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16年, 第32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16-12-25
    上一期    下一期

    名家论道
    基础研究论著
    临床研究论著
    病例报告
    综述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名家论道
    两种沟槽钛片上纤维连接蛋白修饰方法的效果比较
    黄斯佳,许志强,赖颖真,周麟,陈江
    2016, 32(12): 1225-1228.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16.12.001
    摘要 ( 262 )   PDF(1287KB) ( 248 )  
    目的:比较三氟代乙烷磺酰氯与硅烷化两种钛片上修饰纤维粘结蛋白(Fibronectin,Fn)方法的效果。方法:通过三氟代乙烷磺酰氯与硅烷化将Fn修饰于微沟槽钛表面,XPS分析不同材料表面元素组成;荧光染色观察接种不同材料表面的蛋白数量及分布。DAPI染色检测HGF接种在不同材料表面2、4、6 h后早期附着细胞数。用cck8比较HGF接种不同材料表面6 h、12 h、1 d、3 d、5 d、7 d后细胞增值率。结果:XPS结果提示硅烷化组材料表面的纤维蛋白含量高于三氟组及空白组(P<0.05)。免疫荧光观察提示硅烷化组材料表面的纤维连接蛋白含量高于三氟组及空白组(P<0.05)。DAPI染色提示2 h时3组材料细胞附着数相当,4、6 h时硅烷化组材料表面上细胞数明显多于其他组材料(P<0.05)。CCK8结果提示硅烷化材料在6个观察时间段硅烷化组材料细胞增值率高于三氟组及空白组(P<0.05)。结论:硅烷化法在钛片上修饰纤维蛋白的效果优于三氟代乙烷磺酰氯的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础研究论著
    熊果酸对成牙骨质细胞增殖及矿化功能的影响
    王玉琢,包幸福,姜欢,高尚,刘金凤,王春晖,胡敏
    2016, 32(12): 1229-1233.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16.12.002
    摘要 ( 241 )   PDF(2214KB) ( 220 )  
    目的:观察熊果酸对鼠成牙骨质细胞系OCCM-30增殖、周期、凋亡及矿化功能的影响。方法:一定浓度熊果酸处理成牙骨质细胞后,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微量酶标法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茜素红染色法定量及定性检测矿化结节量。结果:熊果酸组(2.5 μmol/L)相比于对照组,细胞增殖率和细胞周期增殖指数升高,早期凋亡率降低,碱性磷酸酶活性和矿化结节量上调。结论:一定浓度熊果酸可促进成牙骨质细胞增殖,G1期百分比降低,抑制早期凋亡,增强碱性磷酸酶活性,促进矿化结节的形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iRoot BP Plus直接盖髓后比格犬牙髓的反应性变化
    梅雪,谢俐萍,金幼虹,叶芳,熊伟,岳黎,姜珊
    2016, 32(12): 1234-1239.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16.12.003
    摘要 ( 296 )   PDF(3020KB) ( 382 )  
    目的:iRoot BP Plus直接盖髓于比格犬牙颈部,观察术后损伤部位钙化桥的形成程度和牙髓炎症反映情况,探索iRoot BP Plus作为直接盖髓材料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只10月龄健康比格犬,选择72颗牙齿作为研究对象,8周和12周实验周期,随机分为iRoot BP Plus组、MTA组和玻璃离子实验对照组,分别以iRoot BP Plus、MTA及玻璃离子盖髓。术后8周和12周分别拔出实验牙,获取标本,组织学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将标本牙髓内钙化桥形成程度和牙髓内炎症反应程度进行组织学评估并分级,统计学分析采用秩和检验。结果:8周和12周后iRoot BP Plus组和MTA组大多数标本可形成完整钙化桥,牙髓无炎症,但MTA组使牙齿变色,而iRoot BP Plus组不使牙齿变色;玻璃离子组标本均无钙化桥形成,牙髓均有炎症反应及网状萎缩和成牙本质细胞空泡变性,但不使牙齿变色。结论:1)iRoot BP Plus、MTA都能诱导钙化桥形成。2)iRoot BP Plus、MTA都具有良好的炎症调节作用。3)iRoot BP Plus是一种优于MTA 的盖髓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EMP1基因对口腔鳞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影响的体外研究
    张军,代晓华,邹慧儒,连小丽,李燕妮
    2016, 32(12): 1240-1243.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16.12.004
