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特约述评
    种植体周软组织封闭建立的难点与改善方案
    季平
    2021, 37(4): 279-283.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1.04.001
    摘要 ( 336 )   PDF(962KB) ( 516 )  
    稳定的软组织封闭对于防止微生物入侵,维持种植体的长期稳定性至关重要。种植体周软组织封闭由上皮附着与结缔组织附着两部分构成,与天然牙相比附着较弱,易被外界干扰因素破坏,增加种植体周围疾病的发生率。因此,促进种植体周软组织封闭形成并保持稳定对于维持种植体长期成功尤为重要。本文将分析种植体软组织封闭难以建立并维持稳定的原因,并总结目前用以促进软组织封闭的主要方法,以期为种植领域研究人员与临床医生提供相关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具核梭杆菌与口腔常见微生物粘附作用的研究进展
    李懿洋, 周学东
    2021, 37(4): 284-287.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1.04.002
    摘要 ( 330 )   PDF(870KB) ( 553 )  
    具核梭杆菌是口腔中含量最高的梭杆菌,可成为早期和晚期定植的微生物的连接桥梁,以共生菌的形式存在,也可成为致病菌参与口腔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核梭杆菌与口腔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可影响微生物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进而决定口腔的健康状态。粘附是最直接的相互作用方式,也是微生物进入生物膜和侵袭宿主细胞的第一步。本文就具核梭杆菌与口腔常见微生物的粘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进行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畸釉质脱矿微创治疗的研究进展
    郭飞扬, 花放
    2021, 37(4): 288-291.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1.04.003
    摘要 ( 274 )   PDF(778KB) ( 437 )  
    釉质脱矿是正畸治疗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由于正畸矫治器的存在会阻碍口腔卫生清洁,菌斑易于在牙面堆积,继而产酸造成釉质脱矿。其主要表现为正畸后残留牙齿表面的白垩斑,不仅影响牙齿美观,降低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而且有发展为龋齿的可能,危害口腔健康及功能。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生和患者开始关注口腔微创治疗。本文对有关微研磨、渗透树脂、牙齿漂白、激光等微创方法用于正畸釉质脱矿治疗的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广大临床医师提供最新文献证据,辅助其临床决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硅酸镁锂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王明霞, 刘志辉
    2021, 37(4): 292-295.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1.04.004
    摘要 ( 334 )   PDF(782KB) ( 1245 )  
    通过人工方法合成的硅酸镁锂无机材料具有纳米级的2D结构,其优良的理化性能和丰富的电化学特性,已被广泛应用于日化、食品、卫生材料领域;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一定的抗菌性以及在促进干细胞增殖和分化方面的生物学效应,使其拥有在生物医学领域应用的潜力。本文主要综述硅酸镁锂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对药物分子、蛋白质、生长因子的递载;皮肤黏膜的屏障保护作用;用于组织工程中合成支架材料、调控干细胞增殖分化等,并展望其在口腔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舌系带过短及其诊治方法的研究进展
    颜志玲, 何晓玲
    2021, 37(4): 296-299.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1.04.005
    摘要 ( 287 )   PDF(774KB) ( 653 )  
    舌系带过短是一种先天性发育异常,表现为舌系带短粗,与舌腹或口底黏膜的附着点前移,使得舌的运动受限。舌系带过短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舌的运动,从而可能影响母乳喂养和舌体的吞咽、语音、口腔自洁功能,以及导致开牙合、下中切牙间缝隙等错牙合畸形。其中,舌系带过短对婴幼儿母乳喂养及语音功能的影响,是诊治过程中备受关注、争议较多的热点。文章对舌系带过短的临床诊断,舌系带过短和母乳喂养、语音功能的关系以及舌系带过短的治疗方法等方面内容做一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牙周病学研究
