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特约述评
    医用β钛合金的性能研究现状
    刘建国, 周宏博
    2020, 36(6): 501-508.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0.06.001
    摘要 ( 438 )   PDF(1370KB) ( 535 )  
    与传统医用α钛合金相比,医用β钛合金因其无生物毒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优异的耐生物腐蚀降解性能,以及与人体骨组织接近的力学性能等,在种植体材料、颌面骨修复植入材料等领域得到广泛关注。本文从医用β钛合金的制备及加工工艺技术、性能特点以及尚待研究的性能等方面,介绍医用β钛合金在口腔医学领域的应用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血小板浓缩物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研究进展
    刘春影, 周延民
    2020, 36(6): 509-511.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0.06.002
    摘要 ( 258 )   PDF(785KB) ( 307 )  
    周围神经损伤是口腔临床医学中常见的疾病,可引起不同程度的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另外,骨感知对于种植体的长期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血小板浓缩物含有大量的生长因子,能够促进和诱导周围神经的再生修复。因此,利用血小板浓缩物促进损伤神经的恢复以及种植体周围神经的再生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就周围神经的再生机制、血小板浓缩物的分类及其在周围神经再生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冷胶复合材料在骨缺损再生领域的研究进展
    许来俊, 李继遥
    2020, 36(6): 512-515.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0.06.003
    摘要 ( 242 )   PDF(808KB) ( 547 )  
    结冷胶是一种天然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且与细胞外基质相似等特点,在生物材料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年来,为了满足结冷胶在骨组织工程方面的应用,合成了在抗菌性、可塑性和成骨性等方面均得到较大提升的结冷胶复合材料。本文将对结冷胶的特性及结冷胶复合材料在骨缺损再生修复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对颞下颌关节影响的研究进展
    涂文星, 冯云霞
    2020, 36(6): 516-518.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0.06.004
    摘要 ( 240 )   PDF(786KB) ( 296 )  
    错牙合畸形患者常表现为明显的牙颌功能障碍及颜面外形异常,严重者会影响患者心理健康,因此成为临床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骨性错牙合畸形的治疗主要采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即术前正畸-正颌外科手术-术后正畸过程;其中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是一种可实现下颌位置前伸和后退的临床常用正颌术式,因其灵活性强,已广泛应用于下颌各类错牙合畸形的治疗中。但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作为一种创伤性手术,可能会影响颞下颌关节的结构位置、功能及症状。故本文就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对颞下颌关节影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工智能技术在口腔医学领域的应用进展
    韩生伟, 韩伟
    2020, 36(6): 519-522.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0.06.005
    摘要 ( 836 )   PDF(799KB) ( 1074 )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行业正进入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可以辅助诊疗,减轻医生分析数据时的压力。目前,人工智能正逐步改变传统的诊疗模式,是未来医学的发展趋势。本文对人工智能在口腔医学领域的应用进展进行回顾,并对未来人工智能在口腔医学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口腔生物学研究
    人根尖乳头干细胞在羟基磷灰石和聚多巴胺-羟基磷灰石上的粘附、增殖及成骨分化
    何林, 何淞, 吴稀, 杨森
    2020, 36(6): 523-527.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0.06.006
    摘要 ( 228 )   PDF(1548KB) ( 317 )  