    摘要 ( 215 )   PDF(2573KB) ( 251 )  
    目的:体外观察EMP1基因对口腔鳞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构建pEGFP-N1-EMP1表达载体,稳定转染口腔鳞癌细胞系Tb3.1,并以野生型Tb3.1和pEGFP-N1稳转的Tb3.1为对照,用MTT检测细胞增殖,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用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相比野生型Tb3.1和Tb3.1-pEGFP-N1细胞,Tb3.1-pEGFP-N1-EMP1细胞生长受到抑制,同时其S+G2-M期细胞比例减少(P<0.05),迁移和侵袭细胞数目减少(P<0.05)。结论:EMP1在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中作为抑癌基因可能对口腔鳞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起抑制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纳米级淡水珍珠粉的制备研究
    毛秋华,徐普,王彬娉,李木元,程亚楠,廖军,陈灵,陆丽英,郁豆,王秀丽
    2016, 32(12): 1244-1247.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16.12.005
    摘要 ( 255 )   PDF(1632KB) ( 350 )  
    目的:通过机械球磨法制备纳米级淡水珍珠粉。方法:采用机械球磨法制备纳米级淡水珍珠粉,通过激光粒度分析仪、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分析珍珠粉粒径;运用凯氏定氮法以及参照GB/T 5009.124-2003(食品中氨基酸的测定)对研磨前后珍珠粉中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以无水乙醇为分散介质,经湿式球磨法研磨后珍珠粉达到纳米级,其中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结论:以无水乙醇为液体介质,应用湿式球磨法可以将珍珠粉研磨成纳米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热处理方式对多曲簧开闭口运动力值的影响
    张博,王培军,徐实谦,侯录,王丽祺
    2016, 32(12): 1248-1251.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16.12.006
    摘要 ( 232 )   PDF(1324KB) ( 200 )  
    目的:研究热处理前后多曲簧在开闭口疲劳运动过程中的应力值、位移量及拐点的变化来为临床正畸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拉伸-拐点-压缩实验模拟颊侧多曲簧矫治器在口内开闭口运动过程中的作用,研究不同热处理方式对应力值的影响。结果:通过多曲簧经先加热后弯制处理,可增大其开闭口运动过程的应力值及拐点位移量,其中480 ℃处理效果最明显。多曲簧先弯制后热处理对其拉压过程中拐点位移量基本没有影响。结论:制作颊侧多曲簧时,牙用不锈钢丝可先经480 ℃热处理后再弯制,可提高机械性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All-on-4”在不同骨质条件下应力分布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葛奕辰,蒋少康,李轻如,朱卓立
    2016, 32(12): 1252-1256.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16.12.007
    摘要 ( 278 )   PDF(3450KB) ( 366 )  
    目的:建立“All-on-4”种植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不同骨质条件下远中种植体倾斜角度及修复体悬臂梁长度的变化对种植体及周围骨组织应力分布的影响,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CBCT扫描无牙颌下颌骨标本,将获取的DICOM数据图像,导入Mimics软件,进行三维重建,运用Geomagic studio软件进行实体化处理,利用Unigraphics及ANSYS Workbench软件模拟“All-on-4”种植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设定修复体牙弓长度不变,在Ⅱ、Ⅲ类骨条件下,分别调整两个远中倾斜种植体倾斜角度及悬臂梁长度,在双侧悬臂梁末端施加150 N静载荷,对比分析种植体及周围骨组织应力分布规律。结果:当远中种植体倾斜角度为30°、45°及60°时,修复体悬臂梁长度分别为10.8 mm、8 mm及6.3 mm,Ⅱ类骨质条件下皮质骨应力峰值分别为26.8 MPa、23.5 MPa及16.3 MPa,Ⅲ类骨质条件下皮质骨应力峰值分别为40 MPa、29 MPa及21.8 MPa。结论:骨密度越低,种植体周围皮质骨应力越大;在牙弓长度相同的情况下,增大远中倾斜种植体的植入角度,可以减小修复体悬臂梁的长度,能有效地减小种植体及周围骨组织应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研究论著
