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专家特约述评
    牙髓干细胞在牙髓牙本质再生中的研究进展
    牛玉梅,何丽娜
    2018, 34(9): 923-927.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18.09.001
    摘要 ( 334 )   PDF(869KB) ( 339 )  
    近年来,以牙髓干细胞作为种子细胞实现牙髓牙本质再生的研究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学者们应用组织工程技术,从支架材料、生长因子以及共同的微环境等多方面进行探索,试图寻找到更理想的方法将牙髓干细胞应用于牙髓牙本质再生。本文将概述牙髓干细胞在牙髓牙本质再生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掌跖角化-牙周破坏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吴越琳,赵蕾,吴亚菲
    2018, 34(9): 928-931.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18.09.002
    摘要 ( 368 )   PDF(1083KB) ( 346 )  
    掌跖角化-牙周破坏综合征 ( Papillon-Lefèvre syndrome, PLS,OMIM 245000)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 以掌跖角化症及快速进展的牙周组织破坏为特征。目前研究认为此疾病主要与组织蛋白酶C(cathepsin C,CTSC)基因的突变有关,亦有研究表明免疫因素、微生物因素及其他遗传因素参与,确切的病因尚未明确。国内外相关文献多为病案报道,对其病因及机制的研究较少。本文就PLS的临床表现、治疗措施、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茶多酚预防和治疗牙周炎的研究进展
    许伟,宋琦
    2018, 34(9): 932-935.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18.09.003
    摘要 ( 345 )   PDF(815KB) ( 403 )  
    茶多酚是提取自茶叶的天然化合物,其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就茶多酚在牙周炎中的抗菌、抗炎、抗氧化、抗骨吸收及生物利用度等方面研究作一综述,为茶多酚预防和治疗牙周炎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部位牵张成骨术对颞下颌关节影响的研究进展
    皮纳,侯敏
    2018, 34(9): 936-938.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18.09.004
    摘要 ( 222 )   PDF(790KB) ( 471 )  
    随着牵张成骨术适应症的不断扩大,牵张成骨被认为是治疗先天或后天性颌面部缺损的有效手段。由于颞下颌关节与牵引的下颌骨段是一个整体,在牵张成骨过程中,持续的牵引力会传递到颞下颌关节,对其产生不同的影响,然而在不同部位牵张成骨时,髁突所受应力大小和方向却并不尽相同,因此本文将对不同部位牵张成骨对颞下颌关节的影响进行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聚醚酮酮的性能及其在口腔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齐曼霖,周延民
    2018, 34(9): 939-942.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18.09.005
    摘要 ( 318 )   PDF(812KB) ( 435 )  
    聚醚酮酮是一种高性能的热塑性特种工程材料,因其优异的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在口腔医学领域,聚醚酮酮可应用于牙体修复、种植、骨缺损修复等多方面。本文对聚醚酮酮的合成方法、性能、改性及其在口腔医学领域的应用作一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口腔肿瘤学研究
    口腔鳞状细胞癌外泌体mRNA表达图谱分析
    胡慧珍,王世琴,孙贵军,金佳佳,李志勇,何祥一
    2018, 34(9): 943-947.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18.09.006
    摘要 ( 288 )   PDF(1687KB) ( 332 )  
