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特约述评
    口腔白斑非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唐瞻贵, 郭俊涛
    2023, 39(2): 97-100.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3.02.001
    摘要 ( 252 )   PDF(987KB) ( 253 )  
    口腔白斑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口腔潜在恶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高、癌变可能性大,临床上将其分为均质型和非均质型,后者更易发展为口腔癌。口腔白斑的治疗方法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相比较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适应证广、见效较快,已成为临床上治疗口腔白斑的主要选择。本文就目前国内外临床口腔白斑治疗常用的非药物疗法如激光、光动力疗法及传统外科手术做一综述,总结各方法的作用特点、治疗效果等,以期为临床治疗口腔白斑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正畸微种植体定位方法研究进展
    徐静, 胡敏
    2023, 39(2): 101-104.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3.02.002
    摘要 ( 271 )   PDF(782KB) ( 362 )  
    正畸微种植体(orthodontic mini-implant,OMI)较传统支抗有体积小、应用灵活、患者依从性要求低等优势,是目前临床中常用的支抗手段。OMI的应用前提是安全与稳定,其应位于足够数量和质量的骨内,避免邻近解剖结构损伤,在此基础上准确设计OMI的位置和方向有利于实现预期力学机制,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本文主要阐述OMI的定位方法,以期为临床中安全高效地应用OMI,实现精准正畸理念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睡眠障碍与牙周炎的关系及机制研究进展
    叶刚, 单丽华
    2023, 39(2): 105-108.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3.02.003
    摘要 ( 274 )   PDF(796KB) ( 479 )  
    牙周炎是口腔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睡眠障碍与牙周炎存在相关性,其机制可能涉及心理应激、昼夜节律紊乱、全身炎症、免疫抑制以及疲劳等,这为牙周炎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对睡眠障碍与牙周炎的关系及其相关机制做一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牙周炎与口腔菌群及肠道菌群的相关研究进展
    陈栖, 龚婷
    2023, 39(2): 109-112.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3.02.004
    摘要 ( 358 )   PDF(776KB) ( 525 )  
    肠道菌群为人体最大的微生物群落,近来研究显示,肠道菌群与全身健康息息相关,肠道菌群失调在肥胖症、心脏病、孤独症、糖尿病等疾病中扮演重要角色。牙周炎是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表现为牙槽骨丧失、牙齿松动等。近来研究显示,牙周炎会影响肠道菌群。本文就牙周炎对肠道菌群的影响、作用路径及可能因素做一综述,以期为探究牙周炎与肠道菌群相关性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口腔正畸学研究
    固定和透明矫治器治疗前牙深覆牙合的牙根吸收
    朱晨静, 郑雅, 雷浪
    2023, 39(2): 113-117.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3.02.005
    摘要 ( 191 )   PDF(1197KB) ( 334 )  
    目的: 比较透明矫治器和固定矫治器治疗前牙深覆牙合发生牙根吸收的情况,探索中切牙牙根吸收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南京市口腔医院2016~2021年完成正畸治疗的深覆牙合非拔牙成人患者,固定矫治器组21例,透明矫治器组15例。测量治疗前后前牙的根冠比、覆牙合、中切牙移动情况,SPSS 21.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秩和检验显示,两组之间牙根吸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94,P=0.007);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固定矫治器组深覆牙合矫治效果优于透明矫治器组(P=0.027);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中切牙倾斜角度变化、上下颌位置影响其牙根吸收(P<0.05)。结论: 固定矫治的牙根吸收较透明矫治严重,可能与固定矫治实现更多的前牙压低和持续力有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重组人转化生长因子-β1对大鼠正畸牙移动模型成骨细胞分化及ERK/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