    目的: 提取、鉴定人根尖乳头干细胞(hSCAPs),接种于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HAP)和聚多巴胺-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PDA-HAP)上,对比两种支架的细胞粘附、增殖及成骨分化能力。方法: (1)改良组织块法提取hSCAPs,流式细胞仪鉴定细胞表面抗原:STRO-1、CD90、CD146、CD45、CD34。(2)hSCAPs 分别接种于HAP组和PDA-HAP组,DAPI和鬼笔环肽分别对细胞核和骨架染色,观察细胞形态,计数行统计分析。(3)hSCAPs 分别接种于HAP组和PDA-HAP组,培养1、3、5、7 d,CCK8测量A值检测细胞增殖情况。(4)hSCAPs 接种于HAP组和PDA-HAP组,培养1、7、14 d,检测ALP活性,Real-time PCR检测ALP、OCN和Runx2表达量。结果: (1)所提hSCAPs表达STRO-1(+)、CD90(+)、CD146(+)、CD45(-)、CD34(-)。(2)PDA-HAP组较HAP组上附着的hSCAPs数目更多(P<0.001),且PDA-HAP上的细胞相较HAP上的面积更大,伸展更充分,可见明显的细胞触角。(3)HAP和PDA-HAP培养hSCAPs1、3、5、7 d毒性均无明显差异(P>0.05)。(4)ALP活性:诱导第1天、14天两组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第7天PDA-HAP组明显高于HAP组(P<0.001)。Real-time PCR:ALP的表达情况与ALP活性结果一致;Run x2于1、7、14 d均为PDA-HAP组高于H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CN第1天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7天、14天PDA-HAP组均较HAP组高(P<0.05)。结论: PDA-HAP较HAP能明显促进hSCAPs粘附、成骨相关特异基因ALP、 Runx2、OCN的表达,促进hSCAPs成骨分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探究慢病毒介导BMP-2及VEGF-165 转染山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方向分化的影响
    王晶, 塔依尔·阿力甫, 姚志涛, 阿迪力江·赛买提, 朱晓雨, 孙常浩, 买买提吐逊·吐尔地
    2020, 36(6): 528-533.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0.06.007
    摘要 ( 209 )   PDF(2579KB) ( 174 )  
    目的: 探究慢病毒介导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165)转染山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向软骨方向分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培养原代山羊的BMSCs,传代后在慢病毒的介导下导入目的基因,研究山羊BMSCs作为基因共转移靶细胞的可行性,以及细胞的体外培养条件、增殖情况,转染后向成软骨方向分化等生物学变化。结果: Lv-BMP2-VEGF165组BMP-2 mRNA的表达与BMP-2组无明显差异(P>0.05),VEGF-165 mRNA的表达与VEGF-165组无明显差异(P>0.05);Lv-BMP2-VEGF165转染组 OCN mRNA的表达高于单基因转染组(P<0.05);BMP-2和VEGF-165蛋白只有在Lv-BMP2-VEGF165组中高效率表达;Lv-BMP2-VEGF165组OCN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Lv-BMP2-VEGF165转染组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高于其他组。结论: BMP-2、VEGF-165、BMP-2/VEGF-165可成功转入到山羊BMSCs内,并能长期稳定表达,在新骨形成过程中,二者的协同作用能通过促进碱性磷酸酶的生成、骨钙素的合成并使细胞向成软骨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釉基质蛋白衍生物调节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牙周膜干细胞成骨分化的作用及机制
    邬扬绚, 向黎, 黄志强, 褚金海
    2020, 36(6): 534-538.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0.06.008
    摘要 ( 202 )   PDF(1596KB) ( 209 )  