    Bcl-2和p53蛋白在牙龈增生中的表达研究
    张睿, 刘娇艳, 李德纯, 张明珠, 彭艺, 税艳青
    2021, 37(4): 300-303.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1.04.006
    摘要 ( 168 )   PDF(2823KB) ( 170 )  
    目的: 研究Bcl-2(B-cell leukemia-2)蛋白和p53蛋白在牙龈增生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增生牙龈中抗凋亡作用机制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符合临床诊断的11例炎症性牙龈增生患者作为实验组,正常牙龈组织11例作为对照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探究增生牙龈组织和正常牙龈组织中Bcl-2蛋白和p5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增生牙龈组织中Bcl-2蛋白和p53蛋白的阳性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牙龈组织(P<0.05)。结论: Bcl-2蛋白和p53蛋白在牙龈增生中发挥重要作用,抗凋亡抑制作用参与了牙龈增生的发病过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人牙周炎牙龈组织中的关键生物标志物及相关免疫细胞浸润
    王子恢, 郜洪宇, 莫菲菲, 田广杰, 王永兰
    2021, 37(4): 304-309.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1.04.007
    摘要 ( 423 )   PDF(3349KB) ( 758 )  
    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牙周炎牙龈组织中的关键生物标志物和相关免疫细胞浸润,探索牙周炎的发病机制。方法: 从GEO数据库下载GSE10334、GSE16134和GSE23586三个数据集,通过“limma”程序包筛选差异基因,利用STRING和Cytoscape构建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来获取毂基因,利用CIBERSORT算法分析牙周炎和健康对照之间牙龈组织的免疫细胞浸润。结果: 共筛选出129个差异表达基因,构建PPI网络后获取10个毂基因,其显著富集于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活性等多种细胞生理活动,和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信号通路、趋化因子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牙周炎牙龈组织中初始B细胞、浆细胞、初始CD4+T细胞、活化的记忆CD4+T细胞、单核细胞,M1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比例更高(P<0.05)。结论: 毂基因的功能分析及探究牙周炎和健康牙龈中所浸润的免疫细胞之间的差异可以为研究牙周炎的发生发展机制提供新的见解和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雷尼酸锶对实验性牙周炎大鼠牙槽骨改建的影响
    梁向阳, 李春年
    2021, 37(4): 310-313.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1.04.008
    摘要 ( 172 )   PDF(3195KB) ( 228 )  
    目的: 通过观察雷尼酸锶对大鼠实验性牙周炎治疗后牙槽骨组织中酸性磷酸酶及碱性磷酸酶的变化,评估雷尼酸锶对实验性牙周炎的治疗作用,为应用雷尼酸锶治疗牙周炎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参考。方法: 选取50只3月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A组)、牙周炎组(B组)、牙周炎局部治疗组(C组)、牙周炎雷尼酸锶治疗组(D组)、牙周炎局部治疗+雷尼酸锶治疗组(E组),每组10只。所有的实验性牙周炎大鼠通过正畸钢丝结扎双侧上颌第一磨牙建立牙周炎模型,C、E组通过去除结扎丝、局部上药建立实验性牙周炎局部治疗模型,D、E组通过雷尼酸锶灌胃建立雷尼酸锶治疗模型;大鼠钢丝结扎4周后随机抽取大鼠鉴定牙周炎模型成功,钢丝结扎8周后建立牙周炎局部治疗模型,雷尼酸锶治疗组自钢丝结扎8周后开始灌胃治疗。牙周治疗、药物治疗8周后处死大鼠,制作牙周组织切片,观察牙周组织变化情况;计数牙周单位面积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数目;进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TRAP)及碱性磷酸酶染色,评价牙槽骨的变化。结果: 在牙周局部治疗、雷尼酸锶治疗后,牙周炎症减轻,牙周袋变浅,单位面积破骨细胞显著减少,成骨细胞数量显著增多,在牙周局部治疗和雷尼酸锶联合治疗组尤为明显。结论: 雷尼酸锶作为骨质疏松治疗药物,也能对实验性牙周炎产生确定的疗效,可以为牙周炎的综合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种植体周围炎大鼠模型研究