    林维龙, 吴晓沛, 何薇薇, 安峰
    2023, 39(2): 118-123.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3.02.006
    摘要 ( 161 )   PDF(1872KB) ( 165 )  
    目的: 探讨重组人转化生长因子-β1(rhTGF-β1)对大鼠正畸牙移动模型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及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rhTGF-β1低剂量组、rhTGF-β1中剂量组、rhTGF-β1高剂量组。模型组、rhTGF-β1低、中、高剂量组建立大鼠正畸牙移动模型,各组从造模第1天开始给药,rhTGF-β1(低、中、高)剂量组于双侧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牙龈黏膜下分别注射1.25、2.5、5 ng/mL的rhTGF-β1溶液0.1 mL,对照组注射0.1 mL生理盐水,每2 d给药1次,持续14 d。游标卡尺测量大鼠上颌第一磨牙移动距离;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大鼠牙周及牙槽骨组织病理形态;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骨保护素(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大鼠牙周及牙槽骨组织成骨相关蛋白[骨钙素(OCN)、骨桥蛋白(OPN)、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和ERK/MAPK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牙张力侧牙周组织膜纤维拉伸变长,组织间隙变宽,基质增生,成骨细胞数量大量减少近乎消失,呈现病理损伤,上颌第一磨牙移动距离、血清TNF-α、IL-6、RANKL、牙周及牙槽骨组织p-ERK1/2/ERK1/2、p-p38 MAPK/p38 MAPK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血清OPG、牙周及牙槽骨组织OCN、OPN、Runx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rhTGF-β1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牙张力侧牙周及牙槽骨组织病理损伤逐步减轻,血清TNF-α、IL-6、RANKL、牙周及牙槽骨组织p-ERK1/2/ERK1/2、p-p38 MAPK/p38 MAPK蛋白表达水平依次降低,上颌第一磨牙移动距离、血清OPG、牙周及牙槽骨组织OCN、OPN、Runx2蛋白表达水平依次升高(P<0.05),且各组之间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rhTGF-β1可减轻大鼠正畸牙移动模型炎症反应,促使成骨分化,加速正畸牙移动,可能与抑制ERK/MAPK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牙周表型对微种植支抗钉稳定性的影响
    李浩杰, 陈学鹏, 钟佳永
    2023, 39(2): 124-128.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3.02.007
    摘要 ( 145 )   PDF(1875KB) ( 171 )  
    目的: 探讨不同牙周表型对正畸微种植支抗钉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筛选100例骨性Ⅱ类错牙合年轻女性患者,其中薄龈型50例,厚龈型50例,以上患者均拔除上颌双侧第一前磨牙,并在上颌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之间植入微种植钉加强支抗,即刻加力,力值200 g,记录6个月后两组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探诊深度(PD)以及成功例数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薄龈型组微种植支抗钉PLI、SBI、PD以及微种植钉周围炎发生率均高于厚龈型组(P<0.05),微种植支抗钉稳定性显著低于厚龈型组(P<0.05)。结论: 牙周表型是影响正畸微种植钉稳定性的重要因素,薄龈型者稳定性显著低于厚龈型者,此结果可用来指导正畸医生临床实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切牙回收对双颌前突患者矫治后软组织侧貌变化影响的线性相关分析
    李紫薇, 付彧, 史航, 赵梦晗, 刘宇妍, 汪洋, 史瑞新
    2023, 39(2): 129-134.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3.02.008
    摘要 ( 149 )   PDF(1612KB) ( 221 )  