    LC3B在口腔扁平苔藓组织及其T细胞中的表达
    张娜, 张静, 谭雅芹 ,杜格非 ,卢锐 ,周刚
    2016, 32(12): 1257-1260.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16.12.008
    摘要 ( 233 )   PDF(2146KB) ( 185 )  
    目的:检测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B(LC3B)在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 OLP)局部组织及其T细胞中的表达。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多色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B在OLP局部组织及其T细胞中的表达,并分析LC3B与OLP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LC3B在OLP局部组织及病损T细胞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P<0.01),且与RAE计分呈负相关(P<0.05,P<0.01)。LC3B在非糜烂型OLP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糜烂型OLP(P<0.01)。结论:自噬相关蛋白LC3B可能参与了OLP的局部免疫机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面部巨大基底细胞癌手术切除及创面修复模式探讨
    帕提姑丽·吾斯曼 ,阿布都合肯·亚如拜克 ,艾尼瓦尔·米吉提 ,阿地力·莫明
    2016, 32(12): 1261-1264.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16.12.009
    摘要 ( 290 )   PDF(1772KB) ( 424 )  
    目的:直径5 cm或更大的巨大基底细胞癌是非常罕见,在基底细胞癌皮肤恶性肿瘤中不足1%,目前全球几乎没有其发病率的研究、切除和重建方案。方法:针对我科收治的头颈部17例巨大基底细胞癌患者的手术切除和重建进行回顾性探讨和分析。结果:病变在额头,眼睑,嘴唇或鼻颊部者,5~6 cm大小是最常见病灶,最大者直径范围从5~11 cm。所有患者均行病灶切除及直接重建,主要采用局部皮瓣,术后未见皮瓣失败。结论:头颈部巨大基底细胞癌可以采用局部皮瓣修复重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龋齿及牙周病患者与健康人群口腔微生态的比较研究
    史彦,李成杰,张明正,王鑫,杨少国,孟凡景,陈廷涛,杨健
    2016, 32(12): 1265-1268.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16.12.010
    摘要 ( 300 )   PDF(3883KB) ( 464 )  
    目的: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健康人和口腔患者口腔微生物的组成和变化。方法:选取典型的龋齿和牙周病患者,收集受刺激的唾液和口咽样本并进行高通量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和比较各样品之间的物种组成差异。结果:各组的平均操作分类单元(OTU)为315个,其中健康人口腔内硬壁菌(Firmicutes)、拟杆菌(Bacteroidetes)、蛋白菌(Proteobacteria)、放线杆菌(Actinobacteria)和梭杆菌(Fusobacteria)对应的OTU数目分别73、64、53、19和18个;此外,相对丰富度结果表明硬壁菌(Firmicutes)在儿童组中减少而在青年组和成年组中增多,而蛋白菌(Proteobacteria)在儿童组中增多而在青年组和成年组中减少。结论:年龄段和口腔疾病对牙齿的发育和口腔微生物的组成影响巨大,传统意义上的致病菌可能在口腔健康中同样发挥着维护口腔稳态的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GTR联合植骨术在显微根尖外科手术中应用的临床观察
    陈瑶,申静
    2016, 32(12): 1269-1272.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16.12.011
    摘要 ( 384 )   PDF(1306KB) ( 415 )  