    目的: 釉基质蛋白衍生物调节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牙周膜干细胞(PDLSCs)成骨分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原代培养PDLSCs后消化传代,取第3~4代细胞进行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处理及成骨诱导,感染组用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24 h后进行成骨诱导,釉基质蛋白衍生物组用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24 h后进行成骨诱导并在成骨诱导过程中加入25、50、100 mg/L釉基质蛋白衍生物,100 mg/L釉基质蛋白衍生物+TNF-α组用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24 h后进行成骨诱导并在成骨诱导过程中加入100 mg/L釉基质蛋白衍生物及10 ng/mL TNF-α。检测矿化结节数量、ALP活性、成骨标志基因Runx2、OCN、COL-I及信号通路分子NF-κB p65、p-IκB、IκB的表达量。结果: 25、50、100 mg/L釉基质蛋白衍生物组的矿化结节数量、ALP活性及Runx2、OCN、COL-I、IκB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感染组,NF-κB p65、p-IκB的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感染组;100 mg/L釉基质蛋白衍生物+TNF-α组的矿化结节数量、ALP活性及Runx2、OCN、COL-I、IκB的表达量均明显低于100 mg/L釉基质蛋白衍生物组,NF-κB p65、p-IκB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100 mg/L釉基质蛋白衍生物组。结论: 釉基质蛋白衍生物能够通过抑制NF-κB通路促进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PDLSCs的成骨分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血小板裂解液对牙髓间充质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
    霍冬梅, 徐燕, 胡韶光, 汪芹芹, 王荣海
    2020, 36(6): 539-543.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0.06.009
    摘要 ( 196 )   PDF(4223KB) ( 279 )  
    目的: 研究人血小板裂解液(HPL)对人牙髓间充质细胞(hDPSCs)体外及体内成骨能力的影响。方法: 用5%HPL和10%胎牛血清(FBS)对牙髓组织进行培养;茜素红及ALP染色检测细胞体外成骨能力;在1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颅骨上造4个8 mm直径的圆形骨缺损,分为四组:A组10%FBS的DPSC接种于明胶海绵(GS)组,B组5%HPL的DPSCs接种于GS组,C组GS组,D组空白组。术后4、8周取标本行Micro-CT三维重建及HE染色观察成骨效果。结果: 茜素红和ALP染色结果显示含5%HPL培养液显著促进hPDSCs成骨分化中的钙结节的形成和ALP的表达(P<0.0001);Micro-CT显示在4、8周B组新骨形成较A组多,C、D均成骨效果不明显;组织学观察发现在4、8周A、B组均有新骨形成,C、D组新骨区域不明显。结论: 5%HPL可以代替10%FBS进行体外培养hDPSCs,并且可以提高hDPSCs的体外及体内成骨能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葛根素对高浓度糖皮质激素环境下MC3T3-E1前成骨细胞生物学性能的影响
    陈振宇, 潘颖菁, 张艳, 贺玺, 黄达鸿
    2020, 36(6): 544-547.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0.06.010
    摘要 ( 191 )   PDF(2709KB) ( 148 )  
    目的: 通过体外细胞培养以及相关干预,探讨葛根素对高浓度糖皮质激素环境下MC3T3-E1生物学性能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MC3T3-E1前成骨细胞,分为一对照组与五组实验组,在高浓度糖皮质激素(10-6 mmol/L)环境下使用梯度浓度葛根素(0、1×10-5、1×10-6、1×10-7、1×10-8、1×10-9 mol/L)进行干预;使用CCK-8试剂盒分别检测培养1 d、4 d、7 d时的细胞增殖、碱性磷酸酶试剂盒检测细胞培养1 d、4 d、7 d时的ALP活性,培养7 d时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OPG mRNA的表达,培养24 h鬼笔环肽染色并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骨架形态变化。结果: CCK-8结果显示,对照组与各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4 d时各实验组之间比较1×10-7mol/L组细胞增殖最明显(P<0.05);ALP检测结果显示,同一时间点各实验组ALP表达均有提升,且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光共聚焦鬼笔环肽染色结果显示,在1×10-7mol/L组细胞铺展面积最大,结构清晰;PCR结果显示,各实验组OPG mRNA的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并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葛根素能够在高浓度糖皮质激素环境下促进MC3T3-E1增殖、伸展及分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口腔颌面外科学研究
    静磁场对大鼠下颌骨骨折愈合的研究
    刘阳, 李善昌, 王长振, 周红梅, 董国福, 赵雪龙, 刘琦
