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研究》(原名口腔医学纵横)
 创  刊:1985年
 主办单位: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
 主  编:陈智
 编辑部主任:钱雯
 编辑出版:《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社
 电  话:027-87686117
 国际标准出版物号:ISSN 1671-7651
 国内统一刊号:CN 42-1682/R
 邮发代号:38-119
 国内总发行: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湖北省报刊发行局
 国外代号:6427BM
 广告发布登记许可:鄂广登准字(2019)420000008
分享到:
2024年, 第40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24-10-28 上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综述
慢速扩孔技术在种植手术中的应用前景及研究进展
刘腾达, 王淑红
2024, 40(10): 851-854.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4.10.001
摘要 ( 66 )   PDF(818KB) ( 80 )  
临床上口腔医师通常选择使用常规扩孔技术(高速钻孔附加冲洗冷却系统)进行种植窝洞预备。随着口腔种植学的发展,一种称为“慢速扩孔技术(low-speed drilling)”的低转速种植窝预备理念出现,有可能成为传统窝洞预备程序替代方案。慢速扩孔技术,又称为生物学扩孔技术(biologic drilling),相较于常规扩孔技术拥有无需冷却液冲洗、避免自体骨材料流失等优点。本文通过总结体外实验、动物实验和临床实验3种类型的多项研究,从术中温度变化及对骨结合、操作精度、操作时间的影响等多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外泌体微小RNA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王菁, 徐文华
2024, 40(10): 855-860.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4.10.002
摘要 ( 49 )   PDF(853KB) ( 48 )  
外泌体作为一种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 EVs),已在多项研究中被证明为是细胞间通讯的重要介质。在肿瘤疾病中,存在于肿瘤微环境中的各类细胞产生的外泌体能够装载数量异常的蛋白质、核酸等,在被其它细胞内化后调节其中的信号通路,进而影响肿瘤疾病的发展过程。近年来,外泌体微小RNA(microRNA,miRNA)作为肿瘤诊断的生物标志物和预后标志物在肿瘤疾病诊断中的作用正在被人们广泛关注。同时,将外泌体作为载体靶向运送miRNA治疗肿瘤亦是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聚焦于外泌体miRNA,综述了外泌体miRNA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S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并总结了当前将其作为OSCC的潜在分子标志物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以及其在疾病的靶向治疗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再定位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的研究进展
文佳玉, 武峰
2024, 40(10): 861-866.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4.10.003
摘要 ( 43 )   PDF(1065KB) ( 38 )  
目前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病率高发,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anterior disc displacement, ADD)占很大比例。再定位咬合板(anterior repositioning splint, ARS)被认为是治疗ADD的有效保守治疗手段之一,能有效缓解疼痛、弹响等临床症状,并改善下颌运动范围。由于ARS广泛应用,其确切机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但ARS现有的操作方法、治疗机制及其长期疗效尚无定论。鉴于目前对ARS治疗的不同看法,本综述试图提供ARS相关治疗的研究进展,帮助临床医生了解并选择合适的操作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口腔颌面外科学研究
基于机器学习的青年人群颞下颌关节紊乱病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崔宇琛, 张晗, 胡志强, 张琦, 袁佳敏, 朱宪春
2024, 40(10): 867-872.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4.10.004
摘要 ( 44 )   PDF(2084KB) ( 34 )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青年人群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 TMD)的影响因素,并基于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 ML)方法构建一个针对青年人的TMD风险预测模型,以便为青年人提供更加准确和有效的TMD风险评估工具。方法: 共纳入960例符合条件的大学生做为研究对象。使用单因素分析和最小绝对值收缩和选择算子回归算法筛选TMD风险因素。运用6种不同的ML方法构建TMD风险预测模型,并采用Shapley加法解释算法对最终模型进行解释。结果: 共纳入12个预测因素进行模型的构建,随机森林模型在6种ML模型中表现最佳。该模型在外部测试集上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63(95%CI:0.812~0.915),准确度为0.732,灵敏度为0.898,特异度为0.728,阳性预测值为0.864,阴性预测值为0.703。校准曲线表明该模型预测效果和实际结果基本一致,决策曲线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临床适用性。结论: 基于ML方法构建的青年人群TMD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及临床适用性,可辅助临床进行更高效的疾病管理和更精准的医疗干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颌外科规划软件中下颌运动交互模块的初步构建
