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研究》(原名口腔医学纵横)
 创  刊:1985年
 主办单位: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
 主  编:陈智
 编辑部主任:钱雯
 编辑出版:《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社
 电  话:027-87686117
 国际标准出版物号:ISSN 1671-7651
 国内统一刊号:CN 42-1682/R
 邮发代号:38-119
 国内总发行: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湖北省报刊发行局
 国外代号:6427BM
 广告发布登记许可:鄂广登准字(2019)420000008
分享到:
2024年, 第40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24-11-28 上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综述
种植体周围炎治疗中软组织封闭的再建立
王昊喆, 李磊
2024, 40(11): 945-949.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4.11.001
摘要 ( 79 )   PDF(821KB) ( 65 )  
种植体周围炎是导致种植修复失败的主要原因,稳定健康的软组织封闭对于种植修复的远期预后极为重要。本文对种植体周围炎治疗中软组织封闭再建立的难点以及促进种植体周围炎软组织封闭再建立的主要方法进行了简要综述,以期为口腔临床医生对种植体周围炎的特点和治疗提供全面的了解。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口腔种植机器人的精度及应用现状
罗之琳, 曹颖光
2024, 40(11): 950-955.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4.11.002
摘要 ( 80 )   PDF(835KB) ( 55 )  
口腔种植修复已成为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精准植入种植体不仅能有效避免损伤口腔重要解剖结构,对于精准修复及种植体长期稳定亦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蓬勃发展,种植手术也逐渐实现智能化、现代化。口腔种植机器人具有稳定、精准、微创等优势,可实现种植手术的个性化、精准化、高效化。本文就口腔种植机器人的分类、精确度及其影响因素,应用范围等内容进行整理与探讨,以期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PKM2在牙源性角化囊肿中的研究进展
王皓珺, 查光玉
2024, 40(11): 956-959.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4.11.003
摘要 ( 58 )   PDF(840KB) ( 32 )  
牙源性角化囊肿(odontogenic keratocyst,OKC)是一种具有潜在侵袭性、易复发和多发的发育性囊肿,能量代谢途径主要以糖酵解为主。丙酮酸激酶的M2亚型(pyruvate kinase M2,PKM2)是糖酵解关键调动因子,在调控肿瘤代谢微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降低OKC术后复发率,同时合理保存和重建患者口腔结构和功能,OKC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不断深入,特别是中医药对口腔肿瘤免疫微环境稳态作用机理值得深入研究。本文针对PKM2在OKC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OKC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及新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口腔正畸学研究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腭侧边缘不同延伸长度在拔牙病例中力学特点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王江婷, 陈梅, 张瑞晶, 刘林毅, 佘芮, 温秀杰
2024, 40(11): 960-966.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4.11.004
摘要 ( 60 )   PDF(2720KB) ( 23 )  
目的: 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不同腭侧边缘延伸长度在拔牙病例中内收前牙时的牙列移动特点。方法: 构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三维有限元模型,依据不同第二前磨牙区腭侧边缘延伸长度分为4组工况:龈上1 mm、齐龈、延长1 mm及延长2 mm,分析4组工况下牙齿移动特点及牙周膜应力。结果: 所有工况中,均表现为切牙舌倾伸长、尖牙远中倾斜及后牙近中倾斜。随腭侧边缘长度的增加,中切牙矢状向倾斜程度在工况4时最小,侧切牙在工况2时最小;尖牙远中位移量依次增加,舌倾位移量依次减小,伸长位移量在工况1~3时增加,工况4时减小;第二前磨牙近中及压低位移量在工况1~3时少量增加,工况4时减小;第一磨牙近中压低位移量依次增加。牙周膜等效应力表现为尖牙根尖区应力峰值最大。结论: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在拔牙病例内收上前牙时会出现过山车现象,边缘长度增加有利于切牙整体移动,但尖牙远中倾斜趋势增加,当膜片延长超过1 mm时可防止尖牙舌倾伸长及第二前磨牙近中倾斜,同时对第一磨牙支抗要求更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颧牙槽嵴下微种植体对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微笑美学效果的影响
