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特约述评
    机械应力在髁突发育中的作用
    杨学文, 刘瞻
    2022, 38(12): 1105-1109.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2.12.001
    摘要 ( 214 )   PDF(992KB) ( 267 )  
    髁突既是下颌骨的生长发育中心,也是颞下颌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咀嚼、语言等生理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髁突发育异常所导致的下颌骨畸形有多种表现形式,颌骨畸形不仅影响患者的容貌和咬合关系,也给年轻患者造成一定心理创伤。引起髁突发育异常的病因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异常的机械应力是影响颌骨发育及导致颌骨畸形的重要原因,这种观点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将以偏颌畸形为例,总结机械应力对髁突生长发育的影响,并且分析与机械应力调控髁突发育有关的多种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及信号通路,为深入研究髁突发育异常导致的颌骨畸形的相关机制及早期治疗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牙髓神经在牙髓组织损伤修复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王春萌, 张旗
    2022, 38(12): 1110-1114.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2.12.002
    摘要 ( 281 )   PDF(859KB) ( 602 )  
    牙髓的防御和自身修复功能是损伤牙髓修复和活髓保存的生物学基础。神经作为牙髓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能在牙髓损伤后作为始动因素发挥作用。牙髓损伤不仅导致牙髓神经分布、组成结构以及信号分子等发生改变,而且能通过相关信号分子的作用影响周围其他组织细胞。本文就近年来牙髓神经在牙髓组织损伤修复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活髓保存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磨牙-切牙矿化不全的临床管理
    刘晏辰, 何淼
    2022, 38(12): 1115-1118.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2.12.003
    摘要 ( 331 )   PDF(813KB) ( 344 )  
    磨牙-切牙矿化不全(molar-incisor hypomineralization,MIH)是一种釉质发育缺陷性疾病。临床上,MIH多表现为累及单牙面的轻度病损;当累及牙齿数目越多,往往临床表现越重,根据受累牙面数量和牙齿的表现可分为轻、中、重度。MIH的治疗主要以预防为主,对症治疗,并加以定期复查。后牙轻度受损可行再矿化,窝沟封闭;中度受捐推荐使用树脂修复;重度受损可行预成冠,嵌体或拔除后正畸。前牙可行微研磨和渗透树脂,成年之后可行漂白和贴面修复。由于目前尚未有统一的专家共识,本文通过回顾既往文献对这一领域进行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NLRP3炎症小体在种植体周围炎中的研究进展
    李碧榕, 孟维艳
    2022, 38(12): 1119-1123.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2.12.004
    摘要 ( 253 )   PDF(1450KB) ( 228 )  
    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OD-like receptor thermal protein domain associated protein 3, NLRP3)炎症小体是存在于胞质的多蛋白复合体,其参与机体的固有免疫反应,活化白细胞介素-1β和白细胞介素-18等促炎因子并介导了细胞凋亡,在维持免疫平衡与调控炎症进程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菌斑生物膜与咬合过载引起种植体周围免疫微环境的失衡与破坏。细菌及其毒力因子、金属钛以及咬合过载可以引发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最终导致种植体周围牙周组织的破坏从而发生种植体周围炎。本文就NLRP3炎症小体在种植体周围炎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免疫调节作用、激活途径以及调控机制展开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块充填树脂在乳牙修复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马鸿翼, 杨东梅
    2022, 38(12): 1124-1127.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2.12.005