蔡安东, 王晓霞, 王铁军, 杜平功, 柳忠豪
2024, 40(10): 873-877.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4.10.005
摘要 ( 21 )   PDF(4142KB) ( 18 )  
目的: 基于下颌运动轨迹构建数字化正颌外科规划软件中的下颌交互模块并进行临床验证。方法: 基于CCMF Plan正颌规划软件,使用空间矩阵算法解算下颌运动轨迹数据,实现下颌运动的还原,根据距离重要性采样算法拟合患者个性化的下颌旋转轴并验证模拟下颌运动的精确性。使用下颌旋转轴指导手术规划,验证术中髁突位置实现的准确性。结果: 开发出可再现患者下颌运动,以下颌旋转轴指导升支旋转的下颌运动交互模块。该模块还原模拟的下颌运动轨迹与真实轨迹误差约1 mm,同一开口度时的下颌骨模型表面距离均方根值(root mean square,RMS)值约0.3 mm。其指导的正颌手术术后髁突的角度偏差约为3°,距离偏差约1.5 mm。结论: 该下颌运动交互模块可以较为精确地拟合下颌旋转轴,并还原患者个性化的下颌运动,术后髁突位置实现的精确性满足临床的要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6例颈深部感染患者临床特征分析:一项多中心15年回顾性研究
马英娟, 李晨曦, 王玥, 龚忠诚
2024, 40(10): 878-884.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4.10.006
摘要 ( 28 )   PDF(1347KB) ( 15 )  
目的: 调查评估颈深部感染(deep neck infection,DNI)患者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疆地区2010年1月~2024年8月因DNI住院治疗的1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除评价患者人口学特征外,还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严重并发症及长期住院的DNI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子。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存在合并症(P1=0.013,P2<0.001)、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P1=0.005,P2=0.008)分别是患严重并发症及长期住院的DNI患者的独立危险因子。存在合并症对DNI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且长期住院的诊断价值较好,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AUC合并症=0.77及AUC合并症=0.82。NLR值也显示了较好的评价效能,分别为AUCNLR=0.81及AUCNLR=0.82。另外,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s,WBC)诊断预测严重并发症的AUCWBC=0.90;不同感染来源、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预测患者长期住院(>10 d)的AUC值分别为0.69、0.73、0.71。结论: 本研究发现存在合并症、不同感染来源、WBC、NLR、CRP及PCT为预测DNI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且长期住院的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频超声探测牙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效果的临床研究
张磊, 刘锐, 卜海伟, 徐天宇, 霍峰
2024, 40(10): 885-889.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4.10.007
摘要 ( 20 )   PDF(1462KB) ( 13 )  
目的: 应用高频超声测量双侧咬肌的平均厚度及关节囊宽度,探测再定位牙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orders,TMD)的效果。方法: 随机入选23例因颞下颌关节激发性疼痛及关节弹响就诊于我科的TMD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再定位牙合夹板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月、2月及3月后采用实时高频超声对咬合状态及非咬合状态下双侧咬肌厚度及关节囊宽度进行客观测量,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同时记录实验组治疗前后症状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在牙合板治疗前非咬合状态下双侧咬肌高频超声平均厚度为9.42 mm,咬合后为13.04 mm,对照组非咬合状态下双侧咬肌平均厚度为8.48 mm,咬合后为10.27 mm,两组治疗前咬合状态及非咬合状态下双侧咬肌高频超声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实验组治疗后每个月咬肌厚度变化均与实验组治疗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关节囊宽度在牙合板治疗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疼痛及弹响症状明显改善,治愈率为52.2%。结论: TMD患者咬肌平均厚度增宽,关节囊宽度无明显变化,牙合板治疗后较治疗前咬肌厚度每月均明显减低,效果显著,高频超声可作为评估牙合板治疗效果的一种有效的工具,为临床诊断及评估治疗TMD的临床效果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颌面部骨折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风险模型构建
