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综述
    毛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吴思华, 陈谦明
    2024, 40(9): 757-761.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4.09.001
    摘要 ( 120 )   PDF(1748KB) ( 132 )  
    毛舌是一种发生在舌背的毛发状病损,可被食物、烟草或者显色的微生物染色,从而呈现多种颜色如白色、黄褐色和黑色。毛舌是一种良性损害,但可引起口腔异味、口干、美观等问题,使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目前毛舌的发病机制尚未阐明,本文总结现有研究下毛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其可能涉及丝状乳头代谢异常、口腔微生物失衡、免疫异常状态和相关药物的使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单细胞测序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研究中的应用
    乔颖婕, 黄心智
    2024, 40(9): 762-766.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4.09.002
    摘要 ( 99 )   PDF(816KB) ( 114 )  
    口腔鳞状细胞癌是一种常见口腔恶性肿瘤,易转移、复发和产生耐药性。单细胞测序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空间转录组技术可以获取单个细胞水平的转录组信息,能更加深入地研究细胞种群、功能、变化和通讯。本文从细胞分型、肿瘤微环境、肿瘤侵袭和转移、治疗靶点与预后标志、免疫治疗、肿瘤内微生物等方面对单细胞测序技术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研究中的应用进行归纳总结,并探讨当前研究的不足与未来改进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磨牙后间隙的生长、塑建与保持
    胡笳, 贾莹
    2024, 40(9): 767-771.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4.09.003
    摘要 ( 82 )   PDF(805KB) ( 35 )  
    磨牙后间隙是实现正畸磨牙远移的生物学基础和空间基础,作为正畸常用且重要的矫治方法之一,磨牙远移的实现效果常具有不确定性。目前的研究多针对如何提高磨牙远移效率及优化磨牙后间隙的静态测算方法,但关于磨牙后间隙的动态塑建机制与正畸对其塑建影响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就磨牙后间隙的生长、塑建机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正确评估和利用磨牙后间隙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儿童口腔医学研究
    3~6岁儿童乳前牙发育异常的研究
    邱芬芳, 孟姗, 吴泽启, 汪海霞
    2024, 40(9): 772-777.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4.09.004
    摘要 ( 82 )   PDF(3341KB) ( 78 )  
    目的:探讨3~6岁儿童乳前牙发育异常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2023年1~12月来我院就诊的3~6岁儿童,最终纳入9432张曲面断层片,记录乳前牙和继承恒牙发育异常的情况,应用SPSS 24.0统计软件分析所得的数据。结果:乳前牙发育异常的总发生率为3.90%,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3)。乳前牙先天缺失最常见,发生率为2.15%,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87),单侧缺失多于双侧(P=0.000),下颌缺失多于上颌(P=0.000),右侧缺失多于左侧(P=0.000),乳前牙先天缺失其继承恒牙有4种情况(缺失70.85%,正常25.83%,融合牙1.85%和额外牙1.48%)。乳前牙融合牙的发生率为1.84%,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0),单侧融合多于双侧(P=0.000),下颌融合多于上颌(P=0.000),右侧融合多于左侧(P=0.012),乳前牙融合牙其继承恒牙有3种情况(缺失52.33%,正常43.52%和融合牙4.15%)。乳前牙额外牙的发生率为0.13%,其继承恒牙有2种情况(额外牙33.33%,无额外牙66.67%)。乳前牙畸形舌尖的发生率为0.42‰,乳前牙双根的发生率为0.21‰,乳前牙阻生牙的发生率为0.11‰。结论:乳前牙发育异常发生率3.90%,乳前牙发育异常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乳牙和乳牙列,甚至可能并发恒牙和恒牙列异常。对乳前牙发育异常的患儿,可通过影像学检查了解继承恒牙的情况,早期发现和诊断恒牙异常,以便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低龄儿童龋患者唾液微生物群落研究及预测模型构建
    林秀燕, 赵彩云, 石宏
    2024, 40(9): 778-784.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4.09.005
    摘要 ( 84 )   PDF(1836KB) ( 35 )  