赵健, 史舒雅, 李超群, 李昕, 侯德强
2024, 40(11): 967-971.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4.11.005
摘要 ( 39 )   PDF(1270KB) ( 14 )  
目的: 探究颧牙槽嵴下微种植体对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微笑美学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103例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52,颧牙槽嵴下微种植体+直丝弓矫治)和对照组(n=51,头帽口外弓+直丝弓矫治),比较两组总体疗效、矫治时间、治疗后6个月头影测量指标、微笑美学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矫治成功率比较并无差异(P>0.05),而研究组矫治时间[(14.3±3.6)月]低于对照组[(20.1±4.2)月,P<0.05];两组矫治后切牙唇倾度(U1-L1,L1-MP,U1-SN)、ANB、上颌中切牙内收量(U1-Ptm)、上颌磨牙远中移动量(U6-SP)、覆盖(OJ)、覆颌(OB)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矫治前后U6-SP变化量低于对照组,U1-L1、U1-SN、U1-Ptm、L1-MP变化量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发生牙根吸收、上颌窦底感染、创伤性溃疡、种植体周围炎等并发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颧牙槽嵴下微种植体矫治骨性Ⅱ类错牙合能缩短矫治时间,前牙内收效果更佳,微笑美观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上颌窦对无托槽隐形矫治磨牙后移影响的研究
黄荣彩, 郑铨艺, 龙金凤, 熊国平
2024, 40(11): 972-977.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4.11.006
摘要 ( 38 )   PDF(3415KB) ( 19 )  
目的: 利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研究上颌窦底与磨牙牙根位置的关系,是否对无托槽隐形矫治磨牙后移的有效率及整体后移率产生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纳入13例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推上颌磨牙向后的病例,根据牙根是否嵌入上颌窦分为嵌入组18颗,非嵌入组27颗。正畸治疗前及上颌磨牙后移到位后拍摄CBCT,运用Mimics软件对上颌骨进行重叠,建立以牙合平面为基准的三维坐标,测量磨牙后移的距离、轴倾度、转矩角的变化。结果: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能有效地远中移动上颌磨牙,牙冠远中移动有效率嵌入组为86.35%,非嵌入组为79.24%。牙根整体远移率嵌入组为59.48%,非嵌入组为76.46%。远中倾斜角度嵌入组为2.43°,非嵌入组为3.51°。颊向转矩角度嵌入组为4.29°,非嵌入组为3.28°。上述指标两组间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上颌窦底与牙根位置关系的不同,对上颌磨牙后移的有效率及整体远移率没有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雷公藤甲素调控p38 MAPK/ERK/JNK信号通路对正畸牙移动模型大鼠牙周炎症及破骨细胞的影响
蔡烨华, 李星, 赵艳霞, 王丽, 李航
2024, 40(11): 978-984.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4.11.007
摘要 ( 43 )   PDF(3845KB) ( 13 )  
目的: 探究雷公藤甲素通过调控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 MAP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amino-terminal kinase,JNK)信号通路对正畸牙移动模型大鼠牙周炎症及破骨细胞的影响。方法: 构建正畸牙移动大鼠模型,成功建模48只随机分成模型组、雷公藤甲素低(50 μg/kg)、高(100 μg/kg)剂量组、雷公藤甲素高剂量(100 μg/kg)+p38 MAPK激活剂(25 μg)组,每组12只;另设对照组(12只健康大鼠)。各组给予相应方法干预2周。测量正畸牙移动距离;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观察牙周组织破骨细胞并进行计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牙周组织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表达强度;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水平;蛋白印迹法检测牙周组织p38 MAPK/ERK/JNK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正畸牙移动距离、牙周组织破骨细胞数目、BMP-2表达强度、血清TNF-α、IL-1β、PGE2、RANKL水平、磷酸化(phosphorylated,p)-p38 MAPK/p38 MAPK、p-ERK1/2/ERK1/2、p-JNK/JNK蛋白比值显著升高,血清OPG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雷公藤甲素低、高剂量组正畸牙移动距离、牙周组织BMP-2表达强度、血清OPG水平依次升高,牙周组织破骨细胞数目、血清TNF-α、IL-1β、PGE2、RANKL水平、p-p38 MAPK/p38 MAPK、p-ERK1/2/ERK1/2、p-JNK/JNK蛋白比值依次降低(P<0.05);p38 MAPK激活剂可逆转高剂量雷公藤甲素对正畸牙移动模型大鼠的作用效果(P<0.05)。结论: 雷公藤甲素可减轻正畸牙移动模型大鼠牙周炎症,降低破骨细胞数量,改善骨吸收,加速正畸牙移动,其机制与抑制p38 MAPK/ERK/JNK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骨生物学研究