    摘要 ( 252 )   PDF(805KB) ( 272 )  
    大块充填树脂因可以一次性固化4~5 mm的深度而显著缩短了充填时间,并且在聚合收缩、微渗漏、机械强度等方面不逊于传统复合树脂。本文就大块充填树脂的分类、性能、在乳牙修复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和讨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涎腺疾病研究
    术前免疫炎症指数和列线图对腺样囊性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宗颖睿, 秦红霞, 候珍珍, 李晓娜, 胡文彬, 张晨
    2022, 38(12): 1128-1133.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2.12.006
    摘要 ( 208 )   PDF(1171KB) ( 125 )  
    目的: 探讨术前免疫炎症指数(SII)与腺样囊性癌(ACC)患者根治性手术后无复发生存期(RFS)的关系,并构建可靠的预后列线图模型。方法: 根据2013年1月~2020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根治性切除手术的ACC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术前SII。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得到术前SII的最佳截断值(将患者分为高SII组和低SII组),运用Kaplan-Meier法与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对其进行生存分析,同时绘制森林图。根据结果构建列线图,并采用C统计量(ROC曲线下面积AUC)和校正曲线验证一致性。结果: 共纳入119例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45个月,平均生存时间为49.34个月。SII的最佳截断值为691.900。低SII组RFS率高于高SII组(χ2=19.487,Log-rank:P<0.001)。神经侵犯(HR=2.150,95%CI:1.027~4.500,P=0.042)、淋巴结转移(HR=3.572,95%CI:1.705~7.480,P<0.001)和高SII(HR=2.386,95%CI:1.048~5.480,P<0.038)为ACC患者RFS的独立危险指标。C统计量为0.732(95%CI:0.627~0.837)。结论: 术前SII越低,患者预后越好,基于SII的列线图预测ACC预后是可靠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MDCT联合CTA可视化技术对腮腺肿瘤诊断的预测分析
    张文欣, 帕克扎提·色依提, 王铁梅, 刘澍, 张磊, 孙国文
    2022, 38(12): 1134-1138.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2.12.007
    摘要 ( 130 )   PDF(1408KB) ( 138 )  
    目的: 预测分析MDCT增强联合CTA可视化技术区分腮腺良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病例资料完整的35例腮腺肿瘤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及指标,以病理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评价MDCT平扫及增强联合CTA可视化技术对腮腺肿瘤定性诊断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并绘制ROC曲线,分析评估效能。结果: 方差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肿大、复发史是肿瘤恶性程度的独立预测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复发史、淋巴结肿大、静脉期净强化CT值的AUC分别为0.76、0.70、0.95;灵敏度分别为0.57、0.62、0.95;特异度分别为0.94、0.78、0.89。结论: MDCT联合CTA可视化技术术前预测腮腺肿瘤良恶性具有一定优势,对临床治疗方案制定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硝基油酸经Nrf2/HO-1通路对放射性损伤大鼠颌下腺上皮细胞的抗氧化损伤作用
    骆勤亮, 张霓霓, 龙远铸, 柏宇, 代敏, 唐建宏, 崔田宁, 黄桂林
    2022, 38(12): 1139-1144.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2.12.008
    摘要 ( 153 )   PDF(1401KB) ( 153 )  