    2020, 36(6): 548-553.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0.06.011
    摘要 ( 180 )   PDF(4311KB) ( 227 )  
    目的: 研究静磁场(Static Magnetic Field,SMF)对大鼠下颌骨骨折愈合过程的影响。方法: 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3组:骨折手术(C组);骨折手术+骨折处覆盖陶瓷(S组);骨折手术+骨折处覆盖磁场强度为0.1T的钕磁铁(L组)。术后每周考察SD大鼠的体重、饮食、饮水;在2、4、6、8周取材。X线片检查骨折区愈合情况;ELISA检测血清中BMP-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IL-1(Interleukin-1,IL-1)表达情况;偶氮胂Ⅲ法检测血清钙值;HE(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观察骨折区;免疫组化检测成骨相关基因BMP-2、OPG(osteoprotegerin,OPG)、OCN(osteocalcin,OCN)。结果: X线结果显示L组的骨折愈合效果最好;L组血清中的BMP-2、IL-1、钙值表达高于S、C组;HE染色观察L组新生骨小梁数量明显多于C组和S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静磁场可以促进BMP-2、OPG、OCN的合成和分泌。结论: 静磁场可有效促进骨折的愈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抗凝患者拔牙采用肝素桥接与维持抗凝两种方法的效果对比
    朱李军, 李俊, 王书琴, 江穂, 王启朋, 冯航
    2020, 36(6): 554-557.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0.06.012
    摘要 ( 219 )   PDF(787KB) ( 256 )  
    目的: 评估长期抗凝患者采用维持抗凝与低分子量肝素桥接两种不同方法行拔牙手术后的出血及血栓栓塞并发症的差异。方法: 共有215例抗凝拔牙患者纳入研究,维持抗凝组98例,术前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平均为(2.56±0.45);低分子量肝素桥接治疗组117例,术前INR平均为(1.52±0.21),两组患者均为拔牙不超过3颗,拔牙创面处理采用填塞止血材料[艾微停微纤维止血胶原(海绵)]及缝合。结果: 维持抗凝组中有7例患者(7.14%),低分子量肝素桥接组中有5例患者(4.27%)出现术后轻至中度出血,差异无统计学显著(P=0.361);轻度出血患者采用局部压迫及止血材料填塞获得控制,对局部处理止血效果不佳的患者,通过注射维生素K或输注新鲜冷冻血浆后创口愈合。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均未有血栓栓塞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维持抗凝治疗与停用抗凝药低分子肝素桥接行简单拔牙的患者在拔牙术后出血及术后血栓栓塞的发生率并无明显差异,鉴于血栓栓塞并发症的严重后果,此类患者拔牙期间可以安全的维持抗凝治疗而并不需要停用抗凝药物使用低分子量肝素桥接治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口颌面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分析及手术探讨
    王丹妮, 孙国文, 田美, 陈昊亮, 翟一伟, 张磊
    2020, 36(6): 558-562.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0.06.013
    摘要 ( 182 )   PDF(5550KB) ( 150 )  
    目的: 通过对口颌面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病例回顾性分析及手术探讨,以提高该疾病的临床诊疗水平。方法: 对2015年6月~2019年6月间收入南京大学附属南京市口腔医院病理数据库的颌面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的临床病史,影像、病理资料,治疗方法及随访资料。结果: 共有8例患者依靠术后病理确诊为孤立性纤维性肿瘤。2例术后病理为低度恶性的肿瘤患者,1例外院术后复发,于本院行手术后随访未见复发,1例术后随访发现复发。结论: 手术完整切除是治疗颌面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首选方法,当发现颌面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好发部位有软组织肿块,且影像强化明显时,应考虑有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可能,最终确诊需依靠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临床上应警惕具有侵袭性或恶性的颌面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术后密切随访,若存在复发情况应及时手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移位至舌下间隙(附病例报告8例)
    魏云鹏, 赵苏峰
    2020, 36(6): 563-566.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0.06.014
    摘要 ( 353 )   PDF(2911KB) ( 377 )  