改良静电纺丝立体纳米纤维支架用于骨修复的研究
管欣悦, 刘愈晖, 安欣, 许冰雪, 孟雯欣, 周柠, 武郭敏
2024, 40(11): 985-991.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4.11.008
摘要 ( 37 )   PDF(4599KB) ( 17 )  
目的: 针对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缺乏立体结构的问题,结合静电纺丝与静电喷雾技术制备立体纳米纤维支架,并评估其骨修复能力。方法: 利用交替静电纺丝/静电喷雾制备聚己内酯(polycaprolactone, PCL)立体纳米纤维支架(PCL NFs + PCL MSs),采用扫描电镜观察支架形貌,并检测机械性能;将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接种在支架上,利用活死细胞染色和细胞骨架染色评估支架体外生物相容性;通过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RT-qPCR)、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LP)染色和茜素红染色(alizarin red staining, ARS)和免疫荧光染色评估支架体外成骨性能,最后通过大鼠颅骨缺损模型评估支架体内成骨性能;全部实验采用单纯电纺支架(PCL NFs)作为对照。结果: PCL NFs + PCL MSs具有明显的纳米纤维和微球结构,相比PCL NFs,PCL NFs + PCL MSs具有更好的立体结构(厚度增加近3倍)和显著提高的机械性能及生物相容性,且细胞更易向PCL NFs + PCL MSs内部浸润。体外成骨诱导实验表明,PCL NFs + PCL MSs组 rBMSCs成骨相关基因[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ALP、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 type Ⅰ, COL-1)、骨特异性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骨桥蛋白(osteopontin, OPN)]和蛋白(COL1和BMP2)表达显著上调,ALP和ARS染色也显示PCL NFs + PCL MSs具有更好的促rBMSCs成骨分化能力。动物实验结果同样提示相比PCL NFs,PCL NFs + PCL MSs展示出显著提高的骨修复性能。结论: 交替静电纺丝与静电喷雾可成功制备立体多孔纳米纤维支架,相较于单纯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其更有利于细胞浸润,且骨修复性能显著提高,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F/PCL/KAE纳米纤维支架通过免疫微调控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研究
刘愈晖, 管欣悦, 许冰雪, 安欣, 周柠, 孟雯欣, 武郭敏
2024, 40(11): 992-998.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4.11.009
摘要 ( 31 )   PDF(5851KB) ( 20 )  
目的: 制备丝素蛋白/聚己内酯/山奈酚纳米纤维支架(SF/PCL/KAE),评估其对小鼠外周巨噬细胞RAW264.7极化的影响,并探究免疫微调控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 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SF/PCL/KAE,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和X射线衍射图谱(X-ray diffraction spectroscopy, XRD)对SF/PCL/KAE进行表征,并进行拉伸力学检测和抗菌性能评估。采用CCK-8试验和SEM观察细胞粘附状态,考察支架的细胞相容性。将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处理的RAW264.7接种在支架上,检测支架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清除能力,并通过流式细胞术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RT-qPCR)检测RAW264.7的极化情况和炎症相关因子的表达。最后,将BMSCs与LPS处理的RAW264.7共培养,矿化诱导7 d采用RT-qPCR检测成骨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并分别在第7天和第14天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LP)染色,14 d后行茜素红染色(alizarin red staining, ARS)。结果: SEM,FTIR和XRD结果证明了纳米纤维形态和KAE的成功引入。