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特约述评
    无牙颌种植修复的数字化临床诊疗流程
    陈江, 张思慧
    2020, 36(3): 193-198.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0.03.001
    摘要 ( 334 )   PDF(1279KB) ( 586 )  
    数字化技术在口腔领域的广泛应用解决了传统无牙颌种植修复中的诸多问题。由于缺乏系统化临床诊疗流程,种类繁多的数字化设备及技术尚待整合。本文将传统无牙颌种植修复流程结合新兴数字化技术,并对其特点进行系统阐述,提出无牙颌种植修复的数字化临床诊疗流程,以期指导临床实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牙体修复常用止血剂及其对粘接强度的影响
    艾合买提·木合塔尔, 黄翠
    2020, 36(3): 199-202.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0.03.002
    摘要 ( 336 )   PDF(783KB) ( 542 )  
    牙体缺损是口腔医学的常见病、多发病。在修复过程中,血液、唾液及龈沟液污染对牙体预备和印模制取的精确性产生不利影响。合理应用止血剂可以发挥液体控制的作用。因此,止血剂成为口腔修复过程中的重要辅助。然而,止血剂的使用或许会对后期修复的粘接强度产生影响。本文旨在对牙体修复中常用的止血剂及其对修复体粘接强度的影响做一综述,为止血剂在牙体修复临床上合理选用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化学交联剂对树脂牙本质粘接稳定性的影响
    钱鑫, 张志民
    2020, 36(3): 203-205.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0.03.003
    摘要 ( 235 )   PDF(771KB) ( 312 )  
    随着粘接剂的发展口腔粘接修复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但牙本质粘接耐久性的问题仍然不容乐观。由于口腔各种酶、细菌等多种因素会导致粘接界面胶原纤维暴露,而裸露的胶原纤维极易降解和疲劳破坏,从而影响牙本质粘接稳定性。基质金属蛋白酶介导的对胶原纤维的降解是粘接界面破坏的主要因素。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增强胶原性能是延长粘接寿命的关键。为此,针对口腔牙本质粘接难点的问题,基于牙本质生物改性的概念,通过使用胶原交联剂的生物活性介导的仿生方法,改变牙本质生物理化性能来强化牙本质胶原纤维强度,增加粘接稳定性。本文主要介绍牙本质生物改性及其相关的基质成分,并对化学胶原交联剂碳化二亚胺及戊二醛进行了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红外光结合上转换材料增加口腔树脂固化深度的研究进展
    郭倩云, 刘斌
    2020, 36(3): 206-208.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0.03.004
    摘要 ( 244 )   PDF(768KB) ( 364 )  
    口腔树脂作为重要的牙色充填材料,自面市以来一直广泛应用于临床。近红外光(near infrared, NIR)较可见光具有更高的穿透性,且特定波长NIR光照射上转换材料(upconversion, UC)可激发出不同波长的可见光,如蓝光,进而光照固化光固化型树脂。近年来,基于这些特性,提出了将UC材料掺入光固化型树脂中,经NIR光照射达树脂深层,再激发深层树脂中的UC材料转换为光固化所需的蓝光,实现口腔树脂深层固化的可能性。本文就其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远期发展做一论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放疗对骨组织及种植体周围骨结合影响的研究进展
    于凯璇, 周延民
    2020, 36(3): 209-212.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0.03.005
    摘要 ( 256 )   PDF(789KB) ( 385 )  
