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特约述评
    牙周炎与高脂血症交互作用及致肠道菌群失调的研究进展
    闫福华, 黄悦臻
    2021, 37(2): 95-100.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1.02.001
    摘要 ( 321 )   PDF(1022KB) ( 569 )  
    牙周炎和高脂血症都是较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人类身心健康,且两种疾病可能会互相影响,加重病情,然而其具体的生物学机制尚未明确。肠道微生态为机体最大最复杂的微生态系统,牙周炎和高脂血症均可导致肠道菌群组成改变。近年来研究证实,肠道菌群可通过自身代谢产物、影响宿主代谢及免疫反应来调节宿主血脂和骨代谢。本文就牙周炎和高脂血症之间,通过导致肠道菌群紊乱而产生交互作用的病理生理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牙周炎和高脂血症之间潜在的关系提供新思路和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齿龈内阿米巴与牙周炎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焦俊玮, 赵蕾
    2021, 37(2): 101-104.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1.02.002
    摘要 ( 281 )   PDF(784KB) ( 477 )  
    齿龈内阿米巴(Entamoeba gingivalis,E.gingivalis)主要出现在人口咽部,是最早被报道的人体阿米巴原虫。E.gingivalis通常存在于口腔卫生状况不良及一些口腔疾病患者,特别是牙周炎患者的牙周袋中具有更高的检出率。尽管通常认为E.gingivalis为共生微生物,但随着检测和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原虫与牙周炎间可能存在更为密切的联系。本文就齿龈内阿米巴与牙周炎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低幅度高频率振动波对种植体骨结合影响的研究进展
    叶鑫健, 汪淑华
    2021, 37(2): 105-108.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1.02.003
    摘要 ( 250 )   PDF(799KB) ( 294 )  
    低幅度高频率振动波(low-magnitude high-frequency vibration,LMHFV)作为一种短期、简便、洁净、不良反应少的物理疗法已被证明有一定的成骨效应,LMHFV在身体各部位骨重建中有着积极的作用,也被报道证实其可以促进种植体周围骨的愈合和骨结合。本文就LMHFV的作用机制、传导机制、对种植体周围骨生长的影响、作用安全性等方面进行简要综述并提出展望,以期LMHFV能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治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氧化应激对潜在口腔恶性疾病作用的研究进展
    沙桐, 张伟
    2021, 37(2): 109-112.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1.02.004
    摘要 ( 244 )   PDF(1382KB) ( 387 )  
    潜在口腔恶性疾病(oral potentially malignant disorders , OPMD)是一类具有癌变潜能的口腔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研究表明,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口腔白斑、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ral submucous fibrosis,OSF)患者体内存在氧化应激 (oxidative stress, OS)现象,伴随脂质过氧化、DNA损伤以及抗氧化系统失衡。其中,活性氧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及其引起的氧化损伤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通过它们与氧化应激的研究进展,可进一步阐明发病机制,并为疾病的预防和抗氧化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牙髓干细胞分化中微小RNA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赵云, 米方林
    2021, 37(2): 113-117.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1.02.005
    摘要 ( 248 )   PDF(797KB) ( 479 )  
    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s, DPSCs)是一种神经嵴来源的成体干细胞,具有良好的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特性,可向多种口腔组织相关细胞分化,且兼具免疫原性低等优势,因此作为种子细胞在组织工程及再生医学领域广泛应用。微小RNA(microRNA, miRNA)是一类通过作用于基因转录后RNA而调控靶基因表达的短链非编码RNA,在细胞生长、增殖、胚胎发育、组织分化和凋亡等多种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本文对DPSCs分化过程中微小RNA调节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牙体修复学研究
    不同制备形态对短冠磨牙髓腔固位冠抗折性影响的研究
    粟猛, 屈直
    2021, 37(2): 118-121.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1.02.006
    摘要 ( 201 )   PDF(1567KB) ( 421 )  