    目的: 硝基油酸(Nitro-oleic acid,OA-NO2)能否经Nrf2/HO-1通路对放射性损伤大鼠颌下腺上皮细胞发挥抗氧化损伤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乳鼠3 d颌下腺上皮细胞经电子直线加速器建立放射性损伤模型,CCK-8法筛选OA-NO2作用24 h对放射性损伤细胞模型最佳增殖浓度,按实验目的分为正常细胞组(NG)、放射细胞组(RG)、放射细胞+硝基油酸组(R+ONG)、放射细胞+硝基油酸+抑制剂组(R+ON+BRG)、放射细胞+抑制剂组(R+BRG);各组细胞培养24 h后Western blot检测Nrf2、HO-1及NQO1蛋白的表达及活性氧试剂检测活性氧的产生。结果: 4 μmol/L OA-NO2作用24 h对放射性损伤颌下腺上皮细胞增殖率促进作用最佳;各组细胞培养24 h后,与RG组比较,R+ONG组中Nrf2、HO-1、NQO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活性氧的产生明显降低(P<0.05);与R+ONG组比较,R+ON+BRG组中Nrf2、HO-1、NQO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活性氧的产生明显升高(P<0.05)。结论: OA-NO2可能经Nrf2/HO-1通路对放射性损伤大鼠颌下腺上皮细胞发挥抗氧化损伤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低氧预处理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修复放射性损伤唾液腺的实验研究
    崔田宁, 张霓霓, 龙远铸, 黄桂林, 张立刚, 唐建宏, 骆勤亮
    2022, 38(12): 1145-1150.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2.12.009
    摘要 ( 174 )   PDF(4172KB) ( 183 )  
    目的: 观察低氧预处理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P-hAMSCs)外泌体对SD大鼠唾液腺放射性功能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 试剂盒法分离并鉴定常氧和缺氧预处理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Nor-hAMSCs和HP-hAMSCs)外泌体。电子直线加速器18 Gy一次性照射,建立大鼠唾液腺损伤模型。72只6~8周SD大鼠,每组18只,随机分为Control组、PBS组(照射+PBS组)、NExos组(照射+NExos组)、HExos组(照射+HExos组),采用18 Gy一次性照射建立大鼠唾液腺损伤模型。放射后1 d双侧颌下腺区原位注射,分别于照射后7、14和第28天分别取6只检测大鼠体质量和唾液量,腺体经HE染色进行形态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水通道蛋白5(AQP5)的表达。结果: NExos组、HExos组大鼠体重、唾液量均高于PBS组。HExos组唾液量高于NExos组,在第7、28天HExos组大鼠体质量高于NExos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颌下腺组织HE染色显示:HExos组的腺体修复能力最强。颌下腺组织AQP5表达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HExos组及NExos组较PBS组在第14、28天光密度值增加(P<0.05),且HExos组高于NExo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hAMSCs外泌体能有效修复放射性损伤唾液腺的唾液分泌功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牙体修复学研究
    天然牙列牙齿邻面接触强度的初步定量研究
    熊丽平, 谷德奥, 印倩文, 苗雷英, 刘超
    2022, 38(12): 1151-1154.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2.12.010
    摘要 ( 172 )   PDF(961KB) ( 192 )  
    目的: 初步定量评估天然牙列中牙列整齐人群牙齿邻面接触强度(PCS)的大小。方法: 2021年11月~2022年3月于南京大学招募牙列整齐的大学生43名(男生22名,女生21名),分别选取其上下颌牙列前、中、后段共10个位点(上下颌中切牙邻面、双侧尖牙和第一前磨牙邻面、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邻面),采用数显推拉力计对上述10个位点的PCS进行测量,计算各测量位点的均数和标准差,进而分析各测量位点之间是否存在上下颌、前后向、左右侧以及性别的差异。结果: (1)上下颌前、中、后段位点间的平均PCS分别为:11/21:(0.86±0.52) N;31/41:(1.13±0.60) N;U3/U4:(1.86±0.79) N;L3/L4:(2.44±1.06) N;U5/U6:(2.44±0.98) N;L5/L6:(2.93±1.16) N;(2)下颌前、中、后段位点间PCS均大于上颌同名位点间PCS;(3)上下颌前中后段PCS逐渐增大;(4)上颌或下颌左右侧中、后段同名位点间PCS相比无统计学差异;(5)上颌或下颌前、中、后段位点间PCS无性别差异。结论: 本研究首次对天然牙列中牙列整齐人群的牙齿邻面接触强度(PCS)进行统计分析,所得结果可为临床上正畸或修复重建牙列合适的邻面接触强度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表面多点和单点受力的龋齿孔洞的无网格配点法的分析
    江美, 卢康华, 陈如月, 郑辉, 史彦
