器冲洗、被动超声荡洗、EDDY声波荡洗、PIPS-Er:YAG激光荡洗4种不同辅助根管冲洗技术行根管冲洗,最后将所有样本沿牙长轴劈开,取其中形态较完整的一半,扫描电镜下观察根上、根中和根下段标记区域玷污层清除情况并拍摄照片,最后对拍摄的扫描电镜图片进行玷污层评分及统计分析。结果: 在根上段,4组样本间玷污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根中段和根下段,被动超声荡洗组、EDDY声波荡洗组、PIPS-Er:YAG激光荡洗组的根管内壁玷污层评分均低于注射器冲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根下段,PIPS-Er:YAG激光荡洗组玷污层评分低于其余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PS-Er:YAG激光荡洗技术具有良好的根管清洁效果。被动超声荡洗技术与EDDY声波荡洗技术的清洁效果优于注射器冲洗技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两种镍钛器械疲劳循环抗性的研究
    童方丽, 朱亚利, 谢成婕, 陈蕾
    2021, 37(9): 810-813.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1.09.009
    摘要 ( 218 )   PDF(2015KB) ( 204 )  
    目的: 比较采用往复运动模式的WaveOne Gold (WOG)和采用连续旋转模式的Protaper Next(PTN)两种镍钛器械抗循环疲劳能力的差异。方法: 将30支PTN X2和30支WOG Primary,放入特制的弯曲度为38°,曲率半径为5 mm循环疲劳抗力的测试装置中,计算器械折断所需的时间,测量折断部分的长度,并用扫描电镜观察器械断面形态。结果: WOG Primary的循环疲劳折断所需时间明显高于PTN X2(P<0.01),两组折断器械的长度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经过新型热处理并采用往返运动模式的WOG Primary较PTN X2在抗循环疲劳性能方面有明显优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3D打印技术定位上颌第一磨牙钙化根管口的体外研究
    薛媛, 李霞
    2021, 37(9): 814-819.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1.09.010
    摘要 ( 193 )   PDF(2889KB) ( 300 )  
    目的: 通过体外模拟上颌第一磨牙钙化根管,评价3D打印技术打印的根管导板定位和疏通钙化根管口的准确性,为3D打印导板应用于口内引导磨牙钙化根管的治疗提供先期的实验依据。方法: 选择24颗上颌第一磨牙(排除MB2,根管数量共计72根)。所有根管术前均拍摄CBCT(A组),进行根管倒预备倒充填后模拟钙化根管,再次拍摄CBCT(B组),分析建立模拟钙化根管模型是否成功。确证建模成功后,针对所有模拟钙化根管,使用Eguide种植软件设计并打印3D导板,进行上颌第一磨牙钙化根管口的定位(C组),用ET20超声工作尖按照导板定位的方向去除根管口钙化物至根管口下方2 mm处(D组)。使用mimics 21.0软件测量A、B组根管口和根管口下2 mm处最大近远中径和颊舌径的差值。3-matic13.0软件测量B、C、D组间在根管口及根管口下2 mm处的近远中向、颊舌向、冠根向偏差和角度偏差。结果: 3D打印技术辅助定位上颌第一磨牙模拟的钙化根管口全部成功并疏通。A、B组的差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间三维和角度偏差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1)本实验中根管倒预备倒充填模拟根管钙化的方法切实可行,可以应用于后续实验。(2)应用3D打印导板定位疏通钙化根管口的方法精确度高,为口内3D打印导板引导疏通磨牙钙化根管提供前期的实验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动态载荷下不同材料修复非龋性颈部缺损有限元分析
    殷金萍, 王静, 孙亚丽, 林华洁
    2021, 37(9): 820-824.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1.09.011
    摘要 ( 180 )   PDF(2552KB) ( 216 )  
    目的: 通过三维有限元模拟口腔咀嚼环境,采用不同材料修复非龋性颈部缺损后进行动态加载,研究各咀嚼阶段下颌前磨牙生物力学性能,为临床选择合适的修复材料提供参考。方法: 以右下颌第二前磨牙颈部缺损模型为对照组(Control),IPS e.max(A)、Celtra Duo(B)、Filtek Z350树脂块(C)、Lava Ultimate(D)和Filtek Supreme XT(E)修复缺损为实验组;模拟一个咀嚼周期T=0.875 s内各模型的应力应变趋势,并进行力学分析。结果: 同一时期,各模型剩余牙体组织及修复材料应力变化均表现相同趋势:Control>A>B>C>D>E;同一模型,不同咀嚼阶段各模型组应力值为Ⅳ>Ⅲ>Ⅱ。结论: 与牙体弹性模量相近的材料可获得与牙体相似的应力分布,冲击载荷影响应力分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牙周病学研究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牙预后观察的回顾性研究
    周伟, 汤雅, 李厚轩, 陈斌, 闫福华
    2021, 37(9): 825-829.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1.09.012
    摘要 ( 251 )   PDF(1419KB) ( 427 )  
