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15年, 第31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5-04-28
    上一期    下一期

    基础研究论著
    临床研究论著
    病例报告
    临床经验交流
    综述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基础研究论著
    硫酸软骨素蛋白聚糖对MC3T3-E1细胞株矿化的影响
    张宇, 马肃, 刘培红, 秦春林
    2015, 31(4): 317-319. 
    摘要 ( 285 )  
    目的:观察硫酸软骨素蛋白聚糖(chondroitin sulfate proteoglycan,CSPG)对前成骨细胞株MC3T3-E1矿化过程中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和钙离子沉积量的影响。方法:MC3T3-E1细胞株在含不同浓度CSPG(0、5、10、15 mg/L)诱导液中培养,不加CSPG组为对照组,其余3组为实验组,细胞诱导14 d时行ALP染色和活性检测,21 d时行茜素红染色和钙离子沉积量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实验组ALP和茜素红染色面积随CSPG浓度增加逐渐减小,颜色变浅;定量分析结果显示,钙离子沉积量整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P活性整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本实验周期内,CSPG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MC3T3-E1细胞株钙离子的沉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钛表面TiO2纳米管仿生修饰对成骨细胞骨功能基因表达的影响
    于卫强, 徐玲, 张富强
    2015, 31(4): 320-323. 
    摘要 ( 329 )  
    目的:钛种植体表面制备TiO2纳米管并在其表面仿生构建钙磷涂层,探索该涂层对成骨细胞骨功能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阳极氧化法在钛基底表面制备TiO2纳米管,并进行碱热处理后在其表面构建仿生钙磷涂层,扫描电镜观察其表面结构的改变,能谱分析其表面化学成分的改变,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成骨细胞在其表面骨相关基因表达差异。结果:仿生处理可以在TiO2纳米管表面制备出纳米絮状的钙磷涂层,该涂层可以提高碱性磷酸酶和骨钙蛋白基因的表达(P<0.05)。结论:TiO2纳米管仿生修饰更有利于成骨细胞的碱性磷酸酶和骨钙蛋白的基因表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GFP转基因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纯化方法的研究
    陈秋月, 吴补领, 徐稳安, 陈佳婧, 赖玲芝, 刘庆娜
    2015, 31(4): 324-327. 
    摘要 ( 148 )  
    目的:应用两种不同方法培养纯化绿荧光蛋白(GFP)转基因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探求提高GFP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纯化效率的方法。方法:取4~6周龄GFP小鼠股骨全骨髓,采用贴壁法进行体外培养。待细胞融合至约80%,将细胞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法和改良法进行消化传代。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荧光状态及形态学特征,MTT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及绿荧光蛋白表达率,体外诱导观察其成骨、成脂能力。结果:贴壁法获得数量较多,形态多样的原代细胞。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细胞形态一致性不断增高。与传统方法相比,改良法在不影响细胞增殖、分化潜能,不影响其GFP表达率的前提下,可以更早获得纯度较高的细胞。结论:改良法可提高纯化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效率,为其用于进一步研究工作提供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4种镍钛正畸弓丝钛离子析出量的体外实验研究
    郭静, 米丛波
    2015, 31(4): 328-331. 
    摘要 ( 149 )  
    目的:通过测试在人工唾液中4种品牌镍钛正畸弓丝钛离子的析出量,以了解其耐腐蚀性。方法:选择临床常用的4种品牌的镍钛正畸弓丝,分别为3M、SL、TP、SMT,调配人工唾液,并将人工唾液的pH值分别调节为4.0及6.75,减取的正畸弓丝两端较直的部分(每段2 cm)放入EP树脂管中,加入已调节好pH值的人工唾液1 mL,保存置37 ℃电子恒温箱,在1、7、28 d时分别取出弓丝样本后测试试管中钛离子的析出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第1天时4种品牌镍钛正畸弓丝钛离子的析出量最大,7、28 d时钛离子的析出量平均后,均要少于弓丝浸泡第1天时的析出量,不同品牌间钛离子的析出量的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4种品牌的镍钛正畸弓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但是酸性环境可以加速镍钛正畸弓丝中钛离子的析出量影响镍钛正畸弓丝的抗腐蚀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煅烧骨复合PRF对牙周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董红宾, 张琴, 何惠宇, 克依木·克里木, 吕晶晶
    2015, 31(4): 332-335. 