    目的:对不同患龋儿童唾液进行高通量测序并分析低龄儿童龋(early childhood caries,ECC)的影响因素,为探究ECC与菌群的相关性及ECC综合诊断模型的建立提供依据。方法:对儿童口腔检查,根据结果分为无龋(caries free,CF)组、ECC组和重度低龄儿童龋(severe early childhood caries,SECC)组,采取问卷调查方法探究ECC的影响因素;同时对儿童唾液进行高通量测序,并拟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建立基于以上结果的疾病诊断模型。结果:不同患龋儿童的微生物群落组成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在前15个细菌属中,韦荣菌属(Veillonella)、纤毛菌属(Leptotrichia)、拟普雷沃菌属(Alloprevotella)丰度水平的差异在3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eillonellaLeptotrichia为ECC组的标志物种,Alloprevotella在SECC组中显著富集。戒断奶瓶喂养的年龄、Veillonella、Leptotrichia、Alloprevotella联合应用筛选高患龋风险儿童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54。结论:Veillonella、Leptotrichia、Alloprevotella可能为患龋儿童唾液中潜在的致龋菌。戒断奶瓶喂养的年龄、Veillonella、Leptotrichia、Alloprevotella联合检测对筛选高患龋儿童具有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口腔颌面外科学研究
    SIRT1调控BMSCs成骨分化与H型血管生成促进骨质疏松骨缺损愈合的研究
    杨启恒, 刘士博, 刘航航, 刘瑶, 邵京京, 罗恩
    2024, 40(9): 785-792.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4.09.006
    摘要 ( 89 )   PDF(12763KB) ( 29 )  
    目的:探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通过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成骨分化与H型血管生成对老年骨质疏松状态下骨缺损愈合的作用,并探讨其具体分子机制。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小鼠骨组织中SIRT1表达的增龄性改变。使用SIRT1激活剂SRT1720与抑制剂EX527作用于BMSCs, 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RT-qPCR)与Western blot检测成骨标志物以及促H型血管形成因子的表达变化,免疫荧光染色与Western blot检测上述过程中Wnt/连环蛋白β(β-catenin)信号通路变化。构建老年骨质疏松骨缺损模型,SRT1720与EX527作用的同时,分别给予Wnt信号通路抑制剂XAV939与激活剂CHIR-99021,Micro-CT、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Masson染色与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各组骨缺损区域新骨形成与H型血管含量差异。结果:小鼠骨组织中SIRT1表达呈现增龄性下调趋势。SIRT1能够促进成骨因子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LP)、矮小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 RUNX2)和促H型血管形成因子slit同源物3(slit homolog 3, SLIT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的表达,并促进老年骨质疏松骨缺损区域内H型血管形成与骨再生,且上述作用由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介导。结论:SIRT1能够通过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BMSCs成骨分化与H型血管生成,进而促进老年骨质疏松小鼠的骨缺损愈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负压引流瓶在颌面部肿物切除术后应用的回顾性研究
    胡泽龙, 李培博, 谢雨翀, 李冉, 李冰炎, 李锐
    2024, 40(9): 793-796.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4.09.007
    摘要 ( 71 )   PDF(1839KB) ( 16 )  
    目的:本研究旨在对实施颌面部肿物切除术后患者使用高负压引流瓶或使用低负压引流鼓的并发症及经济效益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21年12月1日~2022年5月31日就诊的颌面部肿物患者。根据治疗情况将123例患者分为高负压伤口治疗(high pressure 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HP-NPWT)组(≤-15 kPa,n=79)和低负压伤口治疗(low pressure 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LP-NPWT)组(≥5.2 kPa,n=44)。并分析了术后并发症、住院天数、手术及治疗费用以及临床结局数据。结果:44例低负压组患者中17例伤口感染患者,伤口感染率为38.64%;79例高负压引流组患者中3位伤口感染患者,伤口感染率为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在皮瓣移植中低负压组皮瓣坏死发生率为9.09%,而高负压组没有出现皮瓣坏死的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在颌面部肿物切除术后使用高负压吸引引流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负压吸引引流显著降低。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Lugol's iodine增强Micro-CT成像评估口腔鳞状细胞癌切缘状态的研究