    目的: 研究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oral squamous cell cancer cells, OSCC))外泌体与正常口腔上皮细胞(Human immortalized oral epithelial cell, HOEC)外泌体mRNA之间的表达差异,通过特异性外泌体mRNA表达图谱分析,为探究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机制打下一定的研究基础。方法: 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CAL-27和HOEC外泌体mRNA表达谱,筛选出差异mRNA,对差异mRNA进行GO(Gene Ontoloty)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 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外泌体中检测到mRNA 44699 条,口腔上皮细胞外泌体中mRNA数量为44761条,其中,差异表达的mRNA共471条(234个上调,237个下调)。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上述差异表达的mRNA参与了口腔癌的生物学调节功能和通路。结论: 口腔鳞癌细胞及口腔上皮细胞均能产生丰富的外泌体;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外泌体与正常口腔上皮细胞外泌体间mRNA表达谱存在较大差异,差异表达的mRNA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可能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芦荟大黄素纳米脂质体介导的光动力疗法对人舌鳞状细胞癌细胞Tca-8113治疗效果的研究
    邵明敬,王赫,董丽,张红超,刘旭,孟培松
    2018, 34(9): 948-951.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18.09.007
    摘要 ( 288 )   PDF(1169KB) ( 288 )  
    目的: 探究芦荟大黄素纳米脂质体(aloe emodin nano-liposome,AE-L)介导的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对人舌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细胞Tca-8113的治疗效果。方法: 逆相蒸发法制备AE-L;不同浓度AE-L(2.5、5.0、7.5、10.0、12.5 μg/mL)作用Tca-8113细胞4 h后,不同光照时间处理(0、10、20、40、80、160 s;激发波长为405 nm,功率密度为80 mW/cm2)Tca-8113,采用噻唑蓝(methyl thiazol tetrazolium,MTT)检测细胞存活率;AE-L(7.5 μg/mL)作用细胞4 h后,光照时间为80 s(激发波长为405 nm,功率密度为80 mW/cm2)处理细胞,荧光显微镜定性分析PDT后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结果: AE-L浓度≤7.5 μg/mL时细胞毒性较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T组随着光照时间延长细胞存活率逐渐降低,光照时间80 s时细胞存活率为76.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荧光染色结果显示,PDT治疗后细胞内ROS含量显著增加。结论: 7.5 μg/mL AE-L介导的PDT治疗对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具有显著的杀伤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A结构域阳性纤维连接蛋白促进破骨细胞形成及根尖囊肿骨质破坏
    陈雅文,王海丞,董伟杰
    2018, 34(9): 952-955.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18.09.008
    摘要 ( 349 )   PDF(2182KB) ( 145 )  
    目的: 检测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 FN)可变剪接亚型蛋白在根尖囊肿纤维囊壁中的表达,研究每种亚型在体外诱导形成破骨细胞的能力,探讨FN的可变剪接亚型与根尖囊肿病变的进展和骨破坏的关系。方法: 选择8例经病理诊断确诊为根尖囊肿患者手术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每种FN亚型在病变组织中表达强度,分离成纤维细胞,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方法检测总FN及其3种亚型(EDA+FN、EDB+FN、CS1-FN)mRNA的表达水平,并采用条件培养基体外诱导破骨细胞分化。根据每种FN亚型的相对表达情况,研究FN亚型与破骨细胞分化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FN产生的亚型中,含蛋白结构域A的纤维连接蛋白(EDA+FN)在纤维囊壁中染色强度高于EDB+FN和CS1-FN。囊壁成纤维细胞中,EDA + FN的mRNA水平显著高于EDB+FN (P=0.007) 和 CS1-FN (P=0.003),且EDA+FN/总FN值在成纤维细胞的所有亚型中都是最高的(EDB+FN/总FN,P<0.001 ;CS1-FN/总FN,P<0.001)。体外诱导破骨细胞形成结果显示,EDA+FN/总FN与破骨细胞生成数量呈正相关(R=0.776, P=0.024)。结论: 根尖囊肿囊壁成纤维细胞产生各种FN亚型, EDA+FN为主要类型,且EDA+FN/总FN与成纤维细胞诱导破骨细胞效率呈正相关。提示成纤维细胞产生的EDA+FN有利于导致微环境中破骨细胞形成,促进根尖囊肿的骨破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口腔正畸学研究
    前牙深覆盖伴单颗下中切牙先天缺失患者不同拔牙模式疗效的研究
    张玺,王翔,王林,谷妍,吴可,赵春洋