    目的: 研究前牙回收对双颌前突患者软组织侧貌的影响,并得到二者之间精准的线性回归模型,为正畸医师治疗计划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受试者选自2012年2月~2019年4月来吉林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就医的48例女性患者,均正畸治疗拔除4颗前磨牙。对矫治前后的头部侧位片进行定点测量,并建立坐标轴:一条过蝶鞍点(sella,S点)且比前颅底平面(SN平面)低7°的水平参考线(SN-7°)作为X轴,以S点为垂点作X轴的垂线作为Y轴,对相关软硬组织的头影测量指标进行测量并进行多元逐步后退回归分析,得出软硬组织变化之间的线性关系精准模型。结果: 矫治结束后,上下唇以及鼻唇角矫治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颏唇角矫治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元逐步后退回归分析:上切牙切缘回收量对上唇突点(Beta=0.509)和下唇突点(Beta=0.635)的回收均影响最大,上切牙切缘和上唇回收的比例为2.2∶1,上切牙切缘和下唇回收的比例为2∶1,下切牙切缘垂直向的变化对上唇(Beta=0.367)和下唇突点(Beta=0.567)的垂直向变化均影响最大。下颌平面角的减小会引起颏部软组织的前移。结论: 拔牙矫治可以有效改善凸面型,对比下切牙来说,上切牙的回收对于下唇的变化影响最大,上切牙切缘的变化是影响唇部软组织变化的关键,下颌平面的逆旋可以掩饰颏部发育不全,但是单纯拔牙并不能让颏部发生显著变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牙齿移动过程中Piezo1对压力侧牙周组织内IL-1β、IL-6及IL-17的影响
    张曼, 张苗苗, 李易, 王贺, 张严匀
    2023, 39(2): 135-140.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3.02.009
    摘要 ( 206 )   PDF(4274KB) ( 267 )  
    目的: 通过大鼠正畸牙齿移动模型,探究Piezo1在压力侧牙周组织内的表达变化及其对IL-1β、IL-6、L-17表达的影响,进一步了解正畸过程中Piezo1在牙周组织改建中的作用。 方法: 选用60只6~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B组(加力组)、C组(加力+抑制剂组),另按1、3、5、7、14 d分为5个亚组。B组、C组大鼠构建牙齿移动模型,C组局部注射Piezo1抑制剂。在规定时间点处死大鼠,测量牙齿移动距离,HE染色观察压力侧牙周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压力侧牙周组织内Piezo1及IL-1β、IL-6、IL-17表达情况。 结果: B组和C组的牙齿移动距离随时间而增加,牙周组织形态变化明显,B组的Piezo1及IL-1β、IL-6、IL-17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P<0.05),C组与B组相比,除Piezo1表达无明显差异外(P>0.05),IL-1β、IL-6、IL-17的表达水平在3、5、7 d均较低(P<0.05),但仍高于对照组水平(P<0.05)。 结论: Piezo1参与正畸牙移动过程,影响炎性因子的表达水平,参与正畸牙移动过程中压力侧牙周组织改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口腔种植学研究
    黏膜厚度与种植体植入深度对种植体边缘骨吸收的影响
    张波, 芮宇欣
    2023, 39(2): 141-144.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3.02.010
    摘要 ( 198 )   PDF(1538KB) ( 252 )  
    目的: 针对不同厚度的黏膜采取不同的植入深度,探究其对种植体边缘骨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0年6月期间于太原恒伦口腔医院种植中心就诊行单颗后牙种植固定修复的患者78名,共植入96枚平台转移种植体,根据黏膜厚度分为两组:薄龈组(<3 mm)和厚龈组(≥3 mm),薄龈组46枚种植体植入到骨平面下1.5 mm,厚龈组50枚种植体平齐骨面植入,在植入即刻、修复后6个月和12个月拍摄根尖片,分别测量两组骨水平变化,应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修复后6个月及12个月,薄龈组与厚龈组骨吸收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薄龈组种植体均没有出现螺纹暴露。结论: 通过将平台转移种植体植入到骨下合适的位置,能够维持种植体边缘骨水平,弥补软组织厚度的不足的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CBCT三维重建的前鼻棘区潜在取骨量研究
    石文强, 兰花, 杜兴萍, 张雷
    2023, 39(2): 145-150.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3.02.011
    摘要 ( 163 )   PDF(1954KB) ( 180 )  
    目的: 通过CBCT三维重建测量前鼻棘区潜在取骨量,为前鼻棘区作为自体骨取骨位点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将300例CBCT数据导入Mimics软件进行三维重建,按性别、年龄及鼻腭管分型进行分组,对各组前鼻棘潜在取骨量相关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男性、女性前鼻棘区潜在取骨体积分别为(377.05±115.69) mm3、(334.33±109.75) mm3,男性大于女性(P<0.05)。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的潜在取骨体积分别为(331.70±101.51) mm3、(371.26±122.64) mm3、(375.46±118.05) mm3,中年组、老年组大于青年组(P<0.05)。漏斗形组、沙漏形组、圆柱形组、纺锤形组的潜在取骨体积分别为(321.83±119.28) mm3、(391.44±117.21) mm3、(353.03±108.44) mm3、(344.09±103.24) mm3,沙漏形组大于其余3组(P<0.05)。结论: 前鼻棘区可作为上前牙区骨增量的取骨位点,术前可利用CBCT三维重建对潜在取骨量进行测量评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牙本质片在种植水平骨增量中的短期临床应用