    目的:比较3种不同预备深度和有无牙本质肩领对髓腔固位冠修复体及牙体抗折性的影响,为临床上髓腔固位冠修复短冠磨牙的牙体预备提供参考。方法:收集牙颈部至根尖形态完整的上颌离体恒磨牙30颗。设置3种髓腔预备深度3 mm、4 mm、5 mm,两种边缘预备形式,随机分为6组,通过CAD-CAM技术制作氧化锆髓腔固位冠进行修复,随后进行抗折强度测试,记录折裂负荷值以及折裂模式。结果:6组样本的折裂负荷值不管是在对接组还是肩台组中,最大载荷值均为3 mm组<4 mm组<5 mm组,但组间两两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肩台组的最大载荷值大于对接组,在3 mm和4 mm组中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6组样本折裂模式中均以不可修复折裂为主,5 mm组中均呈现不可修复性折裂。结论:通CAD-CAM技术制作的氧化锆髓腔固位冠修复上颌短冠磨牙时,3 mm和4 mm的髓腔预备深度均能满足临床抗折强度要求,但不宜超过4 mm;另外,预备形态中引入1 mm的牙本质肩领可作为临床一种有效增加牙体和修复体抗折强度的预备方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卵黄高磷蛋白调控生物玻璃对牙本质的再矿化
    俞少玲, 臧睿觉, 李姮
    2021, 37(2): 122-125.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1.02.007
    摘要 ( 155 )   PDF(3190KB) ( 314 )  
    目的:探讨卵黄高磷蛋白(PV)调控生物活性玻璃对脱矿牙本质再矿化的能力。方法:制备120片牙本质切片,随机分为6组,A组为对照组(SBF模拟体液),B组为100 mg/L PV,C组为500 mg/L PV,D组为SBF+生物活性玻璃(BG),E组为100 mg/L PV+BG组,F组为500 mg/L PV+BG组。模拟口腔温度处理30 d后,扫描电镜(SEM)观察牙本质表面的显微结构并测量表面显微硬度值(SMH)。结果:E组和F组与其余各组SMH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但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 C组和D组与A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SEM观察显示各组均有沉积物形成,E组和F组沉积物更加均匀致密。结论:卵黄高磷蛋白(PV)可以促进牙本质表面矿物质的形成,与BG联合应用可有加强协同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NaClO溶液的浓度和作用时间对树脂牙本质粘结界面的影响
    王璐瑶, 沈帅, 牛玉梅, 潘爽
    2021, 37(2): 126-130.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1.02.008
    摘要 ( 179 )   PDF(1153KB) ( 359 )  
    目的:研究次氯酸钠(NaClO)溶液的浓度和作用时间对树脂牙本质粘结界面的影响。方法:选取50颗离体磨牙,去除牙齿根部及牙合面釉质,暴露牙本质层并堆塑4 mm厚的复合树脂块。分别沿两个垂直方向纵向片切样本,制备横截面积为1.0 mm2的试件条。选取50个试件随机分为5组:A1组(2.5%NaClO溶液浸泡1 h)、A2组(2.5%NaClO溶液浸泡2 h)、B1组(5.25%NaClO溶液浸泡1 h)、B2组(5.25%NaClO溶液浸泡2 h)、C组(对照组)。测试5组试件微拉伸粘接强度,体式显微镜及扫描电镜下观察断裂模式及断裂界面。结果:(1)随着NaClO溶液浓度的增高,作用时间的延长,4个实验组的微拉伸强度值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2)实验组中NaClO溶液的作用时间因素对树脂牙本质粘结强度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NaClO溶液的浓度因素对树脂牙本质粘结强度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但NaClO溶液的浓度与时间因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影响树脂与牙本质间的粘接强度(P<0.05)。(3)体式显微镜及扫描电镜下显示5组样本断裂模式均以粘结界面断裂为主。结论:随着NaClO溶液浓度的增高,作用时间的延长,树脂与牙本质之间的粘结强度随之下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EGCG改性牙科粘接剂的抗菌研究
    杨柳青, 王博灏, 谢立莉
    2021, 37(2): 131-134.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1.02.009
    摘要 ( 196 )   PDF(1519KB) ( 300 )  
    目的:评估添加不同浓度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正畸粘接剂抗菌性能和粘接性能的影响,为正畸临床预防龋白斑提供依据。方法:制备含有0(对照)、0.1、1.0和10 g/L EGCG的实验粘接剂。通过活死菌染色和MTT评估实验粘接剂抗菌性能。通过剪切强度和聚合度测试评估EGCG对粘接性能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不同浓度EGCG的粘接剂均具有显著抗菌作用(P<0.05),且随EGCG浓度增加而效果显著提升(P<0.05)。添加10 g/L EGCG显著降低粘接剂剪切强度和聚合度(P<0.05),而0.1和1.0 g/L EGCG组则无影响(P>0.05)。结论:添加1.0 g/L EGCG可以在不干扰粘接剂粘接性能的前提下,发挥良好的抗菌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儿童口腔医学研究
    PLA可吸收根管桩联合氰基丙烯酸酯粘接剂在婴幼儿前牙残冠的临床应用研究
    齐凤娜, 孙红蕾, 许华, 李军科, 程瑞卿
    2021, 37(2): 135-138.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1.02.010