    李星佳, 陈琪欣, 袁长永, 王鹏来
    2021, 37(4): 314-318.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1.04.009
    摘要 ( 361 )   PDF(1973KB) ( 400 )  
    目的: 改良大鼠种植体周围炎模型,简化造模步骤,缩短造模时间。方法: 拔除16只大鼠上颌第一磨牙,拔牙窝愈合1个月后植入钛种植体。种植体骨结合4周后用丝线结扎诱导炎症并糖水喂养。结扎后2周观察炎症诱导情况。处死大鼠,取上颌骨拍摄X线片用于影像学分析。制作骨组织切片和提取种植体周围牙龈组织进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 结扎2周后种植体周围炎诱导成功,种植体周围不仅有软组织炎症,还有不同程度骨组织吸收。结论: 大鼠种植体周围炎模型改良成功,造模方便,造模周期短。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畸静压力通过p38MAPK调控牙周膜细胞MMP-2和MMP-9的表达
    张询, 林园园, 田群丽
    2021, 37(4): 319-324.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1.04.010
    摘要 ( 225 )   PDF(2900KB) ( 173 )  
    目的: 研究持续性正畸静压力对牙周膜细胞(PDLCs)表达MMP-2和MMP-9的调控及其有关的调控通路。方法: 体外培养PDLCs,取4~7代的PDLCs,随机分成5组,分别施加0、2 g/cm2(24 h)、2 g/cm2(48 h)、4 g/cm2(24 h)、4 g/cm2(48 h)的持续静压力,对细胞形态及骨架F-actin进行检测,通过Western blot观察持续静压力对MMP-2、MMP-8、MMP-9的表达的影响。研究相关MAPK通路包括JNK、ERK、p38MAPK在静压力引起MMPs表达变化中的作用。分组添加p38MAPK阻断剂SB203580,分别通过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观察p38MAPK通路的作用。结果: 在不同的持续静压力下,PDLCs形态未见明显变化,F-actin染色显示细胞骨架未有明显区别。Western blot显示静压力对MMP-8表达未见明显影响,MMP-2和MMP-9的表达明显上调。且这种上调作用与p38MAPK通路有关,与JNK和ERK通路无关。结论: 持续静压力调控PDLCs MMP-2和MMP-9的表达,这种调控通过p38MAPK途径产生作用,与JNK和ERK通路无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口腔修复学研究
    不同粘接间隙对CAD/CAM PMMA暂时修复体固位力的影响
    罗有成, 赵健, 杨双, 吴哲
    2021, 37(4): 325-329.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1.04.011
    摘要 ( 241 )   PDF(1409KB) ( 209 )  
    目的: 探讨设置不同粘接间隙参数对CAD/CAM PMMA全冠的固位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5颗因正畸需要拔除的第一前磨牙作为研究对象,按全冠牙体预备标准进行牙体预备。使用口腔扫描仪(CS3600)和Exo-cad 软件完成全解剖PMMA全冠的设计,依照设置粘接剂间隙参数不同分为6组。距离修复体终止线2 mm内粘接间隙 0 μm,终止线2 mm以上粘接间隙分别设置为20 μm、40 μm、60 μm,记为0-20组、0-40组、0-60三组;距离修复体终止线2 mm内粘接间隙 20 μm, 终止线2 mm以上粘接间隙分别设置为20 μm、40 μm、60 μm,记为20-20 组、20-40组、20-60三组。使用椅旁切削机完成PMMA全冠制作(n=30)。通过触觉-视觉表初步评估修复体的边缘适合性和稳定性;使用体式显微镜测量边缘间隙值;万能实验机进行拉伸实验检测固位力,使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针对不同粘接间隙参数,PMMA的全冠平均边缘间隙均符合临床要求。其中,0-20组平均边缘间隙最大(83±6) μm,20-60组平均边缘间隙最小(37±5) μm(P<0.05),边缘间隙与粘接间隙呈负相关。不同粘接间隙参数的设置,PMMA全冠固位力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20-20组固位力最大(61±6) MPa,0-60组固位力最小(39±5) MPa(P<0.05)。结论: 粘接间隙设置为20~20 μm时,CAD/CAM PMMA全冠修复体的固位力和稳定性可以达到满意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类型瓷贴面与树脂水门汀对贴面密合度与微渗漏的影响
    李雅, 袁硕, 陈志宇, 李美康, 马晓平
    2021, 37(4): 330-334.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1.04.012