    郁佳鑫, 刘鲲宇, 章茜, 蒲玉梅, 胡勤刚, 夏成万, 王育新
    2024, 40(9): 797-802.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4.09.008
    摘要 ( 83 )   PDF(2866KB) ( 26 )  
    目的:本研究拟使用Lugol's iodine增强Micro-CT成像三维评估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切缘状态。方法:本研究共收集68例人OSCC组织样本,所有样本经3% Lugol's iodine染色12 h后行Micro-CT扫描(层厚为50 μm)。随后将经Lugol's iodine染色后的样品行常规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切片(厚度为4 μm),制作数字化病理切片。分别测量影像图像和病理图像的黏膜切缘(mucosal margin,MM)和深部切缘(deep margin,DM)。结果:Lugol's iodine增强Micro-CT成像可以在三维空间中清晰区分肿瘤边界, 且Micro-CT成像相较于二维病理切片,可以更准确地测量MM和DM,发现阳性切缘及临界切缘。结论:Lugol's iodine增强Micro-CT成像可以全面评估OSCC切缘,提供更全面、更清晰的肿瘤边缘信息,指导临床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评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CENPF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影响唾液腺腺样囊性癌进展
    杨心怡, 黄薇薇, 黄丽, 胡赟
    2024, 40(9): 803-809.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4.09.009
    摘要 ( 66 )   PDF(4001KB) ( 13 )  
    目的:探讨着丝粒蛋白F(centromere protein F,CENPF)在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分子机制。方法:通过小干扰RNA转染敲低ACC细胞中的CENPF。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划痕实验和Transwell测定评估敲低CENPF对ACC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通过蛋白免疫印迹实验分析改变CENPF表达后ACC细胞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 /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serine/threonine protein kinase,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变化,通过CCK-8、划痕实验和Transwell 测定评估敲低CENPF联合PI3K抑制剂BKM-120对ACC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结果:敲低ACC-M中CENPF表达后,CCK-8实验证明其增殖能力减弱;划痕实验表明其迁移能力减弱,Transwell实验表明其侵袭能力减弱,PI3K/AKT通路关键蛋白p-PI3K、p-AKT和p-mTOR蛋白表达水平下降。在下调CENPF的ACC-M中加入PI3K 抑制剂,PI3K/AKT通路关键蛋白表达水平进一步下降。此外,加入PI3K 抑制剂后,CENPF下调的ACC-M增殖、迁移、侵袭能力较单纯下调CENPF的ACC-M进一步减弱。结论:CENPF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参与ACC进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口腔影像学研究
    下颌第一、第二磨牙与神经管相对位置的CBCT影像分析
    杨偲偲, 程波, 尹苗, 翁秀红, 杨福华
    2024, 40(9): 810-815.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4.09.010
    摘要 ( 75 )   PDF(1505KB) ( 40 )  
    目的:分析下颌第一、第二磨牙根型分布以及根尖与下颌神经管的相对方位和距离,为牙体牙髓诊疗提供数据支持,指导防范治疗中的下牙槽神经损伤。方法:选取近2年来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口腔科就诊的患者所拍摄的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影像,经过纳入标准筛选,分析CBCT中下颌第一、第二磨牙各类牙根根型的占比,根尖与下颌神经管的相对方位及距离,比较不同性别间和左、右侧间各根尖与下颌神经管相对位置的差异。结果:(1)在整体人群中下颌第二磨牙二根型多于单根型,男性中二根型较多,女性中单根型较多(P<0.001);下颌第一磨牙二根型多于三根型,男、女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一、第二磨牙的根型分布在左、右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第二磨牙的牙根主要分布在神经管的正上方,其次为舌侧上方,最少见分布在颊侧上方;第一磨牙近中根及二根型第一磨牙的远中根主要分布在神经管正上方,其次为颊侧上方,最少见分布在舌侧上方;三根型第一磨牙的远颊根主要分布在颊侧上方,其次为正上方;三根型第一磨牙的远舌根主要分布在舌侧上方,少见分布在正上方。