    2022, 38(12): 1155-1160.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2.12.011
    摘要 ( 173 )   PDF(2212KB) ( 139 )  
    目的: 用无网格配点法分析右下颌第一磨牙垂直受力和侧向受力时牙齿的形变和应力分布,并研究龋齿与健康牙齿最大应力分布的区别。方法: 通过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仪(CBCT)扫描一颗完整拔除的右下颌第一磨牙,获得切片图像。将切片图像导入MATLAB©软件得到扫描数据,从而构建真实的牙齿计算区域。采用无网格配点法来求解三维牙齿的受力模型。在新建立的模型上,详细的分析了三维弹性牙齿的变形和应力分布,并且通过在牙齿内部设置孔洞,从最大应力分布的角度来研究并探讨龋齿与健康牙齿之间的区别。结果: 磨牙的最大应力位于牙齿咬合面的窝、嵴部或牙颈部。当牙齿咬合面垂直承受荷载时,有空心球体的牙齿最大的应力位于空球体的表面。然而,在相同荷载下,没有空球体的牙齿最大应力位于牙颈部。以上结果验证了无网格配点法的有效性。结论: 数据模拟结果显示,磨牙的最大应力位于牙齿咬合面的窝、嵴部或牙颈部。在龋齿中,最大应力的位置改变到牙齿内部龋坏处的表面,并且最大应力的值通常会增加,由此认为龋坏的部位很容易发生牙齿折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牙本质肩领和冠根比对不同桩核材质修复后前磨牙残根抗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陈雨昕, 李迎梅, 杜琛, 徐志铭, 孟庆飞, 孟箭
    2022, 38(12): 1161-1166.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2.12.012
    摘要 ( 167 )   PDF(1458KB) ( 210 )  
    目的: 探讨不同牙本质肩领与冠根比值对前磨牙残根经铸造或纤维桩核修复后抗折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80颗完整单根管下颌第一前磨牙,将牙冠自颊侧釉牙骨质界上方2.0 mm处切除,形成的残根模型为水平型,并对其进行常规根管预备及根管充填。80颗残根随机均分成A、B两组,每组再均分为5个小组,分别记为A0~A4组、B0~B4组。A组为纤维桩核修复,其中A0组为无肩领组,在A1~A4组残根颈部分别通过模拟冠延术制备1.0~4.0 mm高的牙本质肩领。B组为铸造桩核修复,B0~B4组肩领设计同A组。所有样本均采用钴铬合金全冠修复。自冠颈缘根方2.0 mm将样本埋于自凝树脂块内。以自凝树脂包埋平面为界计算各组试件的临床冠根比值依次为0.62(A0、B0组)、0.75(A1、B1组)、0.91(A2、B2组)、1.10(A3、B3组)和1.33(A4、B4组)。将试件放置于试验机上,与牙长轴根方成135°、以1.0 mm/min的加载速度,在颊尖顶加载至试件出现折裂,记录折裂时最大载荷及断裂模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各组折裂载荷均值(kN)分别为:A0(0.54±0.09)、A1(1.03±0.11)、A2(1.06±0.17)、A3(0.85±0.11)、A4(0.57±0.10);B0(0.55±0.09)、B1(0.88±0.13)、B2(1.08±0.17)、B3(1.05±0.18)、B4(0.49±0.09)。肩领/冠根比可显著影响残根抗折力(P<0.05),桩核材质对牙体抗力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者间存在协同作用(P<0.05)。根据线性回归方程,A组残根折裂载荷达峰值的肩领和冠根比分别为1.92 mm和0.90,B组则为2.07 mm和0.92。结论: 在残根颈部预备一定高度牙本质肩领并行铸造或纤维桩核修复时,应使桩核冠修复后牙齿的临床冠根比在0.90~0.92以内,以提高牙齿的抗折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口腔修复学研究
    上颌前磨牙不同固位型单端IPS e.max CAD粘接桥的抗折强度研究
    李美康, 韩碧潭, 王学谦, 陈志宇, 安奕霖, 马晓平
    2022, 38(12): 1167-1170.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2.12.013
    摘要 ( 140 )   PDF(1197KB) ( 207 )  
    目的: 研究不同固位型设计对上颌前磨牙单端IPS e.max CAD粘接桥抗折强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离体上颌前磨牙30颗,随机分为3组(n=10),A组:牙合支托固位型;B组:D形固位型;C组:覆盖腭尖型。制作IPS e.max CAD单端粘接桥,树脂水门汀粘接,万能力学试验机测试各组粘接桥的破坏载荷力值并观察折裂模式。结果: A组、B组、C组破坏载荷分别为(269.91±69.49)N、(279.79±35.21)N、(394.33±88.37)N。A组破坏载荷力值小于B组,差异不显著(P>0.05),C组破坏载荷力值大于A组和B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折裂模式以粘接桥连接体处折裂最多。结论: 3种固位型单端粘接桥均能满足临床修复需求,覆盖腭尖型单端粘接桥具有更佳的抗折性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无牙颌印模不同配准方法的对比研究