    2018, 34(9): 956-959.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18.09.009
    摘要 ( 245 )   PDF(784KB) ( 171 )  
    目的: 使用PAR(Peer Assement Rating )指数研究前牙深覆盖伴单颗下中切牙先天缺失患者采用不同拔牙模式的正畸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前牙深覆盖伴单颗下中切牙先天缺失病例36例,分成A、B两组,A组18例,拔除2颗上颌第一前磨牙矫治,B组18例,拔除上颌2颗第一前磨牙和下颌一颗前磨牙矫治。测量分析A、B两组治疗前后的PAR指数和头影测量值。结果: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PAR指数的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P<0.01),B组治疗后后牙牙合关系(P<0.05)及中线(P<0.01)改善更显著。结论: 前牙深覆盖伴单颗下中切牙先天缺失的患者,采用拔除上颌两颗第一前磨牙及下颌一颗前磨牙矫治的咬合关系更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牙槽骨微穿孔术促进大鼠正畸牙移动的机制研究
    赵云鹤,李娇,雷浪,李厚轩
    2018, 34(9): 960-963.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18.09.010
    摘要 ( 304 )   PDF(2308KB) ( 329 )  
    目的: 研究牙槽骨微穿孔技术(micro-osteoperforation,MOP)对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改建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以16只8周龄、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级健康雌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在一侧上颌第一磨牙近中行MOP,对侧不行MOP作为对照;以上颌中切牙为支抗,30 g力牵引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7 d后处死大鼠,micro-CT测量上颌第一磨牙牙齿移动距离和牙槽骨的骨密度及骨体积分数;行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大鼠牙周组织的改建。结果: MOP加速了正畸牙移动,MOP+正畸加力组上颌第一磨牙移动距离为(420.82±175.58)μm,明显高于单纯正畸加力组(224.87±85.64)μm;对第一磨牙牙根周围骨密度及骨体积分数的分析结果显示,MOP+正畸加力组低于正畸组;HE染色结果显示,正畸加力后,第一磨牙压力侧牙周膜压缩变窄,张力侧牙周膜增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MOP+正畸加力组牙周组织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表达水平高于单纯正畸加力组。结论: 牙槽骨MOP增强了牙周组织促炎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促进了正畸牙移动速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口腔种植学研究
    美学区连续多颗牙缺失植入位点的CBCT测量分析研究
    刁艳菲,曹阳,李溟,罗金标,杨芳,卢恕来,刘梦园,韩红钰,郭大伟
    2018, 34(9): 964-968.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18.09.011
    摘要 ( 291 )   PDF(4087KB) ( 144 )  
    目的: 通过锥形束CT( 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 测量研究美学区连续多颗牙缺失的植入位点,为临床医师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方法: 从青岛市市立医院口腔医学中心就诊的患者中,筛选出50例患者的CBCT资料。应用CBCT配套软件对植入位点进行测量分析,并提取相关数据,采用SPSS24.0进行统计学分析。测量距离为两邻牙釉牙骨质界中点的连线至植体中心的距离。结果: CBCT测量数据显示如下,2颗中切牙缺失时,左上中切牙测量值(4.24±0.90) mm,右上中切牙测量值(4.10±0.86) mm;含侧切牙在内的2颗前牙缺失时,左上尖牙测量值(5.72±0.72) mm,左上中切牙测量值(5.10±0.73) mm,右上中切牙测量值(5.50±0.77) mm,右上尖牙测量值(4.91±0.97) mm。结论: 运用CBCT测量分析美学区多颗牙连续缺失即刻植入位点所得数据,可为即刻种植理想植入位点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下颌升支区半柱状自体骨移植与颏部矩形自体骨移植在美学区水平向骨增量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随机对照临床实验
    赵雪竹,唐志辉,邹立东,许卫华
    2018, 34(9): 969-973.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18.09.012