    摘要 ( 213 )   PDF(1336KB) ( 316 )  
    目的:研究聚乳酸(PLA)可吸收根管桩联合氰基丙烯酸酯粘接剂在婴幼儿前牙残冠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前牙残冠婴幼儿患者100例,按照完全随机法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和PLA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玻璃纤维短桩联合双重固化树脂粘接剂修复,PLA组采用PLA可吸收根管桩联合氰基丙烯酸酯粘接剂修复。评价两组患儿牙龈情况、咬合功能、牙龈沟炎症反应、临床疗效,并随访统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修复后牙龈指数、咬合力高于修复前,牙龈出血指数低于修复前,且PLA组患儿牙龈指数、咬合力高于对照组,牙龈出血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A组修复后牙龈沟炎症指标TNF-α、CRP、IL-8、IL-6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A组修复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LA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婴幼儿前牙残冠修复治疗中应用PLA可吸收根管桩联合氰基丙烯酸酯粘接剂可改善牙龈状态,抑制TNF-α、CRP、IL-8、IL-6等炎症因子表达,对牙龈的刺激较小,可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修复成功率较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聚乳酸复合材料及乳前牙根部牙本质的力学性能研究
    高黎, 王蕊, 张慧, 刘文涛, 马宁
    2021, 37(2): 139-143.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1.02.011
    摘要 ( 182 )   PDF(1179KB) ( 201 )  
    目的:测试不同比例聚乳酸/羟基磷灰石(PLLA/HA)复合材料及乳前牙根部牙本质的力学性能,为乳前牙根管桩的制作提供参考。方法:熔融共混法制备不同比例的PLLA/HA复合材料,按照HA质量分数不同分为PLLA、PLLA-1%HA、PLLA-3%HA、PLLA-5%HA、PLLA-7%HA共5组,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测试其拉伸性能和弯曲性能,摆锤式冲击试验机测试其冲击性能。收集16颗离体乳前牙,测试根部牙本质的压缩模量和压缩强度。结果:组间比较5组PLLA/HA复合材料的弯曲模量和冲击强度无明显差异(P>0.05),而拉伸强度、弯曲强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组内比较,PLLA-1%HA、PLLA-3%HA、PLLA-5%HA组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均较PLLA组有所下降,但3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前牙根部牙本质压缩模量及压缩强度均数分别为3.63 GPa和128.03 MPa。结论:PLLA-1%HA、PLLA-3%HA、PLLA-5%HA复合材料具有一定的力学性能,有望成为乳前牙根管桩的制作材料,但其力学性能有待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口腔麻醉学研究
    日间全麻下儿童口腔治疗后恢复及影响因素研究
    刘冰, 冯彩华, 张国良, 张亚秋, 梁丽荣, 王沛娟, 闫维, 张惠
    2021, 37(2): 144-147.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1.02.012
    摘要 ( 210 )   PDF(756KB) ( 147 )  
    目的:探讨日间全麻下儿童口腔治疗后恢复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日间全麻下口腔治疗患儿418例,年龄2~6岁,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咽喉疼痛、咳嗽、声音嘶哑评分系统及术后恢复质量量表评价麻醉后24 h恢复情况。选择性别、年龄、麻醉时长、治疗牙齿数、七氟醚用量作为麻醉后24 h可能影响恢复因素进行分析。性别分为男、女两组;年龄分为0~36个月、36~48个月、>48个月3组;麻醉时长分为0~120 min、120~180 min、>180 min 3组;治疗牙齿数分为0~12颗、12~15颗、>15颗3组;七氟醚用量分为0~15 mL、15~20 mL、>20 mL 3组。结果:麻醉后24 h咽喉疼痛、咳嗽、声嘶以轻度为主,发生率分别为18.4%、22.3%、23%。轻度、中度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分别为8.4%、0.2%。轻度、中度、重度牙齿疼痛的发生率分别为44.0%、13.2%、0.9%。轻度情绪低落及焦虑紧张发生率30.4%、19.9%。不同性别分组中,咳嗽和PONV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麻醉时长分组中,PONV和情绪低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牙齿数分组中,咽喉疼痛和声音嘶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与七氟醚用量分组中,各项观察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性别、麻醉时长、治疗牙齿数量是日间全麻下儿童口腔治疗后恢复的影响因素。日间全麻下儿童口腔治疗后恢复质量仍有提升空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口服与肌注咪达唑仑镇静治疗儿童牙科焦虑症的临床疗效对比
    聂娟, 陈婵婵, 谢静, 李晨曦, 刘梓枫, 丁桂聪
    2021, 37(2): 148-152.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1.02.013