    摘要 ( 161 )   PDF(2470KB) ( 252 )  
    目的: 观察瓷贴面类型及树脂水门汀对瓷贴面边缘密合度及微渗漏的影响。方法: 36颗上颌中切牙随机均分为四组进行贴面修复,A组:IPS e.max Press瓷贴面+RelyXTM Veneer树脂水门汀;B组:IPS e.max Press瓷贴面+Vitique树脂水门汀;C组:CAD/CAM长石质瓷贴面+RelyXTM Veneer树脂水门汀;D组:CAD/CAM长石质瓷贴面+Vitique树脂水门汀。贴面粘接后经冷热循环老化、亚甲基蓝染色,在显微镜下观测贴面唇面中央及近远中轴角区纵截面边缘密合度及微渗漏情况。结果: A、B、C、D组平均密合度分别为(0.037±0.007) mm、(0.044±0.012) mm、(0.046±0.014) mm、(0.038±0.004) mm,龈边缘染料渗入平均深度分别为(0.143±0.085) mm、(0.148±0.087) mm、(0.236±0.074) mm、(0.158±0.036) mm,组间均无显著差异。B、C、D组近远中轴角区微渗漏情况重于唇面正中区。结论: 单颗贴面内部不同区域密合度较一致,但近远中轴角区微渗漏情况更严重,贴面类型及树脂水门汀对瓷贴面平均边缘密合度及微渗漏无显著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氧化锆和玻璃陶瓷颜色及半透明度稳定性的体外研究
    刘晓强, 刘明月, 杨洋, 陈立, 周建锋, 谭建国
    2021, 37(4): 335-338.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1.04.013
    摘要 ( 239 )   PDF(1109KB) ( 286 )  
    目的: 研究紫外线老化对氧化锆和玻璃陶瓷的颜色及半透明度的影响。方法: 制备高透氧化锆、低透氧化锆、高透玻璃陶瓷、低透玻璃陶瓷试件各12个、共48个,试件厚度(1.60±0.02) mm,利用600目金刚砂纸磨光。试件经紫外灯(波长253.7 nm,功率250 w/m2)照射0 h、12 h和24 h后,利用光谱辐射度计分别在灰色、黑色和白色背景下测定L*a*b*颜色值,计算颜色变化(ΔE)和半透明度。以ΔE>1.0为视觉可见水平,以ΔE<3.3为临床可接受水平。结果: 经紫外线照射12 h和24 h后,高透氧化锆的颜色变化分别为(3.33±0.78)和(6.00±0.84),低透氧化锆的颜色变化分别为(1.53±0.42)和(3.45±0.40),上述颜色变化均有临床意义(ΔE>1.0),且高透氧化锆的颜色变化比低透氧化锆更明显(P<0.05)。高透玻璃陶瓷和低透玻璃陶瓷老化后的颜色变化量均小于1.0,不具有临床意义。4种陶瓷经紫外线照射12 h和24 h后,半透明度的降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透氧化锆的半透明度变化分别为(-3.62±0.76)和(-4.59±0.75),变化幅度大于其它3种陶瓷(P<0.05)。结论: 高透氧化锆经紫外线老化后,颜色变化超出临床可接受范围,半透明度显著降低。低透氧化锆和玻璃陶瓷的颜色和半透明度受紫外线老化影响均比高透氧化锆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快速烧结系统对氧化锆机械性能的影响
    李一帆, 周志伟, 汪振华
    2021, 37(4): 339-343.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1.04.014
    摘要 ( 208 )   PDF(2782KB) ( 337 )  
    目的: 探讨常规烧结条件下满足齿科氧化锆机械性能要求的试件,在快速烧结条件下密度、显气孔率、维氏硬度、挠曲强度值等的改变。方法: 采用二次烧结法制备试件。预烧结制得22个试件,其中8个长条形,14个圆片状。将两种不同形状预烧结素坯随机均分为快速烧结组 (SS) 与常规烧结组 (CS) 进行终烧结,排除严重变形试件后,通过相关检测比较两种烧结系统对自制试件密度、显气孔率、维氏硬度、挠曲强度值等的影响。结果: 两种终烧结方法制备试件密度无显著差异(P>0.05) 。快速烧结组维氏硬度值略高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显气孔率高于常规烧结组,挠曲强度值略低于常规烧结组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面形貌表征可见快速烧结组制备的试件晶粒更细小,但相比常规烧结组试件晶粒排列不够均匀,且可见气孔。结论: 快速烧结系统缩短了烧结时间,且制备出的材料机械性能与常规烧结系统相比差距不大,在未来市场上的发展极具潜力。但其烧制出的自制试件气孔率升高,挠曲强度值下降,证明其对材料的制备工艺有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苯扎氯铵改性粘接剂对牙本质-树脂远期粘接强度的影响研究
    牟文博, 程瑶, 董波
    2021, 37(4): 344-348.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1.04.015
    摘要 ( 175 )   PDF(2637KB) ( 635 )  