    摘要 ( 146 )  
    目的:研究比较异种煅烧骨和Bio-oss骨分别与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det-rich fibrin,PRF)联合,及其各自单独使用对牙周骨缺损修复的效果。方法:制备煅烧骨,PRF凝胶及其复合物。选54只新西兰大白兔,制备牙周组织缺损模型,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PRF凝胶组、煅烧骨组、Bio-oss骨组、煅烧骨/PRF凝胶组、Bio-oss骨/PRF凝胶组,将这些材料植入牙周缺损区,每组9只兔子。术后4周、8周和l2周处死动物,获取完整标本,观察影像学和组织学。行组织学染色检测,测量新生牙周组织的高度。结果:X线结果表明:4周、8周和l2周煅烧骨/PRF 组和Bio-oss/PRF 组平均密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缺损处骨组织连续。组织学观察:实验组均在牙根面可见新生牙骨质样组织、牙周膜和牙槽骨样组织的形成,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成熟、增多。12周时,煅烧骨/PRF凝胶、Bio-oss骨/PRF凝胶较空白对照组明显提高,较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煅烧骨/PRF凝胶、Bio-oss骨/PRF凝胶复合物可明显促进牙周组织的再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PRF复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兔牙槽骨缺损的研究
    张文丽, 李淑慧, 陈诚, 李一鸣, 周晶, 吴佩玲
    2015, 31(4): 336-339. 
    摘要 ( 240 )  
    目的:观察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 PRF)复合自体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em cells, BMSCs)修复牙槽骨缺损的能力。方法:取健康雄性2月龄新西兰兔36只,随机分为4组:PRF+BMSCs组、PRF组、BMSCs组、空白对照组,均在全麻下微创拔除下颌左侧中切牙。4组实验动物分别在4、8、12周处死。取其下颌骨进行牙槽骨标本测量,X线观察,组织学观察。结果:牙槽骨标本测量比较:4组牙槽嵴宽度、高度丧失值均存在差异(P<0.05);析因分析示PRF与BMSCs复合使用修复牙槽骨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PRF或BMSCs(P<0.05)。X线、组织学观察表明术后4、8、12周时拔牙窝骨吸收程度:PRF+BMSCs组<PRF组<BMSCs组<空白对照组,PRF+BMSCs组成骨情况均优于PRF组、BMSCs组、空白对照组。结论:PRF复合自体BMSCs可以促进牙槽骨的再生与修复,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输出电压对激光焊接钴铬合金焊件疲劳强度的影响
    徐敏锐, 潘在兴, 吴松全, 陈枫
    2015, 31(4): 340-342. 
    摘要 ( 147 )  
    目的:探讨不同输出电压对激光焊接钴铬合金试件机械强度和疲劳强度的影响。方法:将牙科钴铬合金采用激光焊接在分别在220 V、250 V、280 V三种输出电压下焊接成哑铃形试件(n=10),以未焊接组作为对照,在材料测试机上进行三点弯曲试验,记录试件的最大压应力值和疲劳强度,并对断口进行显微晶相分析。结果:各焊接组的最大压应力值均小于未焊接组,其中220 V组最小,250 V组与280 V组的差别无显著性;各焊接组的疲劳强度随着输出电压的升高而升高,差异有显著性,但各焊接组的疲劳强度均远小于未焊接组。结论:在一定范围内,激光焊接的疲劳强度随输出电压的升高而增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EDC交联离子化胶原支架材料的生物学表征
    王丽霞, 赵寰, 靳淑凤, 申静, 丁一
    2015, 31(4): 343-348. 