二根型第二磨牙的远中根与神经管的相对方位在左、右侧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二根型第一磨牙的近中根与神经管的相对方位具有性别差异(P<0.01)。(3)下颌第二磨牙比第一磨牙距离神经管更近(P<0.001)。在以下三类下颌磨牙根尖与神经管的距离比较中男性大于女性:二根型第二磨牙的近中根尖(P<0.001)、二根型第二磨牙的远中根尖(P<0.001)、三根型第一磨牙的远颊根尖(P<0.05)。左、右侧下颌磨牙各根尖与神经管的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下颌第二磨牙比第一磨牙距离神经管更近。下颌磨牙的根型分布及根尖与神经管的距离在部分牙根中存在性别差异,根尖相对神经管的方位在部分牙根中存在男、女性之间与左、右侧之间的差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上颌第二乳磨牙牙根及根管形态的CBCT研究
    彭雪珍, 孔杰, 张莉, 刘杰, 王勤
    2024, 40(9): 816-819.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4.09.011
    摘要 ( 78 )   PDF(1249KB) ( 26 )  
    目的:通过对锥形束 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影像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上颌第二乳磨牙牙根和根管数目及分布情况。方法:对就诊于深圳市儿童医院口腔科144例4~8岁儿童的CBCT图像进行分析,统计上颌第二乳磨牙牙根和根管的数目及分布情况。应用SPSS 26.0软件比较上颌第二乳磨牙牙根数量、常见根管类型在性别间和左右侧间的分布差异。结果:纳入266颗上颌第二乳磨牙表现为3个(98.50%)或4个牙根(1.50%),牙根的数量在性别间(P=1.000)及左右侧间(P=0.123)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上颌第二乳磨牙根管类型分为7种,三根三根管占62.03%,三根四根管者占31.95%,这两种常见根管类型在性别(P=0.513)、左右侧(P=0.894)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上颌第二乳磨牙根管形态相当复杂,为了提高根管治疗的成功率,治疗前应掌握其常见根管类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口腔生物学研究
    异泽兰黄素通过调控MAPK和NF-κB信号通路抑制RANKL诱导的破骨细胞分化
    赵博轩, 李婷, 姚汉涛, 王紫君, 郭海盈, 季耀庭, 杜民权
    2024, 40(9): 820-826.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4.09.012
    摘要 ( 76 )   PDF(5750KB) ( 41 )  
    目的:探究异泽兰黄素(Eupatilin)对破骨细胞前体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的作用和分子机制。方法: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Eupatilin对破骨细胞前体细胞RAW264.7以及小鼠骨髓巨噬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acrophages,BMDMs)细胞活性的影响。用核因子κB 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诱导RAW264.7和BMDMs分化形成破骨细胞,同时使用不同浓度的Eupatilin(5、10、20 μmol/L)干预,通过TRAP染色和F-actin染色评价Eupatilin对RANKL诱导的破骨细胞形成作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破骨细胞相关标志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和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分子的磷酸化水平。结果:20 μmol/L Eupatilin对破骨细胞的分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同时对相关标志基因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se, TRAP)、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eptidase-9, MMP-9)、组织蛋白酶K(cathepsin K, CTSK)等的表达也表现出有效的下调作用。Western blot结果显示Eupatilin显著抑制了RANKL诱导的MAPK和NF-κB信号通路分子的磷酸化水平。结论:Eupatilin通过调控MAPK和NF-κB信号通路,对RANKL诱导的破骨细胞分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牙周病学研究
    南蛇藤素调节HMGB1-RAGE信号通路对牙周炎大鼠牙周组织损伤的影响
    潘漩, 徐正茂, 向国林, 夏诗迪, 金松
    2024, 40(9): 827-833.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4.09.013
    摘要 ( 65 )   PDF(4345KB) ( 412 )  