    摘要 ( 298 )   PDF(2852KB) ( 296 )  
    目的: 比较通过下颌升支半柱状自体骨移植及颏部矩形自体骨移植进行前牙区水平向骨增量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组1:在下颌升支区取半柱状自体骨,组2:在颏部取矩形块状自体骨,分别进行水平向骨增量手术。观察植骨后即刻及植骨后4个月骨厚度及高度的变化,以及负重后1年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结果: 共纳入患者47例,植入种植体61枚。植骨后即刻测量,两组在嵴顶区的骨厚度增加量无显著性差异[组1为(3.9±1.6) mm,组2为(3.3±1.8) mm] ,在嵴顶根方4 mm的骨厚度增加量无显著性差异[组1为(3.9±1.4) mm,组2为(3.5±1.7) mm] 。植骨后4个月,两组在嵴顶区的水平向骨吸收无显著性差异[组1为(0.59±0.69) mm,组2为(1.13±1.6) mm] ;在嵴顶根方4 mm位置,组1的水平向骨吸收(0.03±0.96) mm显著小于组2(0.87±1.16) mm。种植负重后1年,组1的边缘骨吸收(0.13±0.65) mm显著小于组2(0.74±1.09) mm。结论: 自下颌升支区半柱状取骨及颏部矩形取骨进行前牙区水平向块状自体骨移植,均可得到满意的临床效果。植骨后4个月及负重后1年,下颌升支半柱状取骨组的骨维持量更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维药买朱尼对犬种植体周围炎骨改建的实验研究
    吴佩佩,姑则丽努尔·阿布都克力木,朱亚玲,杨政尧,尼加提·吐尔逊
    2018, 34(9): 974-978.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18.09.013
    摘要 ( 258 )   PDF(1542KB) ( 147 )  
    目的: 研究维药买朱尼对犬种植体周围炎骨界面改建的影响。方法: 成功建立比格犬种植体周围炎模型后,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3只,连续4周灌喂等量维药买朱尼、生理盐水、阿莫西林+甲硝唑,每日1次。4周后,监测3组探诊深度(PD)、种植体周围龈沟液(PISF),骨缺损量(骨缺损宽度DW、骨缺损深度DD、牙槽嵴水平BL)与组织学切片相结合观察种植体-骨界面改建情况。结果: 生理盐水组分别与其他两组相比较,PD、PISF量、DW、 DD、BL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身素组和维药买朱尼组相比较,PD、PISF量、DW、 DD、B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维药买朱尼组组织切片显示种植体颈部周围出现一定量的成骨细胞,骨髓区可见增生的新生骨细胞和骨小梁,生理盐水组种植体周围骨缺损较明显,骨缺损区可见纤维结缔组织。结论: 维药买朱尼治疗种植体周围炎能较好的改善软组织炎症,同时促进新骨形成,但骨缺损修复并未达到理想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口腔修复学研究
    简化乙醇湿粘结技术和不同的桩道冲洗对纤维桩粘结性能的影响
    狄贵景,莫宏兵
    2018, 34(9): 979-982.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18.09.014
    摘要 ( 236 )   PDF(1218KB) ( 196 )  
    目的: 研究简化乙醇湿粘接技术结合桩道内不同溶剂处理对纤维桩粘接性能的影响,为纤维桩粘结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52颗单根管离体牙,釉牙骨质界(cemento-enamel junction,CEJ)冠方2 mm处截去牙冠后模拟常规的根管治疗和桩道预备。完成后根据桩道冲洗剂的不同随机分成4组:A:蒸馏水组(对照组);B:5%次氯酸钠溶液组;C:17%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EDTA)溶液组;D:5%次氯酸钠溶液+17%EDTA溶液组。根据水湿粘结和简化乙醇湿粘结的不同,每组随机分2个亚组。将离体牙切片后进行推出实验和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并对断裂状态计数分析。结果: 与A组比较,B、C、D组可以不同程度地去除玷污层。粘结强度测试结果:C组>B组>D组>A组,简化乙醇组>水湿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5%次氯酸钠溶液和17%EDTA溶液组合对去除桩道内玷污层效果显著;简化乙醇湿粘接技术对本实验中纤维桩粘结的微推出强度有所改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铸瓷贴面临床效果的4年回顾性研究
    袁硕,陈志宇
    2018, 34(9): 983-986.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18.09.015
    摘要 ( 285 )   PDF(788KB) ( 236 )  