    摘要 ( 171 )   PDF(923KB) ( 210 )  
    目的:评估咪达唑仑口服或肌注两种不同给药方法对牙科焦虑症患儿牙科治疗时的镇静效果。方法:将2020年1月~2020年7月于深圳市儿童医院口腔科接受咪达唑仑镇静下牙齿治疗的9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肌注组给予肌注咪达唑仑(0.2 mg/kg),口服组给予口服咪达唑仑(0.6 mg/kg,单次最大剂量20.0 mg)。采用Ramssay量表评估患儿镇静情况,Frankl量表评估患儿治疗依从性,Houpt量表评估患儿治疗完成情况。同时记录药物起效时间、患儿治疗过程中的心率、血氧饱和度、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等。结果:肌注组起效时间(13.0±2.0) min明显短于口服组(15.6±1.8)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89,P<0.05)。两组的Ramssay量表评分中位分值(Z=-1.089,P=0.276),Frankl量表评分中位分值(Z=-0.0863,P=0.388)及Houpt量表评分中位分值(Z=-1.854,P=0.0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评分分布相似。两组患儿的镇静成功率(χ2=0.178,P>0.05)及治疗成功率(χ2=3.103,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0,P>0.05)。结论:口服或肌注咪达唑仑镇静效果相似,是治疗牙科焦虑症患儿的安全有效的镇静方法,但肌注组的镇静起效更快。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两种全麻方法对口腔鳞癌患者免疫功能影响的比较研究
    尹芳, 李进杰, 龚平, 周腾鹏, 刘可斌, 张铁军
    2021, 37(2): 153-156.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1.02.014
    摘要 ( 165 )   PDF(760KB) ( 124 )  
    目的:评价两种全麻方法对口腔鳞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筛选行择期手术的口腔鳞癌患者40例,随机分为DP组和S组(n=20),DP组以右美托咪定和异丙酚为主实施麻醉;S组以七氟醚为主实施麻醉。两组其它麻醉用药相同。分别于麻醉诱导前30 min(T0)、麻醉后3 h(T1)、术毕(T2)、术毕6 h(T3)、术毕24 h(T4)、术毕48 h(T5)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A、IgM、IgG)及免疫细胞因子(sIL-2Rα、IL-2、IL-6、IL-10)水平。结果:两组各指标,在组内多个时间点上与T0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但免疫球蛋白组间比较几乎无统计学差异,免疫细胞因子在组间除T0时刻外,其余时间点上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T4、T5时,sIL-2Rα和IL-6的浓度,S组高于DP组, IL-2的浓度S组低于D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0浓度在T1~T4时,S组高于D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全麻方法对患者的免疫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但右美托咪定联合异丙酚麻醉对循环中IL-2、IL-6、IL-10及sIL-2Rα浓度的影响较七氟醚麻醉轻,可能更有利于维持患者免疫功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口腔种植学研究
    下颌切牙管的三维空间分布规律研究及对颏部取骨的范围探讨
    喻缇, 周乔, 黄元丁, 季平, 黄弘
    2021, 37(2): 157-161.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1.02.015
    摘要 ( 202 )   PDF(2314KB) ( 241 )  
    目的:利用口腔锥形束CT(CBCT)探寻下颌切牙管(MIC)在下颌骨内的一般分布规律,为降低患者颏部截骨术后的神经并发症风险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收集80例患者下颌骨的CBCT影像资料,评估MIC在颏孔间区各牙位下方的检出率和清晰度,并对MIC的直径及其与下颌骨各平面之间的距离进行测量。结果:MIC的检出率为52.5%~77.4%,从下颌中切牙区到第一前磨牙区,其影像清晰度逐步增高。在颊舌方向上,MIC到下颌唇侧皮质骨板的平均水平距离和切线距离分别为(3.74±1.23) mm和(3.54±1.18)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 ;在垂直方向上,MIC与双侧颏孔连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从第一前磨牙区(4.47±2.07) mm到中切牙区(7.36±2.61) mm逐渐增加(P<0.0001),而MIC到根尖的垂直距离则逐渐降低(P<0.0001)。结论:从颏孔区到下颌正中联合,MIC逐渐向根方走行,且清晰度和检出率逐渐下降;MIC到唇侧骨板的水平距离基本保持不变。为尽量避免MIC神经并发症的发生,颏部取骨的范围最好在正中联合区域,且厚度应控制在3.5 mm以内。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上颌窦侧壁开窗提升术中应用CGF的骨增量影像学评价与临床对照研究
    刘瑞敏, 鄢明东, 黄文秀, 吴东, 陈江
    2021, 37(2): 162-166.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1.02.016
    摘要 ( 255 )   PDF(3966KB) ( 352 )  