    种植义齿逐渐成为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成年患者的最佳修复方法。对于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通常采取手术切除联合放化疗。然而,放疗对机体颌骨组织产生一定的损害,进而间接影响种植体周围的骨结合。本文将主要就放疗对骨组织的影响及放疗对种植体周围骨结合的作用作一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牙釉质的结构和力学性能研究进展
    刘继涛, 陈庆华
    2020, 36(3): 213-215.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0.03.006
    摘要 ( 608 )   PDF(767KB) ( 1219 )  
    牙釉质的渐变层级结构是其高硬度和高韧性等力学性能的基础。了解牙釉质中微观组织的力学特性,有助于仿生修复材料的开发和临床上牙釉质的再矿化。本文从牙釉质的分级结构特征和有机组分、牙本质-牙釉质结以及水合对牙釉质的增韧机制等方面,对牙釉质的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系统评论。牙釉质的渐变层级结构以及牙本质-牙釉质结的高接触面积带来力学性能的梯度分布,使牙釉质同时具有刚度和耐久性。具有粘弹性的微量蛋白质等有机组分及其水合作用,对能量耗散、防止裂纹在牙釉质中传播并保持牙齿的结构完整性起到了重要作用。深入研究牙釉质中精密的层级结构和无机物-有机物之间复杂的协同增韧机制,为生物仿生纳米复合材料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修复粘接研究
    原花青素对纤维桩粘接耐久性的影响
    王雯, 谢翠柳, 邓婷, 刘雯, 刘敏
    2020, 36(3): 216-220.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0.03.007
    摘要 ( 228 )   PDF(1666KB) ( 197 )  
    目的:研究原花青素(procyanidins,PA)对纤维桩粘接耐久性的影响。方法:经根管治疗的36颗单根管前磨牙,桩道预备后随机分为4组(n=9)组,A组:6.5%PA +不老化,B组:6.5%PA +老化,C组:乙醇+不老化,D组:乙醇+老化。每组随机抽取7个样本从纤维桩的根颈、中、尖三分之一切取1 mm厚试件检测剪切粘接强度,统计并观察断裂模式。每组另2个样本进行印度墨水染色。结果:PA预处理组粘接强度高于乙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预处理和老化的交互作用对粘接强度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管不同部位和PA预处理的交互作用对粘接强度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断裂模式以混合破坏为主。D组微渗漏最明显。结论:PA可以提高纤维桩根颈、中、尖的即刻和老化后的粘接强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EDTA和EDC预处理对两步法自酸蚀粘接剂粘接强度的影响
    邓婷, 刘敏, 刘雯, 王雯, 谢翠柳
    2020, 36(3): 221-225.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0.03.008
    摘要 ( 200 )   PDF(2464KB) ( 348 )  
    目的:探讨EDTA和EDC预处理对两步法自酸蚀粘接剂粘接强度及粘接耐久性的影响。方法:第三磨牙56颗根据表面处理方式及是否老化处理随机分成8组(n=7),A、A1组:Clearfil SE Bond;B、B1组:17%EDTA+Clearfil SE Bond;C、C1组:0.3 mol/L EDC+Clearfil SE Bond;D、D1组:17%EDTA+0.3 mol/L EDC+Clearfil SE Bond。A1、B1、C1、D1组试件进行老化处理。每组随机抽取5个试件检测粘接强度,观察、统计断裂模式;每组其余2个试件观察纵剖面形貌。结果:D组即刻粘接强度最高,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C1组、D组与D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粘接耐久性。混合断裂是主要的断裂模式,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B1和D、D1组混合层树脂突增多增长,C1、D1组混合层未见明显裂纹。结论:17%EDTA+0.3 mol/L EDC预处理可以提高两步法自酸蚀粘接剂的即刻粘接强度,并具有粘接耐久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表面处理对Bio-HPP与PMMA粘结强度影响的研究