    目的: 探讨在铸瓷贴面修复术操作中影响铸瓷贴面患者临床效果的因素。方法: 对铸瓷贴面修复术患者302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对牙体预备的分型、比色方法、粘接过程等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其对铸瓷贴面临床效果的影响。采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包绕型在修复体边缘着色和密合度、患者满意度和合适度方面显著优于对接型和开窗型(P<0.05);仪器比色法和数码摄影法在修复体形态和颜色、患者满意度方面显著性高于目测法(P<0.05);光固化型树脂粘接剂相比双重固化型和化学固化型在修复体形态和颜色、患者满意度及合适度方面有显著性提高(P<0.05);粘接剂厚度小于0.1 mm相比厚度小于0.2 mm在修复体边缘着色和密合度、修复体形态和颜色方面分值有显著性地提高(P<0.05);铸瓷贴面表面处理方面,5种处理方法在临床疗效指标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铸瓷贴面修复术中影响临床效果的手术操作包含牙体预备的分型、比色方法、树脂粘接剂和粘接剂厚度等是影响临床修复效果的因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口腔生物学研究
    氢氧化钙对人根尖牙乳头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杨维虹,谢茹,刘瑶,刘兴容
    2018, 34(9): 987-990.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18.09.016
    摘要 ( 232 )   PDF(2294KB) ( 149 )  
    目的: 探讨氢氧化钙(calcium hydroxide,CH)对人根尖牙乳头干细胞(stem cells from apical papilla,SCAPs)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 运用酶消化法结合组织块贴壁法分离培养SCAPs并加以鉴定。根据CH浸提原液的浓度不同分为6个实验组,在培养后的第1、3、5、7、9天分别终止培养,利用MTT法检测其吸光度(A)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至第5天时,浓度为0.1%、0.5%、1.0%、5.0%组的SCAPs增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浓度为10.0%和15.0%组已表现出对SCAPs增殖的抑制作用(P<0.05);到第7天和第9天时,所有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均表现为对SCAPs的增殖抑制作用(P<0.05)。结论: CH对人SCAPs的增殖起抑制作用,并且随着时间延长其抑制作用增强,而高浓度CH对人SCAPs增殖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槲皮素对人口腔上皮细胞再生的生物学效应研究
    米娅莎尔·呼加合买提,李雪,吕慧欣,丁鑫鑫,周延民
    2018, 34(9): 991-994.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18.09.017
    摘要 ( 290 )   PDF(960KB) ( 238 )  
    目的: 研究槲皮素对人口腔角质细胞(human oral keratinocytes,HOKs)再生的生物学效应。方法: 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及迁移实验验证槲皮素对人牙龈角质细胞的增殖与迁移的药理作用。通过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作为炎症刺激因子构建体外炎症模型,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和TGF-β3的表达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的基因表达验证槲皮素的抗炎效果。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TGF-β1和TGF-β3的分泌水平。结果: 20 μmol/L槲皮素促进HOKs的增殖与迁移,并提高TGF-β3的mRNA水平与蛋白质表达,而50 μmol/L槲皮素对TGF-β1的表达有促进作用。20、50 μmol/L的槲皮素都有明显的抗炎作用。结论: 20 μmol/L槲皮素在体外实验中能够促进创面愈合并且促进HOKs再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口腔遗传学研究
    无汗型外胚叶发育不全伴乳头发育不良家系遗传特点和表型分析
    徐东伟,林垚
    2018, 34(9): 995-997.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18.09.018
    摘要 ( 247 )   PDF(1813KB) ( 181 )  
    目的: 分析无汗型外胚叶发育不全(HED)伴乳头发育不良家系的遗传方式和表型特点。方法: 通过先证者收集法,收集HED伴乳头发育不良家系,详细体格检查确定患者表型。结果: 本研究收集到1个HED伴乳头发育不良家系,家系2名患者均为男性,表现为无汗、严重的先天缺牙(甚至无牙)、指甲发育不良伴弯曲、皮肤淀粉样变性和乳头发育不良等症状;家系女性成员无上述异常。家系遗传方式排除X连锁隐性遗传。结论: 本研究收集的HED伴乳头发育不良家系症状明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双生子女童颅面高度和上气道形态的遗传环境因素研究