    目的: 观察牙周源性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牙的预后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病科2013~2015年同一医师治疗完成的74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牙临床资料,按牙齿存留与否分为A、B两组,根据年龄、性别、随访次数、基线及治疗后5年时牙周临床检查指数等分析影响预后的可能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法评估患牙的生存率。结果: 74颗牙齿总的生存率为44.1%,5年生存率为52.5%。男性与女性、牙弓和牙位生存率无明显差异,随访次数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基线时平均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值(AL)及最大AL值两组有显著差异,平均PD≤5 mm和PD>5 mm以及平均AL≤6 mm和AL>6 mm患牙生存率有统计学差异,A组患牙松动度(TM)、龈沟出血指数(SBI)、平均PD值、最大PD值及最大AL值与基线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牙周源性的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短期效果尚可,长期预后不良,初诊牙周基线时支持组织破坏程度和患者依从性是影响患牙存留时间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管治疗对牙周源性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细菌谱的影响
    米热阿依克孜·马木提, 江阿力·帕孜力别克, 赵莉, 鲁皓, 田士霖
    2021, 37(9): 830-834.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1.09.013
    摘要 ( 208 )   PDF(805KB) ( 287 )  
    目的: 分析牙周源性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根管治疗前、后牙周微生物的差异,探讨根管治疗对牙周牙髓联合病变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8~202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接诊的牙周源性牙周牙髓联合病变并发逆行性牙髓炎的患牙31例,采集根管治疗前、后牙周袋和根管治疗前根管内标本,提取DNA采用荧光定量PCR对福赛斯坦纳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具核梭杆菌、中间普氏菌、齿垢密螺旋体、消化性链球菌、粪肠球菌、牙髓卟啉单胞菌数量进行检测。结果: 根管治疗后牙周袋内细菌数量较根管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牙髓卟啉单胞菌、中间普氏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差异最明显。结论: 牙周源性牙周牙髓联合病变以牙周可疑致病菌感染为主,完善的根管治疗术对牙周病引起的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预后具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80例下前牙松牙固定术的长期疗效观察
    项乾峰, 陈丹艳, 蔡伊琳, 孟子堰, 王春, 董维理
    2021, 37(9): 835-839.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1.09.014
    摘要 ( 230 )   PDF(1976KB) ( 507 )  
    目的: 介绍一种针对下前牙的改良松牙固定术,分析常规和改良下前牙松牙固定术的长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行下前牙松牙固定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固定患牙0、3、6、12个月的牙周、邻面龋以及牙周夹板的修理情况。结果: 80例下前牙松牙固定患者,54例行常规松牙固定术,26例行改良松牙固定术,平均观察(4.85±3.14)年,患牙牙周状况改善明显,期间3例因反复炎症拔除单颗下前牙后行改良松牙固定术。结论: 松牙固定术是解决下前牙松动,长期保存患牙的有效方法。改良松牙固定术为拔除单颗预后无望下前牙后,提供了一种新的修复选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口腔影像学研究
    吉林省3038例CBCT影像资料中牙内陷患病率分析
    胡雪, 段涛, 尹硕, 谢金芳, 张颖丽, 刘霞
    2021, 37(9): 840-844.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1.09.015
    摘要 ( 186 )   PDF(1512KB) ( 179 )  
    目的: 探讨2019年1~12月吉林省口腔疾病患者中牙内陷患病率和影像表现,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基础。方法: 选取2019年1~12月吉林大学口腔医院共3038例患者CBCT资料。观察到患牙类牙釉质密度影像由冠方向根方凹陷或可形成根管样结构时,记录患牙牙位,内陷程度及患者的性别。结果: 在符合条件的3038例患者影像资料中共发现90例牙内陷患者,牙内陷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3.00%。双侧牙内陷病例48例,单侧牙内陷病例42例。检测样本中总牙数67543颗,其中牙内陷患牙共139颗,可知牙患病率约为0.21%。根据Oehler’s牙内陷分类法分组,发现OehlersⅠ型牙内陷患牙数最高,约占总患牙数的71.94%。上颌侧切牙发生牙内陷最多,约占87.05%。根据牙位分析可知牙内陷患牙多集中于上颌前牙区。通过秩和检验和χ2检验可得牙内陷的发生以及严重程度与性别无明显相关。结论: 牙内陷并没有以往认为的那样罕见,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适当采用新技术治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深度学习在曲面体层图像中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初步研究
    帕克扎提·色依提, 王铁梅, 徐子能, 白海龙, 丁鹏, 刘澍, 滕跃辉, 冯英连, 王蓉, 单珊, 钟双泽