    施巧蕊, 徐鑫, 于皓, 郑明
    2020, 36(3): 226-229.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0.03.009
    摘要 ( 203 )   PDF(2104KB) ( 303 )  
    目的:采用喷砂、Nd:YAG激光对聚醚醚酮生物复合材料(Bio-HPP)进行表面处理,观察其对Bio-HPP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间粘接效果的影响。方法:68个Bio-HPP试件随机分成4组:CG、SA0.05、SA0.35、LA;表面处理后,扫描电镜观察,测试表面粗糙度;试件与PMMA粘接后一半浸泡蒸馏水24 h,另一半冷热循环5000次,万能试验机测试剪切强度。结果:扫描电镜观察,LA,SA较CG表面粗糙;表面粗糙度:CG<LA<SA0.05<SA0.35;剪切强度结果,CG<LA<SA0.05<SA0.35,5 000次冷热循环后较浸泡24 h均有下降,CG、SA0.05、LA剪切强度降低明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喷砂,Nd:YAG激光处理可以改变Bio-HPP表面形貌,提高Bio-HPP的粘接性能,适当提高喷砂压强有利于Bio-HPP与PMMA粘接的稳定。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修复材料抗菌性研究
    不同管径二氧化钛纳米管的抗菌性能研究
    许志强, 曾秀峰, 洪少楠, 曾秀霞, 贺于奇, 黄俊徽
    2020, 36(3): 230-234.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0.03.010
    摘要 ( 177 )   PDF(4211KB) ( 203 )  
    目的:探讨不同管径二氧化钛纳米管的抗菌性能。方法:通过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在10、30和60 V三组电压下,于纯钛表面制备了3组二氧化钛纳米管NT10、NT30和NT60。扫描电镜观察试样的表面形貌,X射线衍射仪检测其晶体结构,接触角测试仪测量其接触角,原子力显微镜观察试样的表面形貌并比较表面粗糙度。将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牙龈卟啉单胞菌接种到不同材料表面,扫描电镜观察菌落形态,活细菌平板计数活菌数。结果:3组二氧化钛纳米管的管径分别约为30 nm(NT10)、100 nm(NT30)和200 nm(NT60),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3种二氧纳米管均出现了锐钛矿的衍射峰,接触角检测结果显示3种二氧化钛纳米管的接触角随着管径的增加而减小,原子力显微镜检测结果显示3组纳米管的粗糙度值均明显变小(其中NT30展示出最小的粗糙度值)。3种不同管径纳米管的表面活细菌数均明显减少,其中表面粘附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少的是NT60,表面粘附牙龈卟啉单胞菌最少的是NT30。结论:纯钛表面纳米化制备二氧化钛纳米管后均不同程度地抑制了细菌的粘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种植体表面改性对细菌生物膜的影响
    汪汉池, 孙晓琳, 方蛟, 杜留熠, 彭培轩, 周延民
    2020, 36(3): 235-238.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0.03.011
    摘要 ( 288 )   PDF(1399KB) ( 233 )  
    目的:研究临床常用的3种钛种植体不同表面处理对口腔内常见菌群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anusgingivalis,P. gingivalis)、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F.nucleatum)及血链球菌(Streptococcus sanguis,S.sanguis)生物膜黏附的影响。方法:将钛片分成3组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分别为:电解沉积羟基磷灰石(HA)组、微弧氧化(MAO)组和大颗粒喷砂酸蚀(SLA)组,进行表面性能检测;在3组钛片上分别培养Pg、Fn及Ss 4 d,通过菌落形成单位(CFU)法、噻唑蓝(MTT)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探究细菌的黏附情况。