    目的:评价引导组织再生术(Guide Tissue Regeneration,GTR)联合植骨术应用于显微根尖外科手术中治疗大范围持续性根尖周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X线片显示根尖病损最大直径大于10 mm的持续性根尖周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行显微根尖外科手术。其中,实验组术中对根尖骨缺损处植入无机骨粉、覆盖胶原膜,对照组骨腔不做特殊处理。观察两组病例术后半年、1年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术后半年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年的术后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颊、舌侧骨板缺损的病例实验组术后半年、1年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TR联合植骨术应用于显微根尖外科手术能明显促进根尖部骨再生,缩短骨腔愈合时间,有利于伴有颊、舌侧骨板缺损的大范围根尖周病变愈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咀嚼肌肌电特征研究
    任颂,李波,潘亚萍
    2016, 32(12): 1273-1277.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16.12.012
    摘要 ( 207 )   PDF(1609KB) ( 248 )  
    目的:分析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GAgP)患者咀嚼肌肌电活动,并以正常人为对照,探讨GAgP患者咀嚼肌肌电表现及对咀嚼肌功能的影响。方法:测量并记录正常组和牙周炎组双侧颞肌前束(TA)、咬肌(MM)、二腹肌前腹(DA)及胸锁乳突肌(SCM)在下颌不同位置时肌电值。利用配套软件进行肌电值分析,获得连续肌电值的平均值,计算肌电值不对称指数。比较两组咀嚼肌肌电值有无统计学差异;比较两组在最大紧咬时,TA和MM肌电值不对称指数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在下颌姿势位时,牙周炎组的TA、MM、DA和SCM的肌电值均大于正常组;在牙尖交错位( ICP)最大紧咬时,牙周炎组TA、MM肌电值均小于正常组(P<0.001);在下颌姿势位时,牙周炎TA、MM、DA和SCM均有微小肌电活动,其中TA>MM>DA;最大紧咬时TA>MM;前伸运动时DA>MM>TA;后退位时 DA>MM,TA>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CP最大紧咬时,牙周炎组较正常组左右侧TA和MM肌电值不对称指数高,并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GAgP患者因牙周组织受损而降低了咀嚼功能,存在咀嚼活动不平衡及肌肉功能异常。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锥形束CT与根尖片在慢性牙周炎诊断中的应用比较
    叶菁 ,张志宏
    2016, 32(12): 1278-1281.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16.12.013
    摘要 ( 228 )   PDF(986KB) ( 381 )  
    目的:研究CBCT在慢性牙周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通过拍摄2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的后牙区CBCT及根尖片,并对其进行临床牙周探针检查,比较纳入的276颗牙唇(颊)、舌(腭)、近中、远中牙槽骨缺损情况。结果:CBCT与临床探诊检查后牙区各位点牙槽骨缺损情况未见明显差异,而CBCT、临床探诊、根尖片检查后牙区近远中牙槽骨缺损可见明显差异(P<0.05),其中根尖片所测结果小于CBCT及临床探诊,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牙周炎的诊断中CBCT检测较根尖片更加准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306个根管充填质量的X线影像学评估
    朱奇,甘友华,赵黎,张树新,张婕
    2016, 32(12): 1282-1286.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16.12.014
    摘要 ( 237 )   PDF(818KB) ( 634 )  
    目的:从X线影像学角度评估牙体牙髓科专科医师完成的成年人根管治疗的充填质量。方法:随机抽取2012~2013年东莞健力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的1600份病历,共计1050个病人的1391个进行根管治疗患牙的2306个根管纳入评估,每一根管充填的牙齿至少检查3张根尖X线片:术前片、试尖片和术后片。评估的指标为根管充填的长度、致密度和锥度。根管充填的长度依据根充物与影像学根尖的关系记录为恰充、欠充或超充。根管充填的致密度和锥度依据有无空隙和充填物的连续锥度记录为足够或欠缺。用卡方检验统计分析不同牙位、上下颌及不同弯曲度根管的充填质量。结果:根充长度、致密度和锥度的合格率分别为87.6%、69.8%和95.8%,只有57.8%的根管充填3项指标同时合格。根充的长度、致密度和锥度与根管弯曲度的关系有统计学显著性(P<0.001)。上颌牙根充合格率高于下颌牙(P<0.001);前牙的根充合格率高于后牙(P<0.001);直根管的根充合格率高于弯曲根管(P<0.001);上颌尖牙的根充合格率最高(78.8%)。结论:牙体牙髓科专科医师完成的成年人根管治疗根充质量合格率高于50%。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两种不同方法使用生物活性玻璃治疗牙本质敏感的体外试验研究