    目的: 探讨牙拔除术中移位于舌下间隙的下颌阻生智齿的治疗方法。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9年4月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牙或牙根移位进入舌下间隙的8例病例,通过临床及影像学检查对其定位,局部麻醉下行牙槽窝近远中松弛切口,舌侧翻瓣取出移位牙,对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8例患者均成功取出移位的牙或牙根。3月后回访,拔牙创口愈合良好,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通过临床及影像学检查定位,行牙槽窝近远中松弛切口舌侧翻瓣,可取出移位于舌下间隙的下颌阻生智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牙周病学研究
    血糖敏感型水凝胶治疗糖尿病大鼠牙周炎的实验研究
    刘君瑜, 肖宇, 王翔宇, 刘艳, 李玉芳, 柳海凤, 陈宇, 包崇云
    2020, 36(6): 567-571.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0.06.015
    摘要 ( 219 )   PDF(3751KB) ( 274 )  
    目的: 制备血糖敏感型药物控释水凝胶用于糖尿病大鼠实验性牙周炎的治疗。方法: 以壳聚糖作为基质,应用光交联法来制备水凝胶,并将葡萄糖氧化酶固定于该水凝胶上制备血糖敏感型水凝胶。用稳定性测试和细胞粘附实验对其进行性能表征,并且将载甲硝唑水凝胶浸泡在动态变化的葡萄糖溶液中进行药物释放实验,测试其响应血糖的能力,最后建立糖尿病牙周炎大鼠模型,将水凝胶置入实验性牙周袋中,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本实验运用光交联法制备的水凝胶机械性能稳定,利于成骨细胞MC3T3-E1粘附,该材料表面固定葡萄糖氧化酶后,甲硝唑释放量随着动态变化的血糖中而改变。体内实验结果显示使用载药水凝胶后,大鼠牙周组织肿胀、出血减轻,愈合情况良好。结论: 本实验制备的血糖敏感型壳聚糖水凝胶可以为糖尿病牙周炎的辅助药物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烟草提取物辅酶Q10对牙周炎小鼠Treg/T17细胞免疫平衡的影响
    吴芸菲, 张黎, 张旭凤, 符起亚
    2020, 36(6): 572-576.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0.06.016
    摘要 ( 184 )   PDF(2547KB) ( 184 )  
    目的: 探讨烟草提取物辅酶Q10(CoQ10)对牙周炎小鼠Treg/T17细胞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 将36只健康雄性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替硝唑组及CoQ10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只,灌胃6周。牙周炎小鼠模型采用结扎法建立。检测小鼠牙槽骨丧失(ABL)值和牙槽骨吸收情况,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测小鼠牙周组织学变化,流式细胞仪分析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CD4+T细胞、CD4+Treg细胞和CD4+T17细胞比例变化,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TGF-β1、IL-10,IL-17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替硝唑组、CoQ10各剂量组ABL值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替硝唑组和CoQ10各剂量组ABL值均显著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替硝唑组和CoQ10各剂量组牙周膜纤维排列较为整齐,结缔组织内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减轻;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外周血PBMC中CD4+T细胞、CD4+T17细胞百分比及IL-17A水平升高(P<0.05)、CD4+Treg细胞百分比及TGF-β、IL-10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替硝唑组和CoQ10各剂量组CD4+T细胞、CD4+T17细胞百分比及IL-17A水平降低(P<0.05)、CD4+Treg细胞百分比及TGF-β、IL-10水平升高(P<0.05)。结论: 烟草提取物CoQ10能够调节小鼠Treg/T17细胞免疫平衡,对牙周炎起到改善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物玻璃喷砂粉缓解牙周洁治后牙本质敏感的疗效
    裴喜燕, 阳雯, 孙凤, 翁金龙
    2020, 36(6): 577-580.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0.06.017
    摘要 ( 254 )   PDF(785KB) ( 231 )  