结果:(1)SEM观察表面形貌可见HA组表面大量不规则的棒状结构;MAO表面“火山口”样结构,孔径在0.1~1 μm之间;SLA表面为不规则凹陷,大小不一且边缘锋利。3组表面粗糙度Ra值:SLA组<HA组<MAO组;MAO组与另外2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2)Fn生物膜在SLA组数量最低,与另外2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Ss生物膜在3组钛片上活性为HA组最高SLA组最低,但3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Pg生物膜在MAO组钛片上活性最高,与另外2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3)利用SEM观察显示,细菌活性与种植体表面形态结构有关。结论:细菌在种植体表面黏附受到表面形貌影响,与粗糙度及物理构型有关。对于Pg、Ss和Fn 3种细菌,SLA在3种表面处理中细菌粘附量最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抛光处理对两种氧化锆陶瓷表面粗糙度和细菌粘附性能的影响
    王美艳, 赵婵媛, 王杨洋, 王熙
    2020, 36(3): 239-242.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0.03.012
    摘要 ( 225 )   PDF(1101KB) ( 269 )  
    目的:观察不同抛光套件对臻瓷、爱迪特氧化锆陶瓷表面粗糙度与细菌粘附的影响。方法:将臻瓷与爱迪特氧化锆陶瓷分别切割成圆柱状,调牙合后将每种材料随机分5组:A、B、C组分别使用抛光套件PN0301、HP321、Occlubrush进行抛光处理,D组进行上釉处理,E组不作任何处理,检测试件表面粗糙度与表面形貌。将变形链球菌标准株分别接种于各组试件上,检测试件表面菌落形成单位与细菌吸光度值。结果:(1)无论是臻瓷还是爱迪特氧化锆陶瓷,A、B、D组粗糙度值均低于C、E组(P<0.05),C组与E组无差异(P>0.05),A、B组高于D组(P<0.05),A组低于B组(P<0.05);(2)无论是臻瓷还是爱迪特氧化锆陶瓷,A、B组表面划痕均较细较浅;C、E组表面均粗糙、划痕明显;D组表面均较光滑;(3)无论是臻瓷还是爱迪特氧化锆陶瓷,A、B、D组细菌粘附数量与吸光度值低于C、E组(P<0.05),C组与E组无差异(P>0.05),A、B组多于D组(P<0.05),A组少于B组(P<0.05)。结论:抛光套件PN0301、HP321均可明显降低两种氧化锆陶瓷表面的粗糙度与细菌粘附,其中以抛光套件PN0301的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纳米无机载银磷酸锆树脂基托对6种口腔细菌的体外抗菌研究
    杨成雪, 翟羽翔, 王开梅, 陈林
    2020, 36(3): 243-246.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0.03.013
    摘要 ( 206 )   PDF(1157KB) ( 163 )  
    目的:通过体外粘附实验,研究纳米无机载银磷酸锆加入到树脂基托中后是否具有抗菌性。方法:将纳米无机载银磷酸锆(Conval PAg-40型)按1%、3%、5%、7%比例添加到树脂基托中制成树脂片,未添加者为对照组,打磨抛光,金相显微镜观察试件表面无划痕、粗糙度测定仪测得表面粗糙度值无统计学差异后,采用薄膜密贴法检测该抗菌树脂片对变形链球菌、黏性放线菌、内氏放线菌、血链球菌、牙龈卟啉单胞菌、白色念珠菌的抗菌性,比较分析树脂基托抗菌性能与添加抗菌剂比例的相关性。结果:3%、5%、7%组培养的牙龈卟啉单胞菌以及1%、3%、5%、7%组培养的变形链球菌、黏性放线菌、内氏放线菌、血链球菌、白色念珠菌菌落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菌率随添加比例的增加逐渐升高;1%组培养的牙龈卟啉单胞菌菌落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米无机载银磷酸锆树脂基托有良好的抗菌效能,其抗菌率随抗菌剂比例的添加而呈线性上升趋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型负载生物离子种植体涂层的抗菌学研究
    吴千驹, 张志升, 林志明, 金地, 张怡, 骆碧珠
    2020, 36(3): 247-250.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0.03.014
    摘要 ( 188 )   PDF(1997KB) ( 195 )  