    摘要 ( 139 )  
    目的:研究EDC交联对离子化胶原支架材料的理化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侧链修饰结合碳化二亚胺交联改性技术制备实验使用的离子化胶原材料:天然胶原、甲基化胶原、琥珀酰化胶原,通过扫描电境、差示扫描热计、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体外酶降解实验分析对胶原材料交联前后的结构与性能进行研究。结果:侧链修饰改变了胶原的表面电荷性质,碳化二亚胺交联提高了天然胶原、甲基化胶原的孔径、孔隙率(P<0.05)、变性温度、抗酶降解能力(P<0.05),改变了其化学结构;而对琥珀酰化胶原的孔径、孔隙率、化学结构无明显影响,且降低了其变性温度和抗酶降解能力(P<0.05)。结论:EDC交联可显著改善离子化胶原支架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为其在牙周组织再生中的初步应用提供了实验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面神经离断后Cathepsin S基因敲除小鼠小胶质细胞反应的实验研究
    郝海鹏, 季振威, 中西, 博
    2015, 31(4): 349-353. 
    摘要 ( 205 )  
    目的:研究面神经损伤后CS基因敲除(CS-/-)小鼠小胶质细胞的反应。方法:两种小鼠经脾分别注射CFDA,24 h后离断右侧面神经。术后7 d,取出含面神经核(FMN)的脑干进行切片,小胶质细胞和面神经元免疫荧光双重染色,作Westernblot分析,并进行CS、CB的RT-PCR定量分析。术后14 d、50 d,进行小胶质细胞免疫荧光双重染色。分别培养CS-/-和野生型小胶质细胞后进行ATP诱导小胶质细胞位移实验、游走实验、增殖实验。结果:神经离断后,CS和MMP-9在野生型小胶质细胞增生表达,而不出现在CS-/-小胶质细胞。CB仅在野生型面神经元内显著性增加。CFDA和CD3仅在野生型小鼠FMN内出现。CS和MMP-9在野生型小鼠FMN内明显增加,而CB的水平无变化,并且CB在CS-/-小鼠FMN内显著性增加。CS-/-小胶质细胞的位移和游走能力大幅降低,但增殖能力两者无明显差别。结论:面神经离断后,CS的缺失会使单核、淋巴细胞的动员游走能力受到损害,表现出了神经元毒性和吞噬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RGD多肽修饰的无机小牛骨粉对MC3T3-E1细胞黏附、增殖及分化的影响
    高媛媛, 周子谦, 柳慧芬, 童昕
    2015, 31(4): 354-358. 
    摘要 ( 194 )  
    目的:研究小鼠前成骨细胞MC3T3-E1在RGD修饰的无机小牛骨粉上的黏附、增殖及分化。方法:浸泡法制备RGD/Bio-Oss复合材料。MTT法检测细胞1 h、2 h、3 h黏附,扫描电镜观察细胞黏附形态,DNA浓度定量分析细胞1 d、3 d、5 d、7 d的增殖。碱性磷酸酶(ALP)试剂盒检测细胞7 d、14 d的分化。结果:1 h、2 h、3 h细胞黏附结果Bio-Oss/RGD组明显高于Bio-Oss组及空白对照组;1 d、3 d、5 d、7 d Bio-Oss/RGD组和Bio-Oss组的DNA浓度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但都低于空白对照组;细胞分化第14天时Bio-Oss/RGD组的结果明显高于Bio-Oss组与空白对照组。结论:RGD对细胞黏附及分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对细胞增殖无显著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硅酸二钙-半水硫酸钙复合物抑菌性能体外研究
    赵昱, 贾洪宇, 刘敏
    2015, 31(4): 359-360. 
    摘要 ( 140 )  
    目的:观察硅酸二钙-半水硫酸钙不同掺伴比率复合物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选取4组不同配比复合物,A组C1.4Si、B组C1.4Si-CSH10、C组C2.0Si、D组C2.0Si-CSH10,以变形链球菌为实验对象,采用琼脂平板扩散法测定复合物抑菌环大小,采用震荡烧瓶法测定不同时间段复合物对变形链球菌的抑菌率,评价复合物的体外抑菌性能。结果:C与D组抑菌环大于A组与B组, C与A组,D与A组抑菌环大小有统计学差异(P<0.05),C与D组抑菌率24 h达到99%。结论:硅酸二钙-半水硫酸钙复合物对口腔致龋菌之一变形链球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研究论著
    人淋巴管内皮细胞的分离和鉴定
    魏军成, 张壁, 陈琦, 王贻宁, 赵艳
    2015, 31(4): 361-364. 