    吕靖,栗璞,彭静
    2018, 34(9): 998-1002.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18.09.019
    摘要 ( 229 )   PDF(1173KB) ( 125 )  
    目的: 探讨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在混合牙列期对颅面高度和上气道宽度的影响,为错牙合矫治计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测量6~12岁183对双生子女童的头颅侧位片中颅面高度、上气道宽度的相关指标,运用双生子研究法对颅面高度和上气道宽度作遗传和环境作用的纵向统计分析。结果: 颅面部中全面高、面上部高和面下部高受遗传作用较强(P<0.05),鼻唇角和颏唇角受环境作用较强(P<0.05),上气道高度受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影响(P<0.05),鼻咽气道、颚咽气道、口咽气道宽度受环境因素影响,几乎看不到遗传的作用(P<0.05)。结论: 双生子女童头影测量下的颅面高度受较强的遗传因素影响,同时也受到环境因素的一定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汉族成年人的上前牙临床牙冠长度及宽长比分析
    余挺,杨希,赵莉,李成章,尚姝环
    2018, 34(9): 1003-1006.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18.09.020
    摘要 ( 800 )   PDF(1066KB) ( 688 )  
    目的: 测量汉族成年人的上前牙临床牙冠长度(Clinical crown length,CCL)及宽度-长度比(Clinical crown width∶length ratio,CCW∶CCL)。方法: 2011~2012年于武汉大学招募20~30岁汉族大学生91名(32男、59女),取石膏模型测量双侧上中切牙(U1)、侧切牙(U2)、尖牙(U3)的CCW、CCL并计算CCW/CCL。结果: U1、U2、U3的CCL在男性依次为10.27、8.87、10.19 mm,女性为9.72、8.36、9.46 mm;CCW/CCL在男性依次为0.82、0.79、0.80,女性为0.86、0.83、0.84。CCL的左右侧差异显著,左>右0.08~0.14 mm(P<0.05);性别差异亦显著,男>女(P<0.01)。CCW∶CCL的牙位排序存在性别差异,男为U1=U3>U2,女为U1>U3>U2。CCL、CCW的U1∶U2∶U3比例无性别差异,分别为117∶100∶114、120∶100∶115。结论: 本研究关于中国汉族成年人上前牙CCL、CCW/CCL数据可为我国汉族人牙周和修复美学设计及相关产品研发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3D打印技术
    3D打印截骨导板辅助颏成形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何锦泉,朴正国,黄珞,陈伦秋,闫璟,柳大烈
    2018, 34(9): 1007-1010.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18.09.021
    摘要 ( 223 )   PDF(1469KB) ( 247 )  
    目的: 设计并通过3D打印的方法制造用于颏成形术的导板系统,评估其临床应用的准确性,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接受颏成形术治疗的患者12例,平均年龄22.6岁(18~27岁)。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头颅CT扫描,将CT数据导入Mimics 16.0,重建出下颌骨的三维模型,用3-matic 8.0设计截骨导板和定位导板,设计好后采用光敏树脂用三维打印机打印制作,在术中应用。结果: 所有患者均釆用3D打印的导板完成截骨,术中导板置入顺利,未出现碎裂、变形等问题。所有颏成形术均顺利完成。与术前规划相比,术后实际中心点冠状向、矢状向和垂直向位移分别为(0.12±0.27)mm、(-0.57±0.18) mm和(-0.22±0.36) 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俯仰角、侧滚角和偏航角分别为(2.14±1.02)°、(0.45±0.64)°、(0.24±0.17)°,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该颏成形术导板系统可取得较好的手术准确性,是一种将术前虚拟方案转化至术中实际的可靠方法,外科医生可以使用此技术来获得更好的手术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3D打印鹿角粉/聚乙烯醇支架与纳米级羟基磷灰石/聚乙烯醇支架的性能比较
    赵小琦,丁刘闯,韩祥祯,李俊杰,周琦琪,宋艳艳,何惠宇
    2018, 34(9): 1011-1015.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18.09.022
    摘要 ( 282 )   PDF(1679KB) ( 199 )  