    目的:将具有抗菌学效应的生物离子合成至种植体表面化学组分当中并研究其体外抗菌学性能。方法:采用电化学方法将Cu离子导入种植表面从而达到修饰表面化学组分的目的,同时检测样品表面离子的释放情况;并针对所制备的材料进行如下生物学检测:(1)激光共聚焦检查测材料表面细菌状态;(2)计算抗菌学效率。结果:材料学检测证实随着时间的推移,表面涂层能够以持续、缓慢的速率释放Cu等离子。抗菌学实验检测显示出负载离子活性涂层表面细菌存活率大大降低,对其抗菌效率进行分析得到了一致的结果。结论:通过电化学法能够在种植体表面成功制备出负载生物离子缓释涂层,且该涂层具有良好的抗菌能力,为将来种植体周围炎的解决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IL-6抑制剂控制种植体愈合期炎症性骨吸收的动物实验研究
    余科, 贺晓萍, 文才, 刘旭琳, 杨健
    2020, 36(3): 251-254.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0.03.015
    摘要 ( 214 )   PDF(2969KB) ( 168 )  
    目的:探索IL-6抑制剂在控制种植体愈合期炎症性骨吸收中的效果,为临床种植体炎症性骨吸收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择健康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20只,拔除双侧下颌前牙,3月后于下前牙区常规植入登腾微型种植体(2.5×12 mm)一枚,随机分为4组。A组种植后不做处理,另外3组用两根4-0丝线栓丝在种植体颈部;其中B组栓丝后不做处理,C组栓丝后即刻在种植体颈部注入盐酸米诺环素软膏,D组在种植后即刻及1周后按8 mg/kg静脉注射IL-6抑制剂Tocilizumab。8周后处死动物,收集种植体周围骨组织行X线片及micro-CT扫描。结果:X片可见A、D组种植体周围无明显骨吸收,B组垂直吸收约3~4个种植体螺纹,C组吸收约1~2个螺纹。Micro-CT分析可见界定范围内D组骨体积率最高,A组与C组次之,B组最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L-6抑制剂Tocilizumab可控制种植体愈合期炎症性骨吸收,可增加种植体周围骨体积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Poly(VBA-co-VBTAC)/XF-70的制备及抑菌作用的研究
    王岩松, 刘建林, 陈晓霞
    2020, 36(3): 255-258.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0.03.016
    摘要 ( 171 )   PDF(1078KB) ( 125 )  
    目的:评估聚(4-乙烯基苯甲酸共(ar-乙烯基苄基)三甲基氯化铵Poly(VBA-co-VBTAC)/XF-70纳米纤维的理化性质,探讨其抑制细菌生物膜形成作用。方法:制备与Poly(VBA-co-VBTAC)/XF-70纳米纤维,扫描电镜(SEM)观察其微观形貌。使用高效液相(HPLC)测试释放曲线,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牙龈卟啉单胞菌生物膜的体外模型。取1.00 mg/L的XF-70和相同XF-70含量的Poly(VBA-co-VBTAC)/XF-70进行抑菌试验。结果:XF-70在300 min内的释放量约为80%,XF-70组和Poly(VBA-co-VBTAC)/XF-70组细菌生物膜形成量显著降低,Poly(VBA-co-VBTAC)/XF-70的抑菌效果显著优于XF-70(P<0.05)。结论:Poly(VBA-co-VBTAC)/XF-70有良好的释放曲线,可显著提高XF-70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牙龈卟啉单胞菌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修复材料性能研究
    上颌中切牙斜形折裂修复设计的有限元分析
    李茜茜, 康婷, 陈燕语, 宋丹阳, 郭玲
    2020, 36(3): 259-263.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0.03.017
    摘要 ( 206 )   PDF(3826KB) ( 232 )  