相比SF/PCL,SF/PCL/KAE具有更好的拉伸力学性能和优异的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能(>99%),且没有明显的细胞毒性。SF/PCL/KAE表现出良好的ROS清除能力,抑制RAW264.7向M1表型极化并促进其向M2表型极化,且下调了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的表达,上调了CD206、TGF-β1的表达。在用LPS处理RAW264.7模拟炎症环境中,SF/PCL/KAE可上调ALP 、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 type Ⅰ, COL-1)、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和骨桥蛋白(osteopontin, OPN)基因的表达,ALP和ARS染色也证实KAE的引入可促进BMSCs成骨分化。以上研究中,2%浓度的KAE相比于1%浓度体现出更优的机械性能、抗菌效果和骨免疫微调控性能。结论: SF/PCL/KAE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抗菌性能和骨免疫微调控能力,可显著促进BMSCs在炎性环境中的成骨分化,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口腔颌面外科学研究
高频超声在极微型唇裂诊断中的应用与影像学特征分析
杨欣, 谢莹, 李健, 杨小红, 赵胜
2024, 40(11): 999-1003.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4.11.010
摘要 ( 36 )   PDF(2351KB) ( 7 )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极微型唇裂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收集12例极微型唇裂患儿的临床资料,男10例,女2例,平均年龄2.6岁,所有患儿在术前拍摄正面照片并行高频超声检查,测量并评价皮下结缔组织与口轮匝肌浅层厚度、口轮匝肌深层厚度、口轮匝肌的交叉纤维束厚度和角度等各项指标。结果: 高频超声下可见红唇与人中嵴凹陷,患侧上唇口轮匝肌浅层与皮下结缔组织层可见不规则低回声,浅层口轮匝肌层厚度较健侧薄(P=0.005);深层口轮匝肌及结缔组织均未见明显的异常回声。患侧口轮匝肌交叉纤维束与水平参考线之间的角度较健侧大(P<0.001)。结论: 通过高频超声检查可显示极微型唇裂患者上唇皮下结缔组织与口轮匝肌的异常,为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纤维内镜在累及舌根的舌癌患者术后吞咽功能评估中的临床应用
朱越, 钱晓云, 衡伟伟, 孙国文
2024, 40(11): 1004-1008.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4.11.011
摘要 ( 36 )   PDF(1118KB) ( 6 )  
目的: 探讨纤维内镜评估吞咽功能(fiberoptic endoscopic evaluation of swallowing, FEES)在累及舌根的舌癌(both the oral tongue and the base of the tongue, OBOT)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2022年4月至2023年5月于我院初诊为累及OBOT病变的患者术前、术后1周、1月和1年进行吞咽功能评估。吞咽功能的评估包括MD安德森吞咽困难量表(MD Anderson Dysphagia Inventory, MDADI)、华盛顿大学生活质量问卷(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Quality-of-Life Questionnaire, UW-QOL)、头颈癌表现状态量表(Performance Status Scale for Head and Neck Cancer, PSS-HN)、洼田饮水试验(water swallow test, WST)、舌运动测量和FEES[包括渗透-吸入量表(Penetration-Aspiration Scale, PAS)和口咽吞咽效率(oropharyngeal swallowing efficiency, OPSE)]。并对FEES的评估OBOT的可靠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有21例患者纳入研究。FEES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ROC曲线下面积=0.916)。FEES结果与WST和MDADI评分显著相关(P<0.001)。术后1年,累及OBOT病变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到术前水平,但OPSE明显下降,生活质量仍受影响(P<0.001)。结论: FEES是评估累及OBOT病变患者术后吞咽功能的可靠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在术后随访中,虽然这些患者的吞咽功能可以恢复,但应注意吞咽效率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前臂真皮脂肪瓣在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研究
孙黎波, 兰玉燕, 张磊, 孙晓强, 张春锋, 王昌密, 梁云红
2024, 40(11): 1009-1012.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4.11.012
摘要 ( 39 )   PDF(1324KB) ( 15 )  