    马骞,吴凤鸣,罗瑞,王婕,陈亚明
    2016, 32(12): 1287-1291.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16.12.015
    摘要 ( 245 )   PDF(1285KB) ( 300 )  
    目的:体外比较涂抹法和透明压膜托盘法使用生物活性玻璃脱敏剂在短时间内对牙本质小管的封闭效果。方法:制取56颗离体牙的牙本质片,6%柠檬酸脱矿后按处理方法和处理时间不同随机分为7组,涂抹法1 d、3 d、7 d组(A1、A2、A3),压膜法1、3、7 d组(B1、B2、B3),空白对照组(C)。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观察比较各组牙本质小管封闭效果及再矿化物深度,X射线能谱分析(EDX)两种方法处理后牙本质表面再矿化物成分。结果:FESEM显示涂抹法和透明压膜托盘法使用生物活性玻璃脱敏剂后均能很好的封闭牙本质小管,牙本质小管内均可见明显矿化物沉积,牙本质小管暴露率A1组和B1组间无显著差异,A2组>B2组,A3组>B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牙本质小管口开放,周界清晰,牙本质小管暴露率为(19.11±1.27)%。纵剖面观察AB组小管内均有再矿化沉积物。X射线能谱分析(EDX)分析,各组间牙本质表面钙/磷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透明压膜托盘法在短时间内可以显著提高生物活性玻璃对敏感牙本质小管的封闭效果,与涂抹法相比,封闭效果有显著性提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微手术辅助正畸治疗牙槽骨开裂的效果评价
    吴斯媛,艾毅龙,刘成军
    2016, 32(12): 1292-1295.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16.12.016
    摘要 ( 219 )   PDF(2294KB) ( 204 )  
    目的:定量评估微手术辅助正畸治疗对下前牙区牙槽骨开裂的效果。方法:从佛山市口腔医院正畸科2014年8月~2015年8月就诊的成人病例中,选取下前牙区有牙槽骨开裂的错牙合畸形患者8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充分告知的前提下,选取患者下前牙区进行微手术正畸治疗,通过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BCT)评价不同治疗阶段中下前牙区牙周状况。采用SPSS 2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手术前及术后半年下前牙舌侧牙槽骨厚度高度无显著差异。术后半年下前牙区唇侧牙槽骨厚度显著增加(P<0.05),下前牙区唇侧牙槽骨高度在术后半年显著增加(P<0.05)。结论:微手术正畸治疗下前牙区牙槽骨开裂疗效显著,下前牙区唇侧牙槽骨厚度高度在术后半年显著增加,牙周组织健康。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粘接剂对中切牙全瓷冠应力分布的影响
    闫嘉群,朱焱, 王太和 ,苏红
    2016, 32(12): 1296-1298.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16.12.017
    摘要 ( 213 )   PDF(1038KB) ( 312 )  
    目的:探讨不同种类粘接剂对双层结构的全瓷冠及粘结剂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利用CBCT图像,构建双层结构的全瓷冠(核瓷层和饰瓷层),粘接剂层,牙体组织,牙根,牙周膜,牙槽骨各部分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设计3种不同咬合方向载荷200N 的加载方式,分析不同种类的粘接剂(3M Luting2组、DMG PermaCem组以及Kerr Maxcem Elite组)粘固后,饰瓷层及粘接剂层的应力大小及分布状况。结果:粘接层和饰瓷层应力主要集中在加载点附近。随着粘接材料弹性模量的增加,粘接剂的等效应力和最大主应力均呈上升趋势,位于饰瓷层的等效应力和最大主应力呈现出下降的趋势。结论:全瓷冠在不同粘接材料粘固后受到力的作用时,等效应力和最大主应力分布有向加载侧分布的趋势。使用高弹性模量的粘接剂可能会降低全瓷冠的受力,减少崩瓷的发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铸瓷贴面厚度对修复体颜色匹配性的影响
    邢文忠,展康茹,任大菲,陈小冬