    目的:通过三维有限元方法分析研究上颌中切牙斜形折裂采用不同方式修复后的应力分布。方法:利用CBCT及三维有限元软件,建立上颌中切牙斜形折裂的有限元模型,并对缺损牙按照3种修复方法建模,分析各组模型在侧向力下的Von Mises等效应力和最大主应力分布与峰值。结果:(1)同种折断模式下,剩余牙体组织等效应力值:纤维桩核冠组最大,5 mm髓腔固位冠组最小;修复体等效应力值:铸造桩核冠组最大,纤维桩核冠组最小;纤维桩核冠组粘结层的等效应力峰值最高。(2)随着肩领高度增加,剩余牙体组织等效应力均减小,纤维桩核冠组和铸造桩核冠组比髓腔固位冠组递减率更大;且舌侧肩领高度增加比唇侧肩领高度增加所造成的剩余牙体组织等效应力递减率更大。结论:完整且高度足够的牙本质肩领是上前牙大面积缺损时采用纤维桩核冠和铸造桩核冠修复的必要条件,当牙本质肩领不完整时,舌侧肩领比唇侧肩领更有利于提高残根的抗折性。当上颌中切牙斜形折裂,肩领不完整时,采用髓腔固位冠修复的应力分布优于桩核冠,其中固位体深度为5 mm的髓腔固位冠可能是最佳修复方式;若采用桩核冠修复,铸造桩核冠比纤维桩核冠更有利于剩余牙体组织应力均匀分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离体下颌前磨牙预备状况与贴面抗折性的关系
    尹路, 杨常委, 郑燕芬, 林娉婷, 黄红蓝
    2020, 36(3): 264-268.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0.03.018
    摘要 ( 195 )   PDF(3154KB) ( 197 )  
    目的:旨在比较下颌前磨牙牙体预备和不预备后制备全瓷贴面和复合树脂贴面的抗折力。方法:40个新鲜离体下颌前磨牙随机分为4组(n=10):NPR组(牙体不预备直接0.2 mm厚树脂贴面修复);NPC组(牙体不预备直接0.2 mm厚铸瓷贴面修复);P2C组(牙体预备0.2 mm,修复0.2 mm厚铸瓷贴面);P5C组(牙体预备0.5 mm,修复0.5 mm厚铸瓷贴面),预备面均包绕颊侧延伸颌面1 mm。所有试件常规粘接后进行冷热循环实验(10000次/5~55 ℃),在万能材料试验机下进行抗折测试(2 KN,0.5 mm/min),断裂面放大10倍分析,数据方差检验。结果:各组抗折力均值分别为:NPR=(690.33±233),NPC=(790.52±408),P2C=(1131.34±341),P5C=(983.56±202)。所有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NPR、NPC组抗折力均小于P2C,然后P5C组抗折力与其余各组差距不明显。断裂分析显示断裂面呈现混合断裂(60%),内聚断裂(20%),根裂(15%),粘接断裂(5%)。结论:微量(0.2 mm)的前磨牙牙体预备后修复全瓷贴面可获得最大抗折力,当预备超过0.5 mm时可能会发生牙体折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管治疗后下颌切牙瓷贴面与全瓷冠两种修复方式的抗折裂性对比研究
    陈世炜, 伍晓红
    2020, 36(3): 269-272.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0.03.019
    摘要 ( 196 )   PDF(1822KB) ( 179 )  
    目的:比较根管治疗后下颌切牙瓷贴面与全瓷冠修复后的抗折裂强度。方法:选择离体下颌切牙30颗,统一经过体外根管治疗,3M纤维桩加固后随机分为3组:瓷贴面修复组、全瓷冠修复组(经牙体预备后采用IPS e.max Press铸瓷系统进行修复)和树脂充填组(直接采用复合树脂充填)。在万能材料试验机上分别测试3组样本的抗折裂载荷值,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瓷贴面组、全瓷冠组、直接充填组的抗折裂载荷分别为(439.59±56.97) N、(719.98±43.03) N和(597.74±50.35) N,各组值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1)。结论:根管治疗后下颌切牙经纤维桩加固后,全瓷冠修复后的抗折裂强度高于瓷贴面修复。二者的抗折裂载荷值都可以满足临床修复的要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核饰瓷厚度对CAD/CAM玻璃陶瓷材料透明性的影响
    赵军, 樊洪
    2020, 36(3): 273-275.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0.03.020
    摘要 ( 243 )   PDF(756KB) ( 211 )  