    摘要 ( 260 )  
    目的:分离培养人淋巴管内皮细胞(LECs),为研究淋巴管新生在淋巴管瘤复发及肿瘤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法了解人淋巴管瘤的组织病理特征;胶原酶消化法从淋巴管瘤组织中分离淋巴管内皮细胞;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淋巴管内皮细胞的形态和超微结构;MTT法检测细胞体外增殖。结果:HE染色显示舌淋巴管瘤中具有大量扩张的管腔,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管腔内皮细胞表达FLT-4、和LYVE-1;体外培养的淋巴管内皮细胞呈"铺路石"样外观;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淋巴管内皮细胞特征性细胞器如weibel-palade小体、胞质小突和质膜小泡;MTT结果显示细胞于第3天开始进入增殖活跃期,第5天进入高峰期,第6、7天进入平台期;在Ⅰ型胶原凝胶中细胞形成管腔样结构。结论:应用胶原酶消化法可以有效的从淋巴管瘤组织中分离得到淋巴管内皮细胞。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甘肃东乡及裕固族牙周炎口腔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
    焦康礼, 朱玉娟, 谢沛原, 李俊平, 吴芳, 周建业, 李志强, 余占海
    2015, 31(4): 365-369. 
    摘要 ( 243 )  
    目的:研究甘肃东乡族和裕固族成年人牙周炎唾液微生物群落结构。方法:构建16S rRNA克隆文库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DP(东乡族样本),YP(裕固族样本)。结果:发现链球菌属存在于所有样本中;伴放线放线杆菌属(DP:0.00%, YP:3.30%)、奈瑟菌属(DP:10.40%, YP:3.60%)及韦永球菌属(DP:0.40%, YP:3.85%)在两组样本中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甘肃东乡及裕固族牙周炎口腔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一定差异,其中,链球菌属、普氏菌属、梭杆菌属及嗜血杆菌属在牙周炎患者口腔中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牙周致病微生物与药物性牙龈肥大的关系
    刘海杰, 潘亚萍
    2015, 31(4): 370-372. 
    摘要 ( 140 )  
    目的:探讨菌斑微生物在硝苯地平诱导的药物性牙龈肥大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eal-time PCR技术对服用硝苯地平后出现药物性牙龈肥大的高血压患者(A组,23例)、服用硝苯地平后未出现药物性牙龈肥大的高血压患者(B组,23例)、慢性牙周炎者(C组,23例)龈下菌斑内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中间普氏菌(Prevotella intermedia,Pi)、齿垢密螺旋体(Treponema denticola,Td)和福赛坦氏菌(Tannerella forsythia,Tf)进行相对定量检测,比较3组患者龈下菌斑中4种牙周致病微生物相对含量的差异。结果:Pg、Td、Tf、Pi在A组明显高于B组,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 A组与C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菌斑微生物在硝苯地平诱导的药物性牙龈肥大中起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噬相关蛋白LC3Av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表达及甲基化对其的影响
    王倩, 马金宝, 白桦
    2015, 31(4): 373-376. 
    摘要 ( 170 )  
    目的:检测自噬相关基因LC3Av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甲基化对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自噬与口腔肿瘤发生的关系。方法:提取18株口腔鳞癌细胞系的总RNA,检测LC3Av1的转录水平表达。并采用COBRA法检测LC3Av1启动子区域CpG岛的甲基化程度。结果:LC3Av1在18株口腔鳞癌中仅有3株表达(表达率为16.7%),而LC3B全部表达。有17株LC3Av1可检测出甲基化。结论:在口腔鳞癌中LC3Av1表达水平降低,提示口腔鳞癌的发生可能与LC3Av1依赖的细胞自噬障碍有关,其表达缺失可能与高甲基化相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牙尖交错位与舌姿势位的舌位特征比较研究
    林焱, 林永玲, 许潾于
    2015, 31(4): 377-380. 