    2021, 37(9): 845-849.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1.09.016
    摘要 ( 487 )   PDF(4545KB) ( 612 )  
    目的: 基于深度学习对口腔曲面体层图像分析,开展人工智能在口腔常见疾病辅助诊断系统的研发,挖掘人工智能对曲面体层图像分割及辅助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纳入2000张口腔曲面体层片建立数据集(训练集1400张、测试集600张,累计标注82042例)。运用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算法,通过算法设计、模型训练和验证,构建口腔常见疾病智能影像诊断模型PanoNet,利用6个子网络模型分别执行不同口腔疾病的分割及识别。结果: PanoNet在恒牙列识别及龋病、根尖周炎、阻生牙、种植体、牙体修复术后等疾病识别中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均高于85%(kappa>0.81);在牙槽骨吸收分级识别中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6.50%、75.25%、79.00%(kappa=0.44)。结论: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算法建立的口腔曲面体层图像诊断模型PanoNet能有效识别上述口腔常见疾病,体现人工智能在曲面体层片上对口腔常见疾病的影像辅助诊断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闽南地区人群上颌第二磨牙融合根的CBCT研究
    相艳, 杨绿丽, 林垚
    2021, 37(9): 850-854.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1.09.017
    摘要 ( 176 )   PDF(4125KB) ( 199 )  
    目的: 通过CBCT扫描分析闽南地区人群上颌第二磨牙融合根分布规律及其根管变异特点。方法: 随机选取191例患者353颗上颌第二磨牙的CBCT影像资料,分析融合根、融合根管的发生率、融合根分型及其对称性等情况。结果: 上颌第二磨牙融合根发生率为36.3%,其中Ⅰ型发生率最高(25%),其次是Ⅳ型(22.7%),Ⅲ型(1.6%)发生率最低;融合根中融合根管发生率为69.5%,Ⅶ型发生率100%,其次是Ⅵ型(90.5%),Ⅴ型(22.2%)发生率最低。男女之间在融合根、融合根管、C型根管及融合根对称性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年龄组在融合根管发生比例上却有统计学差异(P<0.05), 融合根管的发生与年龄存在一定的关系。结论: 上颌第二磨牙融合根及融合根管发生率较高,根管解剖变异多,临床操作中应关注此类情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新疆地区成人健康上颌前牙唇侧牙槽骨厚度的CBCT评价
    亚尔肯·阿吉, 陈晓涛, 马楚凡
    2021, 37(9): 855-859.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1.09.018
    摘要 ( 216 )   PDF(1107KB) ( 323 )  
    目的: 应用CBCT评价中国新疆地区成人健康上颌前牙唇侧牙槽骨厚度。方法: 选取咬合正常且上前牙健康的200例成人的CBCT图像。测量双侧上中切牙、上侧切牙及上尖牙的唇面3个位点:牙槽嵴顶下方1mm唇侧根面(ML1)、根中1/2唇侧根面(ML2)及根尖(ML3)至牙槽骨唇侧骨壁的距离。结果: ML1、ML2、ML3的平均值(mm)分别为中切牙(1.27±0.55)、(0.92±0.53)、(1.66±0.83) mm,侧切牙(1.19±0.56)、(0.73±0.53)、(1.59±0.77) mm,尖牙(1.36±0.57)、(0.96±0.57)、(1.73±0.96) mm。其中侧切牙ML2小于中切牙ML2(P<0.05),尖牙ML1、ML2大于中切牙ML1、ML2(P<0.05)。左右同名牙在同一位点左右侧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位点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男性中切牙ML3、尖牙ML2大于女性(P<0.05)。汉族中切牙ML3、尖牙ML3小于维吾尔族(P<0.05)。31~40岁中切牙ML2、ML3,侧切牙ML3、尖牙ML3均小于18~30岁,41~50岁尖牙ML3大于31~40岁(P<0.05)。结论: 中国新疆地区成人健康上颌前牙唇侧牙槽骨厚度普遍较薄,上颌尖牙唇侧牙槽骨厚度汉族和维吾尔族之间存在差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报告
    下颌骨外周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例
    冯英连, 单姗, 王铁梅, 张磊, 黄晓峰, 林梓桐, 刘澍
    2021, 37(9): 860-861.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1.09.019
    摘要 ( 172 )   PDF(2014KB) ( 246 )  
    本文报道下颌骨外周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例,并结合文献对其影像学特征、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进行讨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牙髓源性牙周牙髓联合病变6年疗效观察1例
    吴倩倩, 张欣, 李珊珊, 郑颖
    2021, 37(9): 862-864.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1.09.020
    摘要 ( 233 )   PDF(3482KB) ( 322 )  
    本文报告1例牙髓源性牙周牙髓联合病变,通过反复多次根管冲洗和封药,未经牙周基础治疗最终控制感染,观察期6年,预后良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