    目的:探讨不同核饰瓷厚度的CAD/CAM玻璃陶瓷的对比度(contrast ratio,CR)以及与A2色测色试件的色差ΔE。方法:将IPS e.max CAD瓷块和IPS Empress CAD瓷块加工成厚度分别为0.8、1.0、1.2 mm的方型核心瓷片,然后在核心瓷上烧结厚度分别为0.7、0.5、0.3 mm的相应饰瓷,最后上釉。共制作30片12×12 mm、总厚度为1.5 mm的瓷试件(n=5)。采用CM-3600A分光测色计测量试件的色度值,用来计算试件的对比度(contrast ratio,CR)和与A2色片的色差(ΔE)。结果:IPS e.max CAD组的CR值明显大于IPS Empress CAD组。IPS e.max CAD组的ΔE值小于IPS Empress CAD组。结论:不同核瓷厚度组合的IPS e.max CAD和IPS Empress CAD都能较好的模拟目标颜色; IPS Empress CAD 的透明性要高于IPS e.max CAD。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Micro CT评估光照模式对复合树脂微渗漏影响的研究
    赵岩, 靳趁心
    2020, 36(3): 276-279.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0.03.021
    摘要 ( 165 )   PDF(1166KB) ( 178 )  
    目的:用Micro CT评价不同光照模式对复合树脂充填体微渗漏的影响。方法:选取24颗新鲜拔除的上颌前磨牙,在牙冠颊面制备圆形窝洞(直径1 mm,深度1 mm),窝洞用光固化树脂(3M Z250)充填并固化,按照光固化模式随机分为常规模式组(A组)、弱光引导组(B组)、间歇光照组(C组)。标本经冷热循环及氨硝酸银染色剂浸染后,用Micro CT测量复合树脂充填体和牙齿界面的银沉积物体积,定量评价微渗漏程度。结果:常规模式组微渗漏大于弱光启动组和间歇光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弱光启动组与间歇光照组之间微渗漏有差异,但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弱光引导模式和间歇光照模式能够比常规光照模式更有效降低复合树脂(3M Z250)的微渗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3D打印制备不同重量比例的n-HA/PLA/PVA复合膜性能比较
    乔庚, 刘佳怡, 王媛, 汪振华
    2020, 36(3): 280-286.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0.03.022
    摘要 ( 242 )   PDF(4707KB) ( 230 )  
    目的:通过3D打印的方法制备的不同重量比例的纳米羟基磷灰石/聚乳酸/聚乙烯醇(n-HA/PLA/PVA)复合膜,并对其相关性能检测。方法:采用3D打印技术制备不同重量比例的n-HA/PLA/PVA复合膜,分别为PLA/PVA复合膜、15%n-HA/PLA/PVA复合膜、50%n-HA/PLA/PVA复合膜、75%n-HA/PLA/PVA复合膜。扫描电镜下观察各组膜形态,对其力学性能、细胞毒性及动物实验相应指标进行检测。结果:扫描电镜下观察,n-HA/PLA/PVA复合膜呈现三维网状结构,各材料间相互结合,孔隙分布不均,大小不一。随着n-HA质量浓度的提高,电镜下见各材料间孔隙逐渐减小,形成结构均匀的复合膜。力学性能及吸水率检测中,随着nHA含量的增加,n-HA/PLA/PVA复合膜的拉伸强度及吸水率呈下降趋势;细胞毒性检测,不同比例复合膜的细胞增殖率无明显差别,无细胞毒性。动物实验测量牙周菌斑指数及龈沟出血指数未发现不同比例n-HA/PLA/PVA复合膜有统计学差异。结论:3D打印不同比例的n-HA/PLA/PVA复合膜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和细胞生物相容性, n-HA比例更高的复合膜可能具有更好的物理性能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修复临床研究
    CEREC不同设计模式制作瓷贴面用于76例前牙修复的回顾性分析
    韩彦峰, 江青松, 郑东翔
    2020, 36(3): 287-292.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0.03.023
    摘要 ( 162 )   PDF(2825KB) ( 259 )  