    刘明丽, 黎小桐, 王建敏, 曲哲
    2022, 38(12): 1171-1176.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2.12.014
    摘要 ( 235 )   PDF(1912KB) ( 207 )  
    目的: 比较无牙颌印模两种配准方法配准结果的准确性,探讨适合无牙颌印模的配准方法。方法: 全口或半口牙列缺失要求传统全口义齿修复的患者,以开口与闭口两种方式取模,获得上颌模型12组,下颌模型10组,模型扫描仪扫描,STL格式保存。逆向工程软件分别使用最佳拟合对齐与手工多点+全局配准两种方法对开口式与闭口式印模进行配准,三维偏差分析。SPSS17.0,配对t检验,显著性标准双侧α=0.05。结果: 偏差名义值阈值区间面积最佳拟合对齐组(上颌48.58%,下颌44.16%)<手工+全局配准组(上颌70.55%,下颌66.27%),上颌P=0.000,下颌P=0.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上下颌RMS(root mean square)、平均正、负偏差最佳拟合对齐组>手工+全局配准组,差异上颌有统计学意义,下颌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无牙颌印模的配准,手工多点联合全局配准方法优于最佳拟合对齐方式,在上颌表现更突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上颌颌板-上颌牙列扫描匹配方式对数字化转移上颌位置的影响
    马腾, 张敏迪, 彭体武, 杨志康, 任光辉
    2022, 38(12): 1177-1181.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2.12.015
    摘要 ( 130 )   PDF(2168KB) ( 191 )  
    目的: 研究在齿科设计软件中应用不同上颌颌板-上颌牙列扫描匹配方式对数字化转移上颌位置的影响。方法: 使用下颌运动分析系统对10位受试者进行下颌运动记录,通过口内扫描获得上下颌数字模型及咬合关系。本实验共涉及5种上颌颌板-上颌牙列扫描匹配方式,包括:整体扫描组(ES组)、单次扫描组(SS组)与双面扫描组(DS组)、单次扫描匹配上颌组(SSU组)、双面扫描匹配上颌组(DSU组)。将口内扫描数据、上颌颌板-上颌牙列数字模型与下颌运动数据导入至CAD软件中,以完成数字化上牙合架,测量上颌左侧第一磨牙近中颊尖至虚拟牙合架左侧髁球距离、上颌右侧第一磨牙近中颊尖至虚拟牙合架右侧髁球距离、上颌中切牙近中切点至虚拟牙合架左、右髁球距离。每种方法重复3次,所得结果取平均值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通过上述5种方法转移的上颌位置,所测量的上颌左侧第一磨牙近中颊尖至虚拟牙合架左侧髁球距离、上颌右侧第一磨牙近中颊尖至虚拟牙合架右侧髁球距离、上颌中切牙近中切点至虚拟牙合架左、右髁球距离,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本实验选取的5种获得上颌颌板-上颌牙列数字模型的扫描匹配方式均可用于齿科设计软件中上颌位置的数字化转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儿童口腔医学研究
    全冠式和带环式丝圈保持器应用于单颗乳磨牙早失的回顾性研究
    丁月, 谢玲, 任乐文, 汪平
    2022, 38(12): 1182-1186.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2.12.016
    摘要 ( 182 )   PDF(1339KB) ( 288 )  
    目的: 探讨分析全冠丝圈和带环丝圈式间隙保持器在单颗乳磨牙早失中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1年6月期间在合肥市口腔医院西区儿童口腔科的单颗乳磨牙早失行带环丝圈式保持器和全冠丝圈式保持器的189例患儿临床资料,对其回顾性分析6个月后的临床疗效。将两组基牙新发龋的发病率、基牙牙龈红肿的发病率、间隙保持器生存率(脱落、松动、脱焊)进行临床疗效的对比。结果: 全冠丝圈式间隙保持器在基牙新发龋的发病率和保持器生存率上均优于带环丝圈式间隙保持器;以第二乳磨牙作为基牙时,对照组的基牙状态和保持器生存率均优于实验组;第一恒磨牙作为基牙时,对照组的基牙状态优于实验组(P<0.05),两组在基牙牙龈红肿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以第一恒磨牙为基牙时,两组的保持器生存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单颗乳磨牙早失的间隙保持器中全冠丝圈式保持器的临床效果更有优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儿童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汪明敏, 孔楠楠, 郭雪艳, 李亚奇
    2022, 38(12): 1187-1191.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2.12.017
    摘要 ( 151 )   PDF(804KB) ( 151 )  