    曾婷雯, 赵莹琼, 张敬阳
    2023, 39(2): 151-155.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3.02.012
    摘要 ( 154 )   PDF(2440KB) ( 148 )  
    目的: 观察自体牙本质片技术在水平向牙槽骨严重不足情况下种植骨增量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无法保留的自体牙或无功能的第三磨牙拔除,制作成牙本质薄片,联合骨替代材料用于重建水平向牙槽骨缺损,延期植入种植体,通过临床预后、影像学对比、种植体留存率及患者满意度来评估骨增量效果。结果: 骨轮廓恢复良好,骨缺损区骨宽度均明显增加,种植体6个月后可获得良好的骨结合,种植体留存率在观察期内为100%,患者满意度高。结论: 牙本质片技术行种植水平骨增量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是一种有潜力的新型的重建骨缺损方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牙体牙髓病学研究
    不同材料及根尖术式对根管封闭性的影响
    孟伟涛, 殷金萍, 张筱娅, 林华洁, 王静
    2023, 39(2): 156-159.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3.02.013
    摘要 ( 175 )   PDF(1160KB) ( 272 )  
    目的: 评价MTA、iRoot BP Plus两种根管充填材料在根管正充填与倒充填两种不同根尖术式下的根管封闭效果。方法: :收集因牙周、正畸拔除并符合标准的下颌恒前磨牙40颗,根管预备后随机分为4个实验组(n=8)和2个对照组(n=4):A组(MTA 正充填组)、B组(iRoot BP Plus正充填组)、C组(MTA倒充填组)、D组(iRoot BP Plus倒充填组)、M组(阳性对照组)、N组(阴性对照组)。使用印度墨汁染色技术,透明牙技术评价两种材料在根管正充填与倒充填两种不同根尖术式下的根管封闭效果。结果: 各实验组根方均有不同深度的墨汁渗入,A、B组较C、D组微渗漏值稍大,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TA 、iRoot BP Plus在根管正充填与倒充填两种不同充填方式下能取得同样的根尖封闭效果。因此,对于部分特殊部位的根尖病变以及止血困难等行根尖倒预备、倒充填较困难的病例可以选择MTA或iRoot BP Plus正充填后再行根尖切除这一手术方式作为有效的替代方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龋源性露髓成熟恒牙活髓保存术后血流变化的临床研究
    张然, 胡玉萍, 韦方圆, 覃艳宁, 黎淑芳
    2023, 39(2): 160-163.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3.02.014
    摘要 ( 183 )   PDF(775KB) ( 235 )  
    目的: 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检测龋源性露髓成熟恒牙活髓保存术后的牙髓血流转归趋势。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就诊于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牙体牙髓科的60例无症状因深龋或继发龋露髓的成熟恒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PMTA和iRoot BP Plus行活髓保存术处理,期间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记录每组患牙术前与术后1、3、6、12个月的牙髓血流值,并对两组活髓保存术前和术后自身的血流值以及同一观察时间点两组间的血流值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iRoot BP Plus组,术前血流值分别和术后1、3、6、12月之间的比较,以及术后3月与术后6月之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任意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MTA组,术前血流值分别和术后1、3、6、12月之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12月任意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Root BP Plus组和MTA组在术后3月的血流值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Root BP Plus组较MTA组血流值稍高。结论: 临床上对于因龋露髓的成熟恒牙,采用iRoot BP Plus或MTA行活髓保存术均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经过1年的随访观察,iRoot BP Plus 组和MTA组的血流值能回归到正常临床参考值范围,其中MTA组的血流下降后维持较平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Nd:YAG激光照射对邻面去釉后釉质表面的影响