陆欣悦, 潘玥彤, 孙昕奕, 吕中静
2024, 40(10): 890-894.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4.10.008
摘要 ( 32 )   PDF(982KB) ( 25 )  
目的: 分析颌面部骨折患者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口腔颌面部骨折行手术治疗后发生感染的8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于该院收治的口腔颌面部骨折行手术治疗后未发生感染的7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评估其预测价值。结果: 研究发现手术时长≥3 h、合并糖尿病、钛钉使用数量≥20个是颌面部骨折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依据筛选的独立风险因素构建颌面部骨折患者术后感染风险预测模型:Logit(P)=-0.747+手术时长×1.730+合并糖尿病×1.789+钛钉使用数量×1.078,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提示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χ2=2.015,P=0.365),校准曲线显示预测概率与实际概率接近,提示模型具有较好的校准度;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值为0.728,提示模型具有一定区分能力;决策曲线分析显示在0.3~0.8的横坐标范围内,预测模型曲线位于两条极端曲线的上方,提示模型的临床实用性尚可。结论: 颌面部骨折患者术后感染与手术时长、合并糖尿病、钛钉使用数量有关,据此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口腔麻醉学研究
儿童行牙科全身麻醉治疗的术后反应和影响因素分析
辛昱娴, 余飞燕
2024, 40(10): 895-899.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4.10.009
摘要 ( 27 )   PDF(827KB) ( 25 )  
目的: 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儿童行牙科全身麻醉治疗的术后反应和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136例择期行牙科全身麻醉治疗的患儿,将其分为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搜集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并运用单因素及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全身麻醉术后不良反应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136例患儿中有1例患儿术后失访,因此将其剔除,纳入的135例患儿术后发生不良反应41例,发生率为30.3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预后良好组术后拔管时间<2 h,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术前营养不良、总治疗牙数、拔牙总数及术前镇静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营养不良(OR=10.359,95%CI:4.429~24.416)、总治疗牙数较多(OR=60.223,95%CI:18.852~192.379)及拔牙总数较多(OR=68.499,95%CI:15.252~307.618)为择期行牙科全身麻醉治疗患儿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择期行牙科全身麻醉治疗患儿术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较高,其中术前营养不良、总治疗牙数多及拔牙总数多为增加患儿术后发生不良反应危险影响因素,临床行手术治疗期间应及时给予科学干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塞来昔布超前镇痛联合笑气吸入用于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临床研究
陈子瑶, 刘畅, 李敏, 祖文轩, 廖圣恺, 王慧娴, 陈永锋
2024, 40(10): 900-904.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4.10.010
摘要 ( 29 )   PDF(832KB) ( 22 )  
目的: 评价塞来昔布超前镇痛联合笑气镇静镇痛用于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单侧下颌第三磨牙阻生患者120例,依据临床实际分为对照组、笑气组、塞来昔布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记录局部麻醉、术中及术后各时间点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术前、术后改良牙科焦虑量表(modified dental anxiety scale,MDAS)评分;术后48 h首次使用镇痛药物间隔时间及用药总剂量;T0(术前5 min)、T1(局部麻醉)、T2(拔牙)及T3(术后5 min)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和心率(heart rate,HR)。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塞来昔布组术后4 h、6 h VAS评分,笑气组局部麻醉、手术时VAS评分,试验组局部麻醉、手术时及术后4 h、6 h 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与塞来昔布组相比,笑气组局部麻醉、手术时VAS评分显著降低,试验组局部麻醉与手术时 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与笑气组相比,试验组术后4 h、6 h 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2)4组患者术后MDAS评分均低于术前,但术前、术后MD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与对照组相比,塞来昔布组与试验组术后镇痛药物服用间隔时长显著增加,剂量显著减少(P<0.05);与笑气组相比,塞来昔布组和试验组术后镇痛药物服用间隔时长均显著增加,剂量显著减少(P<0.05)。