    目的: 观察生物玻璃喷砂粉缓解牙周洁治后牙本质敏感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双盲的设计。入选11例需要进行牙周洁治的牙周患者,将左右侧随机分为试验侧和对照侧。试验侧用生物玻璃喷砂粉进行喷砂,对照侧使用碳酸氢钠喷砂粉。用患者自我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医生吹气试验于洁治前、1周和1月进行敏感评分,同时评估治疗舒适度。结果: 基线时试验侧与对照侧VAS值分别为1.8±2.4和1.7±1.9,试验侧1周时降为1.0±1.3,而对照侧增加至2.0±1.4,但组间差异不显著。试验组的舒适度(0.9±1.4)较对照组(1.0±0.8)更舒适,但差异不显著。结论: 生物玻璃喷砂粉有缓解洁治后短期牙本质敏感及提高患者治疗时舒适度的趋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口腔材料学研究
    两种抛光方式对两种充填材料表面形貌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尚佳鑫, 苏瑞, 马冲, 李新月
    2020, 36(6): 581-584.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0.06.018
    摘要 ( 223 )   PDF(2905KB) ( 246 )  
    目的: 观察两种抛光处理后的两种材料表面形态和细胞生物相容性。方法: 采用树脂改性玻璃离子GC Fuji Ⅱ LC、纳米复合树脂3M FiltekTM Z350 XT制备试件,均分别采用矽粒子和Super-Snap抛光系统进行抛光,扫描电镜观察材料和牙根片表面形貌。在试件上接种人牙龈成纤维细胞,第1、3、5、7天通过MTT法进行细胞增殖试验。结果: 5000倍电镜下,树脂较玻璃离子表面更光滑,树脂联合抛光系统或矽粒子较玻璃离子联合抛光系统或矽粒子表面更光滑。细胞试验中,第5天树脂联合Super-Snap较玻璃离子联合矽粒子和Super-Snap的A值均较高,树脂联合矽粒子组较玻璃离子联合矽粒子吸光度值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3M FiltekTM Z350 XT树脂联合Super-Snap抛光系统可获得较光滑的表面,Super-Snap抛光系统较矽粒子抛光处理可获得更好的细胞相容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釉质表面超疏水凝胶纳米涂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金小婷, 史诗, 陈欢欢, 薛冬, 麻健丰
    2020, 36(6): 585-590.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0.06.019
    摘要 ( 233 )   PDF(2661KB) ( 232 )  
    目的: 牙釉质表面超疏水凝胶纳米涂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方法: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三甲基硅基改性的多巴胺-硅凝胶(DSTM)超疏水涂层。制备4 mm×4 mm×2 mm牛牙釉质块若干,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涂布DSTM,对照组采用去离子水处理。通过测量接触角对涂层的超疏水性能进行评价。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涂层表面微观结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釉质表面涂层的成分进行分析,CCK-8比色法进行细胞毒性实验,检测其生物安全性。为了评价该涂层在口腔环境中的疏水稳定性,将涂层处理过的釉质块分别放入37 ℃人工唾液中浸泡2 h、4 h、6 h、10 h、12 h,观察其表面接触角和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 接触角测量结果显示,对照组牙片表面接触角为(60.20±4.56)°,实验组表面接触角达(153.88±2.81)°,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EM结果显示涂层表面由相互连接的纳米孔组成三维纳米网状结构;XPS与FT-IR结果均显示釉质表面DSTM涂层的成功制备;CCK-8细胞毒性实验表明在24、48和72 h的检测结果中,实验组与对照组的CCK-8吸光度值均与空白组相当;涂层稳定性实验结果显示,在人工唾液浸泡12 h后,涂层接触角为(149.40±2.43)°,仍然具备超疏水性能,同时唾液处理后的牙面SEM结果显示涂层的纳米结构等微观形貌未发生明显变化。结论: 本试验通过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了具有良好疏水性、生物安全性及稳定性的DSTM凝胶涂层,为探索抑制细菌粘附的新型防龋材料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卵黄抗体缓释型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的研究
    王腾飞, 徐燕, 徐涵颖, 韩旭, 沈继龙, 程婷
    2020, 36(6): 591-594.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0.06.020
    摘要 ( 200 )   PDF(1302KB) ( 165 )  