    目的: 构建一种新型支架材料(鹿角粉/PVA支架),并与n-HA/PVA支架对比,通过检测其理化、生物性能,评价并探讨其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可行性。方法: 利用3D打印技术,分别制备出鹿角粉/PVA支架、n-HA/PVA支架,进行孔隙率、孔径、吸水率、压缩力学性能及生物相容性的检测。结果: 两组支架孔隙率比较无差别,鹿角粉/PVA孔径大于n-HA/PVA支架(P=0.004);在不同时间点上,n-HA/PVA支架的吸水率大于鹿角粉/PVA支架,但鹿角粉/PVA支架持续吸水的时间较长;两组支架的抗压缩性能无差别(P=0.243),但韧性较n-HA/PVA支架好;鹿角粉/PVA支架细胞相容性优于n-HA/PVA支架。结论: 鹿角粉/PVA支架具有良好的机械力学性能及细胞相容性,可作为异种骨支架材料研究的新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管治疗技术
    机用镍钛器械用于乳磨牙根管治疗临床效果评价
    马晓伟
    2018, 34(9): 1016-1018.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18.09.023
    摘要 ( 300 )   PDF(771KB) ( 181 )  
    目的: 探讨机用镍钛器械与手用不锈钢器械用于乳磨牙根管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于沈阳市儿童医院口腔科行下颌第二乳磨牙根管治疗的患儿90例(90颗牙)为研究对象。应用两种器械进行根管预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颗,试验组采用ProTaper机用镍钛器械,对照组采用手用不锈钢K锉。比较两种器械根管预备的时间,根充质量及预备后疼痛等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根管预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根管恰填率高于对照组;根管预备后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乳磨牙根管治疗中应用ProTaper机用镍钛器械缩短了治疗时间,提高了根充质量,缓解了预备后疼痛的发生,临床值得推荐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口腔显微镜定位上颌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的效果评价
    高雅凡,何琴,陈苏蕾,查明珠,杨卫东
    2018, 34(9): 1019-1022.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18.09.024
    摘要 ( 242 )   PDF(793KB) ( 220 )  
    目的: 评价口腔显微镜定位上颌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的效果。方法: 收集符合条件的离体上颌磨牙80颗,使用CBCT检测MB2根管及分型.分别记录肉眼和口腔显微镜检测MB2的发现率;与CBCT所得结果做比较,对比肉眼直视和显微镜发现MB2的准确性,并分别对假阳性和假阴性的根管类型进行分析。结果: CBCT下MB2发生率51.25%。显微镜对MB2的发现率(42.50%)显著高于肉眼(26.25%),同时显微镜灵敏度高,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均显著低于肉眼,准确性在不同牙位未见显著差异。然而部分椭圆形根管口的MB2在显微镜下仍难以判断。结论: 显微镜的应用可以提高根管定位的精准度,在椭圆形根管上,显微镜和CBCT的联合应用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案例报告
    下颌第一磨牙近中3根管3例
    卢静,卢兆杰,姜醒
    2018, 34(9): 1023-1025.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18.09.025
    摘要 ( 278 )   PDF(1525KB) ( 324 )  
    报告3例下颌第一磨牙近中3根管的临床病例。病例的诊疗过程应考虑根管变异的可能性,并且有意识地去探查可能的根管口,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遗漏根管,提高根管治疗质量。治疗过程中手术显微镜的使用有助于寻找下颌第一磨牙近中额外根管,在根管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耳颞部巨细胞肉芽肿1例
    张琪,李雨霖,马东洋
    2018, 34(9): 1026-1028.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18.09.026
    摘要 ( 289 )   PDF(1728KB) ( 216 )  
    目的: 探讨巨细胞肉芽肿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2017年3月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口腔颌面头颈外科诊疗1例耳颞部巨细胞肉芽肿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巨细胞肉芽肿为一种少见的非肿瘤性良性病变,具有局部侵袭性。组织病理学特征为增生的纤维组织胶原化,可见多核巨细胞及含铁血黄素,并较多炎性细胞浸润。结论: 巨细胞肉芽肿是一种非肿瘤性病变,临床少见,诊断有一定困难,需要结合临床和病理进行分析,彻底切除病变加术后放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