(4)与对照组相比,另外3组MAP及HR在T0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时间节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塞来昔布超前镇痛联合笑气镇静镇痛在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中术后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并能减少应急镇痛药物用量,减轻患者术中血压波动,提高诊疗舒适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舒适化医疗技术在牙科恐惧症儿童口腔治疗中的临床对照研究
李帮辉, 刘芳, 姚明, 林彩, 余盛华, 欧洪波, 安汝刚
2024, 40(10): 905-908.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4.10.011
摘要 ( 35 )   PDF(812KB) ( 20 )  
目的: 探讨舒适化医疗技术在牙科恐惧症(child dental fear,DF)儿童口腔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将纳入的94例CDF患儿根据治疗方法分为47例对照组(Ctrl)和47例实验组(Exp),Ctrl组采用传统束缚治疗,Exp组采用口腔舒适化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恐惧程度[采用儿童畏惧调查表-牙科分量表(children's fear survey schedule-dental subscale,CFSS-DS)评估]、口腔相关生活质量[采用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量表(the early childhood oral health impact scale,ECOHIS)评估]和疼痛程度(采用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评估)及接诊时、治疗前、治疗后的心率变异性[相关指标心率(heart rate,HR)、低频功率(low frequency power,LF)、高频功率(high frequency power,HF)、LF/HF]。结果: Ctrl组患儿治疗后的CFSS-D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ECOHI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而Exp组治疗后的CFSS-DS评分和ECOHI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和Ctrl组(P<0.05);与Ctrl组比较,Exp组患儿疼痛程度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的HR、LF和LF/HF水平均明显高于接诊时,而HF水平明显低于接诊时,且Exp组中上述指标变化幅度小于Ctrl组(P<0.05);同时,Exp组治疗后HR、LF和LF/HF水平较治疗前和Ctrl组降低;而HF水平较治疗前和Ctrl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舒适化医疗技术不仅可降低CDF患儿恐惧与疼痛程度,提高口腔相关生活质量,还可减轻患儿心率变异性的改变,提升舒适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牙体牙髓病学研究
iRoot BP plus盖髓治疗深龋恒牙的3年临床疗效分析
李朋, 沈正焱, 张磊, 孙琼
2024, 40(10): 909-913.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4.10.012
摘要 ( 36 )   PDF(1135KB) ( 37 )  
目的: 观察iRoot BP plus盖髓治疗恒牙深龋3年后的临床疗效,探讨此类治疗方法的可行性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于我科就诊,诊断为深龋或可复性牙髓炎成熟恒牙112颗,在牙科手术显微镜下选择性去龋后完成盖髓治疗,随访3年,通过影像学检查及临床指标评估患牙治疗效果。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统计活髓生存率,采用χ2检验分析各个变量对疗效的影响。结果: 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112例成熟恒牙盖髓术后3年生存率为91.1%,82例患牙行间接盖髓术,30例患牙去龋时露髓行直接盖髓术,3年生存率分别为92.7%与86.7%。盖髓疗效与性别、年龄、术前诊断、牙型(前牙、前磨牙、磨牙)、洞形(Ⅰ类洞、Ⅱ类洞、Ⅲ类洞)、牙位及盖髓方式无相关性(P>0.05)。结论: iRoot BP plus作为盖髓剂对诊断为深龋或可复性牙髓炎的成熟恒牙行盖髓治疗疗效良好,研究变量对预后均无显著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牙体修复学研究
龈壁提升材料和高度对嵌体修复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曹谅, 赵阿莉, 王利民, 王广慈, 张国庆, 王卫国
2024, 40(10): 914-919.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4.10.013
摘要 ( 33 )   PDF(1635KB) ( 18 )  