    目的: 制备具有卵黄抗体缓释功能的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并进行体外抗菌性能检测。方法: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hydroxyapatite,NHA)的结构进行观察。对NHA进行抗牙龈卟啉单胞菌卵黄抗体(抗Pg-IgY)装载,并研究IgY-NHA复合材料的药物缓释行为。选取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Pg)作为实验菌株,研究IgY-NHA复合材料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IgY-NHA复合材料对Pg的生长抑制作用来评价IgY缓释型纳米羟基磷灰石的抗菌性能。结果: NHA为颗粒状纳米结构组成的多孔结构;随着IgY装载浓度的增加,NHA的吸附量也随之显著增加,当IgY装载浓度为4 g/L时,吸附量为653 mg/g;IgY-NHA在36 h内,IgY蛋白得到缓慢持续的释放。最终释放百分比为34%;IgY-NHA对Pg的最小抑菌浓度为6 g/L,IgY-NHA可延迟Pg进入对数生长期的时间点,并能够抑制Pg生长,且具有浓度依赖性。结论: 纳米羟基磷灰石对卵黄抗体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及缓释性能,且IgY-NHA能够抑制Pg的增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染色和遮色处理对氧化锆与树脂粘接性能的影响
    高楠, 韦羽和, 姜潇, 路炜
    2020, 36(6): 595-598.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0.06.021
    摘要 ( 191 )   PDF(1524KB) ( 216 )  
    目的: 探讨组织面遮色处理对氧化锆与树脂间粘接性能的影响。方法: 制作氧化锆试件并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浸泡染色组、浸泡染色遮色组。每组随机分为2个亚组,分别涂或不涂硅烷耦联剂。测试3组试件接触角;将试件与树脂水门汀粘接,24 h后进行剪切粘接强度测试并观察界面断裂模式。结果: 各组接触角,断裂模式无统计学差异;浸染组粘接强度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浸染并遮色组粘接强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及浸染组;各硅烷耦联剂亚组粘接强度显著高于不涂组。结论: 浸泡染色对氧化锆陶瓷与树脂间粘接强度无显著影响;浸染后遮色处理可降低氧化锆陶瓷与树脂间粘接强度;涂布硅烷耦联剂可显著增强氧化锆陶瓷与树脂间粘接强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口腔正畸学研究
    不同颅面型骨性Ⅲ类女性颌骨生长方向的分析
    孙紫晔, 高辉, 肖丹娜
    2020, 36(6): 599-602.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0.06.022
    摘要 ( 203 )   PDF(781KB) ( 201 )  
    目的: 应用CBCT进行测量,比较不同颅面型骨性Ⅲ类女性患者不同生长发育阶段颌骨垂直向生长方向的差异。方法: 按照纳入标准选取处于高峰前期,高峰期和高峰后期骨性Ⅲ类女性患者共270例。应用Invivo5.3软件测量相关指标并比较分析。结果: 高角组各测量指标的变化除高峰前期和高峰后期比较及牙合平面角各期间比较以外其余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角组各指标除各期间牙合平面角的比较以及PP-FH角高峰前期、高峰后期比较以外其余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低角组各指标变化除三期间牙合平面角两两比较以及PP-FH角高峰前期、高峰后期间比较以外其余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骨性Ⅲ类女性患者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骨面型的颌骨垂直向变化间存在较大差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下颌第二磨牙长距离近中移动牙根吸收的研究
    潘恩僦, 杜庆玲, 朱杰晶, 邹明媛, 弓国梁, 林新平
    2020, 36(6): 603-606.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0.06.023
    摘要 ( 247 )   PDF(1054KB) ( 237 )  
    目的: 探究下颌第二磨牙长距离(≥5 mm)近中移动后牙根吸收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36例完成病例,共45颗下颌第二磨牙。采用直接数字化全景片测量正畸前后磨牙牙根长度及轴倾角度变化。根据磨牙初始轴倾度分为A组(轴倾度<86.42°)、B组(轴倾度≥86.42°);根据轴倾度改变量分为C组(变化<10°)、D组(变化≥10°)。计算牙根吸收量并分析轴倾度对其的影响。结果: 正畸前后下颌第二磨牙牙根长度缩短(P<0.01);近中、远中牙根吸收量接近(P>0.05);平均牙根吸收量为(0.97±0.40) mm。A组、B组牙根吸收量组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D组仅在远中牙根吸收量上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颌第二磨牙长距离近中移动后牙根吸收量较小,一般不具有临床意义。磨牙轴倾度改变量对远中牙根吸收存在一定影响,磨牙缺失后应尽早开始正畸治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