    2016, 32(12): 1299-1302.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16.12.018
    摘要 ( 241 )   PDF(798KB) ( 318 )  
    目的:分析瓷材料厚度变化对瓷贴面修复体颜色匹配性的影响。方法:选用36颗树脂人工牙按临床要求进行贴面牙体预备。制作二硅酸锂热压铸陶瓷贴面(HT和LT瓷块),按修复体中1/3的厚度分为0.50 mm、0.75 mm和1.00 mm组(n=6)。使用树脂粘接剂将瓷贴面粘接于预备后的树脂人工牙上。比色仪测量瓷贴面试样颈部、中部和切端区域的色度参数。计算瓷贴面试样与A2色标(Vita Classical比色板)的色差值△E。结果:3种厚度瓷贴面修复体与A2色标的色差值范围2.17~6.60,其中0.75 mm和1.0 mm组HT瓷贴面试样在颈部和中部与A2色标的色差值小于3.3。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瓷材料厚度和测色部位显著影响瓷贴面试样与A2色标的色差值(P< 0.001)。结论:瓷材料厚度变化影响瓷贴面修复体的颜色参数。随瓷材料厚度增加,LT瓷贴面亮度降低色彩饱和度增加,而HT瓷贴面亮度增加色彩饱和度降低。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常德石门古人类牙与湖南现代人牙比较分析
    石佳怡,涂玲,李奉华
    2016, 32(12): 1303-1307.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16.12.019
    摘要 ( 254 )   PDF(1583KB) ( 266 )  
    目的:对发现于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的古人类牙进行牙体测量,同时收集湖南当地现代人牙与之配对并测量分析,比较二者在形态结构上的区别。方法:选取牙体结构完整的古人类恒牙并按照“同种同类同位点”原则,收集现代人恒牙与之对应进行形态学测量。记录牙全长、冠长、根长、冠宽、颈宽、冠厚、颈厚等指标,计算各牙位牙横切面积。对二者的外形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古人类牙的冠长与根长大于现代人牙,且在上颌I1、P1、M1及下颌I1、I2、C、P2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古人类牙的冠宽、颈厚、冠厚、颈厚以及横截面积均不同程度地大于现代人牙,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古人类牙比现代人更长、更大、更厚,尤其在牙长度变化上更为显著,在进化过程中总体上呈现缩小的趋势。为人牙形态学研究积累了资料。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错牙合畸形减数矫治的辅助鉴别
    韩磊,谢晓秋,王阿明,赵丹
    2016, 32(12): 1308-1311.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16.12.020
    摘要 ( 229 )   PDF(1186KB) ( 251 )  
    目的:借助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错牙合畸形病例正畸治疗减数与否决策建议的专家系统。方法:选取错牙合畸形病例230例,其中减数病例138例及未减数者92例,每个病例用28个指标反映。在上述230个病例中选取207个病例的集合,利用MATLAB语言,构成28-25-1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集,另23个病例作为测试集。结果:建立了230例错牙合畸形患者资料数据库;对学习训练过的207例数据进行测试,结果其正确率为100%,然后再用未经学习训练过的23个测试集样本进行测试,结果有19例预测成功,正确率为82.6%(4个病例预测失败)。结论:所建立的人工神经网络能够对错牙合畸形病例正畸治疗是否减数做出82.6%正确的结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耳周定点法设计腮腺除皱美容切口的临床研究
    王俊林,宋勇, 刘彦杰 ,陈裕聪
    2016, 32(12): 1312-1315.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16.12.021
    摘要 ( 230 )   PDF(1616KB) ( 275 )  
    目的:探讨一种简便易行的腮腺除皱美容切口耳周定点方法。方法:收集2011年4月~2013年5月腮腺良性肿瘤患者11例,采用耳周定点法指导腮腺除皱美容切口设计,进行腮腺区肿瘤及腺体切除。结果:1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行腮腺浅叶及肿瘤切除术9例,腮腺全叶及肿瘤切除术2例,术后1年随访,患者均对瘢痕隐蔽情况和手术预后表示满意。结论:耳周定点法设计腮腺除皱美容切口,解剖标志明确,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两种镍钛机动器械应用于磨牙根管治疗术一次法的近期疗效
    杜池,罗晓冰, 张复兰, 洪飞