    摘要 ( 160 )  
    目的:研究不同前牙咬合类型人群的舌体位置,比较其各自的牙尖交错位与舌姿势位时舌位的差异。方法:筛选不同前牙错牙合类型的受试者,利用舌背硫酸钡造影法,对受试者拍摄有特殊显影的常规牙尖交错位的侧位片及舌姿势位的侧位片,定位舌体的位置后找出其舌位变化特征。结果:除舌根部外,个别正常牙合组从牙尖交错位到舌姿势位整个舌体下沉均匀;深覆牙合组舌中部下沉量较大,其次是舌前部;深覆盖组舌中前部都有大幅度下沉;反牙合组舌中后部下沉明显,而中前部仅有少量下沉量;开牙合组下沉量是几组中最小的。结论:不同前牙咬合类型人群舌位的变化存在各自不同的特点,该特点可能与错牙合本身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Ankylos种植体用于前牙美学区3~5年的临床效果分析
    岳喜龙, 许胜, 周文娟, 柳忠豪
    2015, 31(4): 381-384. 
    摘要 ( 142 )  
    目的:回顾性研究Ankylos种植体用于前牙美学区的临床效果,以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烟台市口腔医院种植中心自2008年4月~2010年4月共200位患者植入Ankylos种植体325枚。因电话及地址变更,选取参与复诊的175位患者共213枚种植体,术后随访3~5年,观察种植体成功率、留存率、边缘骨吸收情况以及龈乳头充填指数等指标。结果:175位患者共植入213颗Ankylos种植体,观察时间为36~60个月,平均观察时间46.7个月,种植体成功率为93%,种植体留存率为94.8%,未植骨组边缘骨变化为(0.98±0.45) mm,植骨组边缘骨变化为(1.45±0.26) mm,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植骨组中Bio-oss骨粉+自体骨屑组边缘骨吸收为(0.65±0.46) mm,单独植骨组边缘骨吸收为(1.02±0.39) mm,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nkylos种植体用于前牙美学区临床效果满意,种植体成功率和留存率高,边缘骨吸收较少,美学效果理想。但因本研究因限样本量和观察时间等条件限制,其相关临床研究有待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上颌快速扩弓矫治对牙髓血流量的影响
    许颖华, 江业强
    2015, 31(4): 385-387. 
    摘要 ( 142 )  
    目的:评估快速扩弓器对牙髓血流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1名患者,其中女14人,男7人,年龄10~15岁。分为3个实验组:中切牙组共42颗,尖牙组共28颗和第一磨牙组共42颗。使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量牙髓血流量值,测量的时间点为:开始扩弓前(T1);扩弓后第1周(T2);扩弓结束后(T3)和保持期的第3周(T4),第7周(T5),第12周(T6)。实验所得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支抗牙齿的血流量值在第1周几乎翻了1倍,而在腭中缝扩大之后数值逐渐降低,到了保持阶段已回落接近矫治前的水平。结论:快速扩弓器对牙髓血流量的影响是可逆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质金属蛋白酶2在中国人口腔鳞状细胞癌中表达的Meta分析
    朱丽芳, 易安华
    2015, 31(4): 388-392. 
    摘要 ( 140 )  
    目的:建立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 Proteinase 2,MMP2)在中国人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SCC)中表达的相关性。方法:查找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等网上的在线数据库,获取1990年1月~2014年10月国内专业期刊杂志发表的相关原始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达到Meta分析要求的研究总计15个,OSCC组685例,正常口腔黏膜(Normal Oral Mucous, NOM)组275例,Meta分析结果表明MMP2在OSCC组中的表达大于NOM组,呈显著性(OR值等于13.26,95%CI范围为9.02~19.50,P值小于0.05)。结论:根据现有的MMP2和OSCC相关研究的Meta分析结果,MMP2高表达是OSCC的侵袭转移的关键因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Hedgehog信号通路效应蛋白在舌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孙国文, 张笑佛, 李田, 胡勤刚, 唐恩溢
    2015, 31(4): 393-396. 