    目的:探讨CGF在上颌窦底侧壁开窗提升术中的临床疗效和在Minics软件三维重建介导下的影像学变化。方法:收集因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5 mm)拟行上颌窦侧壁开窗提升术的患者20例分为2组:实验组10例 (CGF联合骨替代材料组)和对照组10 例(仅使用骨替代材料组)。本研究为临床对照研究,通过Minics 19.0软件三维重建上颌窦内影像后,测量术后即刻及术后6个月窦内骨组织吸收率及骨密度值增长倍数的变化。评估术后并发症、术后满意度(VAS)、存留率等相关临床指标。结果:术后随访期内,所有种植体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影像学检评价:实验组平均骨吸收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平均骨密度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上颌窦侧壁开窗提升术中CGF联合骨替代材料联合应用可以获得良好的短期疗效,且CGF的加入可以增加显著上颌窦内骨组织的密度,但其长期效果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口腔黏膜病学研究
    石辛含片治疗复发性口疮(胃火上炎证)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研究
    田媛, 周刚, 关晓兵, 谭劲, 刘关键, 隋秋丽, 李佳, 林梅, 周红梅
    2021, 37(2): 167-172.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1.02.017
    摘要 ( 261 )   PDF(964KB) ( 351 )  
    目的:评价石辛含片治疗复发性口疮(胃火上炎证)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采用优效性检验、进行随机双盲单模拟、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设计。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石辛含片和安慰剂,疗程为5 d。主要疗效评价指标为疼痛初始缓解时间,次要疗效评价指标为全部溃疡愈合率、目标溃疡愈合率、目标溃疡存在时间、溃疡总数、疼痛指数、溃疡面积及中医症候量化指标;记录不良反应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共纳入234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17例,试验组的疼痛初始缓解时间(主要疗效指标)优效于安慰剂对照组(P<0.05)。次要疗效指标,试验组均显示出比对照组更好的改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生临床症状不良事件21例,与药物相关者8例(试验组6例,对照组2例),主要表现为轻~中度腹痛、腹泻等,多数为轻度,可自行缓解;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两组不良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石辛含片用于治疗复发性口疮(胃火上炎证)可有效缓解疼痛、促进愈合,改善胃火上炎中医症候,并有良好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31例IgG4相关性疾病的临床分析
    蒲娇, 胡露露, 牛雅琪, 贾梦莹, 曾雪敏, 何伟, 龚忠诚
    2021, 37(2): 173-178.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1.02.018
    摘要 ( 175 )   PDF(2950KB) ( 259 )  
    目的:提高对IgG4相关性疾病(IgG4-related disease,IgG4-RD)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分析31例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IgG4-RD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血清学、病理学、治疗等特点,并使用IgG4-RD应答者指数评估疾病活动和损害。结果:31例患者中,男18例,女13例,平均年龄(59.1±9.12)岁,起病到诊断的中位时间为10(1~120)个月。首诊误诊6例,误诊率为19.35%。32.26%的患者合并过敏性疾病。影像学主要表现为2个及2个以上受累器官增大和(或)占位,主要以唾液腺为主(77.42%),其次是淋巴结、泪腺、胆道等。IgG4-RD应答者指数为7.13±3.25,与受累器官呈正相关(r=0.15,P<0.0001)。93.55%的患者血清IgG4升高,且与血清IgG呈正相关(r=0.54,P<0.01)。病理检查可见淋巴浆细胞浸润,淋巴滤泡增生明显,组织间伴不规则纤维化。25例服用糖皮质激素患者中,1例因治疗无效改用利妥昔单抗治疗,2例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随访时间为(25.89±14.02)个月。12例患者治疗后效果良好,复查IgG4水平下降,12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复发现象,复发率为48%。1例治疗期间因突发心脏病死亡。结论:IgG4-RD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男性的多系统纤维炎症性疾病。唾液腺、淋巴结、泪腺及内脏器官肿大是常见的临床表现,病理检查是确诊的金标准,糖皮质激素及生物制剂对其治疗有效,但存在复发现象。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报告
    光动力治疗口腔黏膜多发性乳头状瘤1例
    高昕, 程英杰, 崔建通, 甘典, 王新文
    2021, 37(2): 179-180.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1.02.019
    摘要 ( 171 )   PDF(1780KB) ( 415 )  
    本文报道光动力治疗口腔黏膜多发性乳头状瘤1例,诊治过程展示光动力疗法优点及在口腔黏膜疾病中治疗的可普及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