    2016, 32(12): 1316-1318.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16.12.022
    摘要 ( 240 )   PDF(1587KB) ( 296 )  
    目的:观察镍钛机动器械protaper和wave one在磨牙根管治疗术一次法中的近期疗效。方法:将90颗牙髓炎、无症状死髓牙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P组(ProTaper机动根管预备,热牙胶即刻充填 )、W组(Wave One机动根管预备,热牙胶即刻充填 )、 K组(K锉手动根管预备,冷牙胶即刻充填),评价3组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后反应、近期疗效。结果:90颗患牙经一次性根管预备后即刻充填,P组和W组术后1周内疼痛明显低于K组,3个月和6个月复诊观察成功率明显高于K组,根管预备耗时W组<P组<K组。结论:P组和W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K组,W组比P组平均耗时更短。镍钛机动器械具有省时高效的优点,并能减少术后反应,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畸联合双颌手术治疗骨性Ⅲ类畸形对上气道长期影响的CBCT分析
    闫明,王宏伟,李丽艳,张伟
    2016, 32(12): 1319-1322.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16.12.023
    摘要 ( 257 )   PDF(1082KB) ( 323 )  
    目的:研究正畸联合双颌手术治疗骨性Ⅲ类畸形对上气道的长期影响。方法:选取骨性Ⅲ类患者26例(男12例,女14例),采用正畸联合上颌LeFort I型骨切开术和下颌升支矢状骨劈开术治疗,正畸矫治前1周(T0),正颌术后6个月(T1)及正颌术后3年(T2)拍摄锥束CT,三维重建上气道模型,对治疗前后各段矢状径、冠状径、截面积和容积进行定量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方差分析SNK检验治疗前、术后6个月及3年上气道的三维变化。结果:术后6个月第二、三、四颈椎平面处矢状径和截面积显著减少,但在术后3年大部分缩窄的部位能恢复到治疗前水平。结论: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Ⅲ类畸形会造成咽腔缩窄,随着时间会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但部分咽腔部位不能完全恢复到治疗前水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报告
    左下第一磨牙弯曲4根管牙体牙髓一体化治疗2例
    余霜 ,刘学军, 樊明文
    2016, 32(12): 1323-1324.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16.12.024
    摘要 ( 305 )   PDF(1197KB) ( 384 )  
    牙体牙髓一体化治疗,是指诊断、治疗计划、根管治疗、牙体修复和疗效追踪由同一医师完成。本文报告2例左下6弯曲4根管牙体牙髓一体化治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激光在牙周非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胥丹妮, 林晓萍
    2016, 32(12): 1325-1328.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16.12.025
    摘要 ( 398 )   PDF(811KB) ( 332 )  
    慢性牙周炎是牙周致病菌引发的感染性疾病,可导致牙周组织的附着丧失和牙槽骨的进行性破坏,机械的方法去除牙菌斑是目前应用最有效的治疗牙周病的方法。然而,在某些器械难以到达的部位,传统的治疗方法不能彻底的清除牙周致病菌。近些年来,许多学者们致力于激光在慢性牙周炎治疗中的研究。本文就激光在牙周炎非手术治疗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中关系获取方式及评价体系的研究现状
    肖圣钊,任光辉,柳忠豪
    2016, 32(12): 1329-1332.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16.12.026
    摘要 ( 343 )   PDF(795KB) ( 695 )  
    正中关系(Centric Relation,CR)是上下颌关系的唯一稳定参考位,是咬合重建时重要的参考颌位。它涉及到口腔修复学、牙合学及正畸学等多个学科。目前,正中关系是近一个世纪以来牙科学领域最受争议的话题,对于正中关系的定义、获取方式及其评价标准等问题,学术界尚不能达成共识。因此,了解CR的确切概念、正确地获取方法及如何评价其精确程度对于口腔临床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正中关系的概念、获取方式及其评价体系等方面作一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