    摘要 ( 151 )  
    目的:探讨Hedgehog(HH)信号通路中效应蛋白Ptch、Smo和Gli1在舌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我院24例舌癌患者的病灶及癌旁组织中Ptch、Smo和Gli1的表达。结果:Ptch和Smo在舌癌组织中为高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烟酒习惯等不相关,而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有相关性,在组织学分级和临床分期越高的舌癌组织中表达越高。部分Ptch及Smo阳性表达的舌癌组织中,Gli1也呈阳性表达。结论:HH信号通路可通过Ptch和Smo的过度表达,有可能通过进一步激活转录因子Gli1及其他目的基因,与舌癌的发生及发展存在一定关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单颗上颌前牙即刻种植即刻修复后美学评价和患者满意度调查
    刘文芳, 范挽亭, 何姗丹, 朱丽红
    2015, 31(4): 397-400. 
    摘要 ( 196 )  
    目的:评估单颗上颌前牙即刻种植即刻修复半年再行永久修复后的美学评分与患者满意度的相互关系。方法:27例患者的单颗上颌前牙即刻拔除即刻种植,同期临时冠行牙龈诱导,6个月后行永久修复, 24个月后分别用红色美学分值PES及白色美学分值WES评价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及修复体美学效果;以视觉测量尺(visual analog scale.VAS)作为指标测量患者的主观满意度.分析PES与WES、VAS与PES、VAS与WES之间的关系。结果:红色美学分值PES平均得分(8.22±1.48) ,白色美学分值WES平均得分(8.00±1.33),种植体PES与WES值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r=0.612,P<0.001);VAS值为7~10,平均得分为(8.19 +1.08),患者VAS与PES值和WES值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r=0.448,P=0.019;r=0.423,P=0.028)。结论:单颗上颌前牙即刻种植并采用临时冠诱导牙龈后再永久修复可获得很高的美学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其中PES与WES、VAS与PES、VAS与WES有很高的相关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牙龈瘤切除术后的美学处理与分析
    孙素珍, 曹正国, 戴杰, 吴志芳
    2015, 31(4): 401-403. 
    摘要 ( 177 )  
    目的:采用用冠向复位瓣法及侧向转位瓣术对牙龈瘤切除后唇颊侧的余留创面进行处理,并观察其疗效。方法:从符合纳入标准的牙龈瘤患者中选择24例,采用牙龈瘤切除+局部刮治和牙槽骨修整,视牙龈缺损情况采用冠向复位瓣法或侧向转位瓣术来处理唇颊侧创面。结果:观察6个月~1年,24例患者无1例复发,且术后牙龈颜色、形态较理想,仅6例患者出现轻微的牙龈退缩、牙槽骨吸收或黑三角,且该6例牙龈均为薄龈生物型。结论:保留患牙,切除牙龈瘤后,用冠向复位瓣法或侧向转位瓣术处理创面,在牙龈的外形恢复方面能得到较理想的效果,但是薄龈生物型的牙龈较厚龈生物型在术后更容易出现牙龈退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RW-Splint对安氏Ⅱ类错牙合伴TMD患者咀嚼肌肌电的影响
    肖珲, 刘俊峰, 刘从华
    2015, 31(4): 404-407. 
    摘要 ( 183 )  
    目的:探讨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伴TMD患者经RW-Splint治疗1周和2个月后咀嚼肌肌电活动的改变。方法:采用EMGⅡ型表面肌电测量仪分别对12名患者RW-splint治疗前、治疗后1周及2个月的咀嚼肌肌电活动进行检测。结果:RW-splint治疗1周后患者的颞肌前束、咬肌在下颌姿势位、最大紧咬牙尖交错位时肌电幅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个月后最大紧咬牙尖交错位时颞肌前束、咬肌的肌电幅值的肌电幅值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颞肌前束的肌电幅值大于咬肌的肌电幅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患者下颌姿势位时颞肌前束、咬肌肌电幅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W-splint通过戴用时间的加长能降低咀嚼肌的肌电值,但改善其对称性作用不明显,可能与RW-splint改变了患者的牙位而呈现出原本有的早接触或牙合干扰有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乐氟预防碳酸饮料对乳牙釉质脱矿的体外研究
    盛婷, 杨清岭, 孙宇, 赵玥, 李宝花, 孔宇
    2015, 31(4): 408-409. 