    目的:探讨CEREC不同设计模式制作的瓷贴面在前牙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CEREC AC系统共制作瓷贴面190个,根据患者前牙缺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设计模式。比较不同设计模式的修复体设计与加工时间、随访6个月、12个月、24个月的患者修复体满意度与临床成功率。结果:所有190个瓷贴面中,84个采用复制模式、50个采用参考模式、56个采用个性化设计模式。复制模式的修复体设计与加工时间短于参考模式与个性化模式(P<0.001),参考模式短于个性化模式(P<0.001)。不同设计模式不同随访时间的修复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复制模式、参考模式、个性化模式的成功率分别为97.62%、98.00%、94.64%,随访12个月的成功率分别为97.62%、96.00%、92.86%,随访24个月的成功率分别为96.43%、94.00%、92.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EREC AC系统不同设计模式制作的全瓷贴面均具有良好的美学效果与较高的临床成功率,其中复制模式可精确复制咬合,且设计与加工时间相对更短,可作为首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明治”截骨术在前牙区种植修复临床应用
    李爱玲, 周弘
    2020, 36(3): 293-297.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0.03.024
    摘要 ( 270 )   PDF(2695KB) ( 302 )  
    目的:评价“三明治”截骨术用于前牙区种植修复临床效果。方法:使用“三明治”截骨术对6例前牙缺失区垂直骨缺损严重的患者进行骨增量,植骨术后6个月行种植术,3个月后修复。结果:植骨前后对比获得骨高度增加为4.10 mm,3.70~4.40 mm(M,Q25~Q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负载1年后平均骨吸收量0.3 mm。顺利完成9颗种植体植入术并获得较满意的美学修复效果。结论:“三明治”截骨术用于前牙种植修复表现出良好的美学效果,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骨增量技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帐篷螺丝技术在上前牙区连续缺失种植修复中的疗效评价
    呙誉东, 周炼
    2020, 36(3): 298-301.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0.03.025
    摘要 ( 224 )   PDF(4489KB) ( 210 )  
    目的:评价帐篷螺丝植骨技术在上前牙区连续多牙缺失水平向骨增量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使用帐篷螺丝技术(screw-tent technique)对9例上前牙连续缺失(21个位点),骨缺损严重的患者进行水平向骨增量, 6~9个月后行种植体植入术,植入术后6个月行种植修复,并追踪观察修复后12个月的修复效果。结果:9例患者共植入21枚种植体,无一松动或者脱落,并获得较满意的修复效果。术前牙槽嵴宽度为(2.41±0.49) mm,术后6个月牙槽嵴宽度为(8.27±0.79)mm,对比植骨术前和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完成后12个月牙槽嵴宽度为(7.74±0.52),对比种植术后和修复后1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丝技术在上前牙连续缺失的水平向骨增量中,可获得较理想的水平向骨增量效果及修复效果。但由于观察时间较短,其远期效果仍需要进一步的观察研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PDCA循环结合Mini-Cex量表监控口腔住院医师全冠修复的质量管理
    郝鹏杰, 刘莉, 柳忠豪
    2020, 36(3): 302-304.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0.03.026
    摘要 ( 180 )   PDF(871KB) ( 226 )  
    目的:探讨 PDCA循环结合Mini-Cex量表在口腔住院医师全冠修复治疗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PDCA循环应用于住院医师全冠修复治疗的规范化培训过程中,利用Mini-Cex量表对参加培训的住院医师进行冠修复治疗的临床能力评估。结果:共完成评估 30人次,PDCA循环前后,住院医师全冠修复治疗的操作技能、牙体制备、模型制取、临时冠制作4个方面的合格率及优秀率均较培训初期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结合Mini-Cex量表是一种可以有效评估并改进住院医师临床培训效果的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