    目的: 了解国内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儿童的口腔健康状况,探讨其口腔相关危险因素。材料: 选取120名3~6岁原发性肾病儿童作为实验组,120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进行口腔健康调查。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龋率、dmft均值、龋态值中位数、 PLI中位数、GI中位数、根尖瘘管发生率、釉质发育不全发生率、sIgA中位数分别为85.8%和74.2%(P<0.05),(6.69±4.71)和(5.16±4.69)(P<0.05),2.0(1.0)和1.75(1.5)(P<0.05),1.6(0.9)和1.35(1.3)(P>0.05),1.00(0.28)和0.65(0.7)(P<0.05),10.8%和3.33%(P<0.05),5.80%和3.33%(P>0.05),4.65(4.61) μg/mL和1.08(0.99) μg/mL(P<0.05)。患龋(OR=2.110,95%CI=1.095~4.067),根尖瘘管(OR=3.523,95%CI=1.114~11.139)与PNS有关。结论: 3~6岁PNS儿童在发病初期比健康儿童患龋情况更严重,患龋风险更高,牙龈炎症更重。龋病以及慢性根尖周炎可能与PNS发病存在一定相关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口腔正畸学研究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联合附件扭转下颌左侧第二前磨牙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向彪, 王星星, 杨颜菁, 徐逸晨, 王梦含, 吴刚
    2022, 38(12): 1192-1198.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2.12.018
    摘要 ( 186 )   PDF(2031KB) ( 189 )  
    目的: 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分析无托槽隐形矫治扭转下颌左侧第二前磨牙时,不同附件和不同扭转量对下颌左侧第二前磨牙牙周膜应力及位移影响。方法: 应用CT获得患者下颌骨牙列DICOM文件,运用Mimics、Geomagic Hypermesh等软件分别制备无附件、矩形附件和扭转附件旋转下颌第二前磨牙1.2°、2.5°和3.3°等9个模型,分析下颌左侧第二前磨牙移动趋势及牙周膜应力分布。结果: 各组模型下颌左侧第二前磨牙牙周膜应力云图分布相似,但附件组应力值明显大于无附件组,扭转附件组>矩形附件组,且3.3°>2.5°>1.2°,各模型中牙周膜应力最大值为10.15 MPa,最小值为6.106 MPa;各附件扭转下颌左侧第二前磨牙旋转移动时,各组位移量大小为扭转附件组>矩形附件组>无附件组,2.5°>3.3°>1.2°,各模型中下颌左侧第二前磨牙最大位移值为1.439×10-2 mm,最小位移值为9.15×10-3 mm;且牙齿呈一定倾斜和压低移动趋势。结论: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扭转下颌左侧第二前磨牙时,扭转附件扭转2.5°更有利于旋转牙齿的实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报告
    活动式矫治器旋转移动混合牙列早期切牙重度扭转伴咬合创伤的临床效果观察1例
    张彩娣, 吴礼安
    2022, 38(12): 1199-1201.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2.12.019
    摘要 ( 192 )   PDF(1952KB) ( 289 )  
    本文报道1例混合牙列早期上颌切牙重度扭转伴咬合创伤,且牙根发育不足1/2,采用活动式矫治器附双牵引钩旋转移动重度扭转切牙为轻度扭转,随后更换活动式矫治器附双曲舌簧及唇弓对扭转牙进行排齐整平,取得良好效果且疗程较短。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乳恒牙萌替引起颌骨骨髓炎伴皮瘘1例
    杨格, 田新杰, 叶长缨, 廖心敏, 陈婵婵, 丁桂聪
    2022, 38(12): 1202-1204.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2.12.020
    摘要 ( 183 )   PDF(1348KB) ( 168 )  
    骨髓炎可由菌血症血源性传播、穿透性创伤直接接种或局部感染引起。本文报道青少年乳恒牙萌替引起颌骨骨髓炎伴发皮瘘1例,经过数月明确诊断,通过拔除松动乳牙治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生病例精粹———牙槽外科系列(12)
    牙根先脱位法拔除上颌超高位阻生第三磨牙1例
    孙宇琪, 赵吉宏
    2022, 38(12): 1205-1207.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2.12.021
    摘要 ( 247 )   PDF(1897KB) ( 240 )  
    上颌“超高位”阻生第三磨牙位于第二磨牙根尖1/3以上,近上颌窦底,该类牙外科拔除操作难度大,风险高。本例采用牙根先脱位法拔除超高位阻生28,创伤小,避免了对邻牙及上颌窦损伤等并发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