    摘要 ( 147 )  
    目的:证实多乐氟能预防碳酸饮料对乳牙牙釉质的脱矿作用。方法:将72个乳牙釉质块随机分成4组,每组18块。人工唾液为对照组(A);可乐碳酸饮料浸泡组(B);多乐氟处理后可乐浸泡组(C);氟化泡沫处理后可乐浸泡组(D)。A组试件不作处理,B组试件浸泡于可乐中30 min,取出后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放置约4 min,再次浸泡于可乐中30 min,如此循环直至12 h。实验C、D组釉质块分别浸在多乐氟、氟化泡沫涂抹4 min后,后续处理同B组。上述处理后试件分别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检测釉质表面的形态变化及Ca2+、P3+含量( 重量百分比)。结果:对A组相比,可乐浸泡可致乳牙釉质表面脱矿;氟化物处理后可降低釉质表面的脱矿程度,并使晶体颗粒体积变大,其表面Ga2+、P3+含量的降低程度也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乐氟可抑制乳牙釉质在碳酸饮料中的脱矿,效果较好,并能促进其再矿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乌鲁木齐市汉族与哈萨克族大学生上前牙色度值的研究
    王冰, 周泉, 梁学萍
    2015, 31(4): 410-412. 
    摘要 ( 160 )  
    目的:研究乌鲁木齐市汉族与哈萨克族大学生上前牙天然牙的色度值,为临床制作仿真修复体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数码相机及计算机色度分析系统采集、分析18~22岁乌鲁木齐市汉族与哈萨克族大学生432颗上前牙天然牙的色度值。结果:乌鲁木齐市18~22岁汉族青年及哈萨克族青年的上前牙色度值均从中切牙向尖牙方向均呈现明度逐渐降低,组间比较均P<0.05。彩度值组间比较均逐渐增大(P<0.05)。中切牙中汉族青年亮度值高于哈萨克族青年,彩度值低于哈萨克族青年(P<0.017)。侧切牙中汉族青年亮度值及彩度值均小于哈萨克族青年(P<0.017)。尖牙中汉族青年的亮度值及彩度值均小于哈萨克族青年(P<0.017)。结论:乌鲁木齐市18~22岁汉族及哈萨克族大学生的上前牙色度值存在差异。本实验所得到的结果,有助于使口腔修复材料的光学特性与天然牙更匹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前牙根端囊肿合并感染致骨缺损拔牙后位点保存的临床应用
    牛志英, 周朝宇, 胡秋霞
    2015, 31(4): 413-414. 
    摘要 ( 187 )  
    目的:观察因根端囊肿合并感染致牙槽骨缺损后拔牙同期植入Bio-Oss Collagen加用GBR技术,对牙周软硬组织的保存效果。方法:因有根端囊肿合并感染而拔牙的2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拔牙后牙槽窝中植入Bio-Oss Collagen胶原骨,其上覆盖Bio-gide膜行位点保存,对照组拔牙后不做处理。结果:术后观察28例患者创口均为一期愈合,实验组软硬组织位点保存良好,为延期种植修复提供了足够的骨量。结论:牙槽骨缺损后拔牙同期行位点保存可提供足够的牙槽骨高度与宽度及周围软组织的量,使之外形丰满,为延期种植打下美学修复成功的基础,提高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报告
    舌缺损股薄肌皮瓣修复1例
    黄欣, 周剑虹, 许振华
    2015, 31(4): 415-415. 
    摘要 ( 1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经验交流
    高龄老人心电监护下拔牙血压和心率分析
    孟甜, 姜霞
    2015, 31(4): 416-417. 
    摘要 ( 1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轴聚角与全冠固位的相关性研究
    刘战义, 陈洁点, 郑镭
    2015, 31(4): 418-418. 
    摘要 ( 1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FimH粘附素的结构对菌毛粘附力的影响
    郑丹, 张丽丽, 李晓霞, 张晓欢, 宗辰, 李宇红
    2015, 31(4): 419-422. 
    摘要 ( 1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活髓牙漂白的副作用及应对措施的研究进展
    程少龙综述, 于皓, 程辉审校
    2015, 31(4): 423-425. 
    摘要 ( 1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