    目的: 评估苯扎氯铵(benzalkonium chloride,BAC)改性粘接剂对牙本质-树脂远期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 将BAC加入到美国3M第八代全酸蚀树脂粘接剂(single bond universal,SBU)中,制成不同浓度的改性粘接剂。将保存于百里香酚溶液中的100颗第三磨牙随机分为10组(n=10),A、A1组:0.25%BAC;B、B1组:0.5%BAC;C、C1组:1%BAC;D、D1:2%BAC;E、E1:对照组。A、B、C、D、E组试件进行剪切强度实验(SBS)并统计断裂模式。A1、B1、C1、D1、E1组试件进行微拉伸实验(μTBS)并统计断裂模式。结果: 在剪切强度和微拉伸强度实验中,处理组的强度表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D组与C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D1组与B1组、C1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断裂模式均以混合断裂为主,其次是粘接面断裂,内聚断裂最少。结论: 全酸蚀粘接模式下,在树脂粘接剂中添加苯扎氯铵并不能改善牙本质与树脂的远期粘接强度,这可能是由于粘接剂的理化性能受损导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黄芩素与葛根素对牙本质粘接持久性的影响
    牟亚群, 高士军, 汝晓娜, 尹通, 肖媛媛, 初明慧, 刘苗
    2021, 37(4): 349-353.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1.04.016
    摘要 ( 155 )   PDF(2832KB) ( 151 )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黄芩素,葛根素结合乙醇湿粘接对牙本质粘接持久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128颗离体牙,随机分为8个组,每组16个,A组对照组无处理; B组乙醇处理;C、D、E组分别为0.05%、0.1%、0.5%黄芩素乙醇处理;F、G、H组分别为0.05%、0.1%、0.5%葛根素乙醇处理,每组随机抽取8个试件进行老化处理。各组试件进行剪切强度测试,断裂模式分析,扫描电镜观察粘接面,断裂面微观结构。结果: C~H组即刻剪切强度高于A、B组(P<0.05),老化后C~H组剪切强度比即刻组没有明显降低(P>0.05),老化后A、B组剪切强度明显降低(P<0.05)。扫描电镜观察:老化后实验组的混合层树脂突致密程度高于对照组。结论: 黄芩素,葛根素结合乙醇湿粘接方式可以提高牙本质即刻粘接强度,增强牙本质粘接持久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口腔颌面肿瘤学研究
    IGF2BP2的异常表达影响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增殖和侵袭
    胡雅英, 陈文, 张佳莉
    2021, 37(4): 354-359.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1.04.017
    摘要 ( 202 )   PDF(2831KB) ( 186 )  
    目的: 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异常表达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2(IGF2BP2)对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将4对OSCC组织及癌旁组织进行mRNA高通量测序,筛选差异表达RNA结合蛋白;在OSCC细胞系中利用RNA干扰沉默技术降低IGF2BP2的表达;利用CCK-8和Transwell实验检测IGF2BP2对增殖和侵袭的影响。对HSC3细胞系进行改良RIP高通量测序(Improved RIP-seq, iRIP-seq)和mRNA高通量测序分析IGF2BP2的下游靶基因,运用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获得IGF2BP2靶标基因的主要富集信号通路。结果: 在OSCC癌组织中IGF2BP2为表达丰度和差异上调最为显著的RNA结合蛋白(P=7.11E-06)。下调IGF2BP2抑制OSCC的体内外增殖和体外侵袭。IGF2BP2的潜在靶标基因主要富集到Axon guidance、 Focal adhesion、Rap1信号通路、pathways in cancer、MAPK信号通路等。结论: IGF2BP2在OSCC中表达增高并可能通过影响细胞增殖和粘附相关信号通路发挥促进肿瘤的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MMP-9、COX-2、NF-κB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张旭, 刘佳文
    2021, 37(4): 360-365.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1.04.018