    目的:探究南蛇藤素(Celastrol,Cel)调节高迁移率组框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晚期糖基化终产物(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RAGE)信号通路对牙周炎大鼠牙周组织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建立牙周炎大鼠模型。将大鼠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模型组(Model组)、南蛇藤素低、中、高剂量组[Cel-L组,1 mg/(kg·d) Cel,Cel-M组,2 mg/(kg·d) Cel和Cel-H组,4 mg/(kg·d) Cel]和Cel-H+HMGB1重组蛋白[4 mg/(kg·d) Cel-H+R-HMGB1]。评定牙周组织炎症情况;微计算机断层扫描观察牙槽骨吸收情况;苏木精-伊红染色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分别观察牙周组织病理变化和破骨细胞数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γ-干扰素(interferon-gamma,IFN-γ)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水平;Westernblot检测HMGB1、RAGE蛋白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Model组大鼠牙龈乳头部分缺失和牙龈上皮侵蚀或溃疡,牙龈上皮和固有层发现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牙周胶原束排列不规则,部分胶原纤维溶解变性,牙槽骨吸收明显;大鼠牙龈指数、牙龈出血指数、釉牙骨质界到牙槽嵴顶的距离值、牙周组织破骨细胞数、血清IL-6、TNF-α和IFN-γ水平、牙周组织MDA、ROS、NO和PGE2水平及HMGB1和RAGE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牙周组织SOD和CAT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Model组相比,Cel-L组、Cel-M组和Cel-H组大鼠牙槽骨损伤和炎症侵蚀减轻,大鼠牙龈指数、牙龈出血指数、CEJ-ABC值、牙周组织破骨细胞数、血清IL-6、TNF-α和IFN-γ水平、牙周组织MDA、ROS、NO和PGE2水平及HMGB1和RAGE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牙周组织SOD和CAT水平显著增加(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HMGB1重组蛋白可逆转南蛇藤素对牙周炎大鼠牙周组织损伤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南蛇藤素通过抑制HMGB1-RAGE信号通路从而抑制牙周炎大鼠牙周组织损伤。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报告
    根管治疗后年轻恒牙行再生性牙髓治疗1例
    郗旭峰, 王贺, 林垚
    2024, 40(9): 834-836.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4.09.014
    摘要 ( 90 )   PDF(2077KB) ( 77 )  
    再生性牙髓治疗术用于根管治疗失败后年轻恒牙的再治疗少有报道,其疗效需要长时间的随访观察。本病例采用再生性牙髓治疗的方法对因根充不完善导致大范围根尖周炎症的下颌第二前磨牙进行再治疗。术后随访36个月效果良好,通过定期的临床检查及影像学等辅助检查,该患牙窦道愈合,根尖周炎症透射影像消失, 咬合功能正常,实现了对该患牙的感染控制,并诱导牙髓再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骨性骨纤维异常增殖症伴GNAS新错义突变1例
    张兰兰, 王卫红
    2024, 40(9): 837-839.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4.09.015
    摘要 ( 69 )   PDF(4572KB) ( 29 )  
    本文报告1例存在鸟苷酸结合蛋白α活性刺激肽(guanine nucleotide binding protein alpha stimulating activity polypeptide,GNAS)基因突变(NM_016592.5;exon1/13;c.517G>C)的患者,目前尚未有关于该位点突变的报道。结合临床、影像学表现、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全外显子基因检测,诊断为多骨性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无牙颌固定种植取模误吞事件1例及风险防范
    王爽, 段思意, 陈锐, 王子剑, 杜博文, 汤雨龙
    2024, 40(9): 840-842.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4.09.016
    摘要 ( 68 )   PDF(2272KB) ( 28 )  
    本文报告1例无牙颌种植术后取模过程中误吞事件发生的详细经过,结合文献分析,总结意外误吞的预防和治疗措施,给临床医生以警示和参考,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生病例精粹——口腔黏膜病系列(9)
    以黏膜皮肤色素沉着为首发表现的艾迪生病1例
    陈潇婕, 卢锐, 周刚
    2024, 40(9): 843-846.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4.09.017
    摘要 ( 71 )   PDF(4316KB) ( 33 )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又称艾迪生病,是一种罕见的、与自身免疫密切相关的肾上腺疾病,可伴发黏膜皮肤色素沉着等各类全身表现,甚至发生肾上腺危象而危及生命。口腔黏膜色素沉着常早于皮肤出现,易与其他色素沉着类疾病相混淆,在临床中易被误诊。本文报道了1例以黏膜皮肤色素沉着为首发表现的艾迪生病,及时诊治后口腔黏膜和皮肤色素沉着完全消失,为该病提供了具有口腔黏膜专科特色的诊疗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