目的: 评估不同龈壁提升(deep margin elevation,DME)的材料以及提升高度对下颌第一磨牙邻面龈下缺损嵌体修复生物力学行为特性的影响。方法: 基于Micro CT 的三维图像数据建立了下颌第一磨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模拟DME层和嵌体修复建立了7组不同DME层高度的下颌第一磨牙嵌体修复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三维有限元仿真分析,对比分析流动树脂和膏状树脂两种不同的DME层材料以及7组不同的DME层高度对模型各部分及界面的应力分布及大小的影响。结果: 随着DME层高度上升,嵌体自身的最大主应力(MPS)峰值在不断上升,而DME层MPS峰值、DME层与嵌体间界面拉应力(ITS)峰值以及DME层与牙齿间ITS峰值在不断减小。同一DME层高度时,流动树脂组的DME层MPS应力峰值、DME层与嵌体间ITS峰值以及DME层与牙齿间ITS峰值均小于膏状树脂组。DME层材料以及高度的变化对其他观察指标无明显影响。结论: 低弹性模量的DME层材料以及增加DME层高度有利于降低模型及界面的应力,因此在临床操作中建议选择流动树脂作为DME材料,并适当提升DME层高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口腔生物学研究
GLUT1、GLUT2介导的葡萄糖摄取对小鼠牙齿早期发育的影响
刘贞, 许针针, 相黎黎, 崔颖颖, 孙轶群
2024, 40(10): 920-927.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4.10.014
摘要 ( 22 )   PDF(8594KB) ( 27 )  
目的: 探究葡萄糖转运蛋白(glucose transporter,GLUT)1、GLUT2介导的葡萄糖摄取对小鼠牙齿早期发育的影响。方法: 收集胚胎13.5 d(embryonic day 0.5,E13.5)、E14.5、E16.5、E18.5和出生后1 d(postnatal day 1,P1)时期的下颌磨牙牙胚、上颌切牙牙胚;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牙胚中Glut1、Glut2 mRNA和蛋白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牙胚中GLUT1、GLUT2、Ki67、糖原水平。将下颌磨牙牙胚在无糖DMEM培养基、高糖且含不同浓度的根皮素(0、0.25、0.5 mmol/L)的DMEM培养基中培养9 d;并对其进行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 HE)染色。结果: (1)在E13.5时期,GLUT1在成釉器中高表达,细胞增殖活跃,糖原在牙板和牙囊中大量沉积;在E14.5、E18.5时期,GLUT1在成釉器中表达逐渐降低,细胞增殖减少,糖原在成釉器和牙乳头中大量沉积;在P1时期,GLUT1在中间层和内釉上皮中表达较多,细胞增殖增多,糖原在牙乳头中少量沉积。在整个牙胚发育阶段,GLUT2表达相对较少。(2)GLUT1在前成釉细胞、前成牙本质细胞中高表达,而在分化后的成釉细胞、成牙本质细胞中表达较少;GLUT2与GLUT1呈现相反的表达趋势。(3)0.5 mmol/L根皮素能够抑制E13.5时期外植体牙胚发育,0.25 mmol/L根皮素不抑制E13.5、E14.5时期外植体牙胚发育,但能够导致牙胚变小,且具有根皮素浓度依赖性。无糖培养基能够抑制E13.5、E14.5时期外植体牙胚发育。结论: GLUT1、GLUT2在牙齿早期发育中的表达受到精确的时空调控,由GLUT1、GLUT2介导的葡萄糖摄取在小鼠牙齿早期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报告
生物导向性预备技术用于美学区残冠及二次修复1例
黄子璇, 冯波, 刘璐璐, 李明, 龚伶玲
2024, 40(10): 928-930.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4.10.015
摘要 ( 26 )   PDF(3033KB) ( 19 )  
本文报道1例在上前牙的残冠修复及二次修复中应用生物导向性预备技术(biologically oriented preparation technique,BOPT)来实现牙体缺损的修复以及软组织塑形的病例,BOPT技术在前牙美学区牙体预备中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美学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下颌第二磨牙巨大釉珠伴融合多生牙1例
寸丽梅, 吴勇, 张馨, 马文, 王思航, 付帅
2024, 40(10): 931-933.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4.10.016
摘要 ( 31 )   PDF(2426KB) ( 38 )  
釉珠、融合牙及多生牙是在口腔医疗工作中常见的牙发育异常,恒牙与多生牙融合的病例也有少量报道,而恒牙与多生牙融合伴有釉珠极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右侧下颌第二磨牙颊侧釉珠伴舌侧融合多生牙引起炎症被误诊为智齿冠周炎的病例,并结合文献进行临床分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紧贴磨牙后管的下颌阻生齿拔除1例
陈奇志, 杨宁, 马莉
2024, 40(10): 934-937.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4.10.017
摘要 ( 37 )   PDF(4785KB) ( 51 )  
下牙槽神经损伤是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常见并发症,下牙槽神经分支通常会增加术中神经损伤的风险。本文报告1例下颌神经管磨牙后管分支伴行附近的阻生齿拔除病例,通过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并结合相关文献对磨牙后管走行及临床存在风险进行讨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生病例精粹——口腔黏膜病系列(10)
以下唇结节为首发表现的梅毒1例
王芳, 粟缀孜, 周刚
2024, 40(10): 938-940.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4.10.018
摘要 ( 30 )   PDF(1644KB) ( 38 )  
梅毒是以性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的传染性疾病。一期梅毒的口腔损害形态多样且缺乏特异性,易被误诊。青霉素是治疗梅毒的首选药物,部分患者对青霉素有过敏反应等问题,在临床应用中存在一定限制。本文报道1例以下唇结节为首发表现且对青霉素过敏的梅毒病例,使用多西环素治疗取得较好疗效,旨在强调梅毒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