    摘要 ( 185 )   PDF(1820KB) ( 123 )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环氧化物酶-2(COX-2)、细胞核因子KB(NF-κB)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免疫组化法检测80例OS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OSCC组织中MMP-9、COX-2、NF-κB表达的相关性;OSCC患者进行3年随访,采用Kaplan-Meier对生存情况进行分析,Log-Rank法检测组间生存差异;COX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OSCC组织中MMP-9、COX-2、NF-κB mRNA及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正常组相比,OSCC组MMP-9、COX-2、NF-κB蛋白阳性表达增强(P<0.05);MMP-9与COX-2呈正相关(r=0.356,P=0.012),MMP-9与NF-κB呈正相关(r=0.312,P=0.005),COX-2与NF-κB呈正相关(r=0.619,P=0.000);MMP-9、COX-2、NF-κB表达与OSCC患者病理分级、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MMP-9阴性表达组总体生存率高于阳性表达组(P<0.05),COX-2阴性表达组总体生存率高于阳性表达组(P<0.05),NF-κB阴性表达组总体生存率高于阳性表达组(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TNM分期、MMP-9、COX-2、NF-κB可能是影响OS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MMP-9、COX-2、NF-κB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其表达量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密切相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口腔材料学研究
    仿生微/纳米多级界面增强植入体骨整合的体内研究
    时子文, 祝颂松, 姜楠
    2021, 37(4): 366-370.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1.04.019
    摘要 ( 220 )   PDF(3078KB) ( 250 )  
    目的: 研究一种仿生微/纳米多级界面以增强植入体骨整合。方法: 纯钛样本分别经放电等离子烧结、电化学阳极氧化或二者复合处理后,分别形成微米级骨小梁仿生结构、TiO2纳米管表面改性结构、微米级骨小梁仿生/TiO2纳米管表面改性结构。取4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A、B、C、D,n=10),在其膝关节内侧建立直径为1.5 mm的骨缺损模型,分别植入未处理钛、微米级骨小梁仿生钛、TiO2纳米管表面改性钛、微米级骨小梁仿生/TiO2纳米管表面改性钛。12周后,对近端胫骨及钛植入体行组织学分析、Micro-CT评价及生物力学测试。结果: D组骨整合率,相对骨体积和骨体积最高,多项骨小梁相关参数较高,表现出更好的骨整合。此外,D组的最大推出力和临界抗剪切强度均高于其他3组(P<0.05)。结论: 仿生微/纳米多级界面增强了钛植入体的骨整合,可作为一种性能优良的材料用于临床治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铜掺入型钛合金对破骨细胞分化影响的体外研究
    许雄程, 卓瑾, 徐燕梅, 骆凯, 陈超, 钟泉
    2021, 37(4): 371-374.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1.04.020
    摘要 ( 196 )   PDF(2547KB) ( 201 )  
    目的: 研究铜掺入型钛合金对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 通过激光熔化技术制备掺铜的钛合金。 使用RANKL诱导小鼠单核细胞分化,制备破骨细胞。将掺铜的钛合金与破骨细胞共培养,通过观察细胞形态、记录破骨细胞数目以及破骨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掺铜的钛合金对破骨细胞分化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小鼠单核细胞与RANKL共培养后可分化成破骨细胞。掺铜的钛合金能够抑制单核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同时还能降低破骨分化相关基因CTSK、TRAP、NFATc1和NF-κB的表达。 结论: 掺铜的钛合金可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有望应用于骨再生手术中个性化钛网的制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报告
    左上第二磨牙拔除后并发高热寒颤1例
    李晓宁, 林玉红, 路瑶, 尚将
    2021, 37(4): 375-376.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1.04.021
    摘要 ( 235 )   PDF(759KB) ( 290 )  
    牙拔除术后发生高热寒颤较为少见,本文报道 1 例牙拔除术后高热伴发寒颤,并结合相关文献对牙拔除术后高热的诊断和防治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