    易周, 邹朝晖, 王悦, 谢冰鑫, 左志刚, 郁馨
    2023, 39(2): 164-167.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3.02.015
    摘要 ( 149 )   PDF(2291KB) ( 178 )  
    目的: 研究不同功率532 nm Nd:YAG激光照射对邻面去釉后釉质表面的影响。方法: 体外建立邻面去釉后牙齿样本模型,根据处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氟制剂组与不同功率激光联合增效剂组,釉质表面形貌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评估,平板计数法测定样本表面细菌黏附量。结果: 扫描电镜下2.2 W激光联合增效剂照射组釉质表面较其余组明显平滑。平板计数结果中除2.8 W及3.0 W激光组外,其余各组釉质表面的细菌黏附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2.4 W激光组细菌黏附量最小,但与2.2 W激光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 2.2 W Nd:YAG激光联合增效剂照射可明显降低邻面去釉后釉质表面粗糙度及细菌黏附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后牙邻面壁提升术对牙周探诊出血的影响
    荆瑶, 吴菲, 肖墨, 乔峰, 苑媛, 郭宏磊, 裴海燕, 苗晖, 吴丽更
    2023, 39(2): 168-173.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3.02.016
    摘要 ( 226 )   PDF(4354KB) ( 254 )  
    目的: 应用不同龈壁处理方式及成形系统对龈下深龋行邻面边缘提升术,观察充填后对牙周探诊出血的影响,为龈下深龋充填提供参考。方法: 将36例龈下深龋病例分别采用排龈术、电刀切龈术、翻瓣术,将龈下缺损提升至龈上,完成复合树脂直接充填。术后3个月复查牙周探诊出血(bleeding on probing,BOP)。通过单因素分析及最优标度初步判断性别、年龄、牙齿类型、成形片种类、牙髓活力、处理方式对BOP的影响,建立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影响BOP的因素。结果: 成形片种类影响BOP(P=0.009),个性化修剪的Ivory型成形片比分段式成形片的探诊出血率高。年龄、性别、牙齿类型、牙髓活力及处理方式对BOP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 成形片种类影响BOP,排龈术、电刀切龈术、翻瓣术3种龈壁暴露技术未对BOP造成明显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报告
    右下恒磨牙与畸形多生牙融合伴根尖吸收1例
    许来俊, 唐珺书, 李静茹
    2023, 39(2): 174-176.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3.02.017
    摘要 ( 249 )   PDF(3613KB) ( 233 )  
    融合牙通常由2颗相邻牙牙本质发生融合,在乳牙和恒牙列中均可发生,发生于恒磨牙的融合牙十分罕见。本文报道右下第一恒磨牙与畸形多生牙融合伴根尖吸收并发慢性根尖周炎1例,就其临床检查与影像学检查进行阐述。通过文献的回顾,将其病因、治疗方式等进行探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畸治疗后发现迟发性多生牙1例
    张可鹏, 刘心雨, 李欣怡, 康芙嘉, 于晓艺, 朱宪春
    2023, 39(2): 177-179.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3.02.018
    摘要 ( 241 )   PDF(4912KB) ( 304 )  
    本文介绍1例前磨牙区迟发性多生牙病例。患者为10岁女性,正畸完成后发现前磨牙区多生牙牙胚,通过正畸治疗前后影像学检查对比,诊断为迟发性多生牙(LDSP)。患者治疗期间未出现相关并发症,在评估手术风险后决定暂不拔除,定期复诊观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生病例精粹——口腔修复系列(2)
    “盾构术”用于前牙美学区种植修复1例
    贾淑清, 贺志肖, 宋文娟, 撒悦
    2023, 39(2): 180-182.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3.02.019
    摘要 ( 261 )   PDF(3554KB) ( 207 )  
    上颌前牙区唇侧骨板的血供主要来自于牙周膜及牙龈,当该区域天然牙被拔除后,唇侧骨板因缺失牙周膜来源的血供将出现不同程度的吸收,最终导致唇侧软硬组织塌陷。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者们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盾构术”是其中的一种尝试。本文报道1例应用盾构术处理上颌前牙外伤,成功保存牙槽嵴轮廓并取得良好美学效果的临床病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