目的: 评估前臂真皮脂肪瓣在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0年7月~2023年6月,行前臂皮瓣修复24例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根据制取皮瓣的方法不同,分为传统前臂皮瓣组(n=12)和前臂真皮脂肪瓣组(n=12),对皮瓣制取时间、皮瓣大小、术后6月前臂供区的外观及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两组皮瓣存活率均为100%。传统前臂皮瓣组较真皮脂肪瓣组皮瓣制取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皮瓣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月,两组患者在供区色素沉着及供区瘢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部感觉及手腕活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组患者在供区功能恢复方面无差异,但前臂真皮脂肪瓣避免了第三术区,对供区外观影响小,可以作为传统前臂皮瓣的替代方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影响涎腺导管癌预
影响涎腺导管癌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和免疫组化标记物
宝鲁日, 施琳
2024, 40(11): 1013-1018.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4.11.013
摘要 ( 38 )   PDF(6928KB) ( 6 )  
目的: 探讨影响涎腺导管癌(salivary duct carcinoma,SDC)患者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和免疫组化标记物。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SD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采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 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 银染原位杂交(silver-enhanced in situ hybridization,SISH)检测,并进行生存回归分析。结果: 23例SDC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3例;发病年龄39~86岁,平均年龄63.91岁;15例肿瘤发生于腮腺,8例发生于颌下腺;随访结果,术后4例复发,4例死亡,其余患者生存良好,中位随访时间43个月。肿瘤组织呈导管内筛状、巢状、实性、腺管状、条索状。在筛孔状及实性结构的中心可见粉刺样坏死。瘤细胞较大,胞浆嗜酸性、颗粒状,胞核大、多形性,核仁明显,染色质粗,核分裂像易见。免疫表型:CK7(23/23); 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21/23);巨囊性病液体蛋白15(giant cystic disease liquid protein,GCDFP15)(17/23); p53(16/23);CK5/6(11/23);HER2(10/23),GATA结合蛋白3(GATA binding protein 3,GATA3)(10/23); CK14(3/23); p63(2/23)。不表达S-100,Ki-67增殖指数5%~80%。从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物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CK5/6阳性患者临床分期多为Ⅲ/Ⅳ期(P=0.009),而AR、HER2、GATA3、Ki-67增殖指数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是影响患者OS的危险因素(P=0.042)。结论: SDC侵袭性强,易复发和转移,CK5/6阳性患者预后不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报告
口腔颌面部侵袭性真菌病导致上颌骨骨坏死1例
寇家豪, 陈振兴, 李子慧, 李科, 赵凯, 孙国文
2024, 40(11): 1019-1021.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4.11.014
摘要 ( 44 )   PDF(2664KB) ( 21 )  
口腔颌面部真菌性骨髓炎在临床工作中极为少见,诊断非常困难,因其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及检验结果常会造成误诊,耽误治疗,甚至危及生命。本文报道了1例由真菌感染引起的上颌骨骨髓炎的联合诊疗经过。对其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案进行了讨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下唇孤立性神经纤维瘤1例
刘培才, 张帅, 李章一
2024, 40(11): 1022-1024.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4.11.015
摘要 ( 43 )   PDF(3895KB) ( 35 )  
孤立性神经纤维瘤(solitary neurofibroma,SNF)在口腔内少见发病,唇部极其罕见,本文报道1例下唇SNF并回顾相关文献,探讨唇SNF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以及治疗,为临床诊治及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牙龈外周性骨化性纤维瘤1例
唐燕驰, 葛殿奎
2024, 40(11): 1025-1027.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4.11.016
摘要 ( 46 )   PDF(2271KB) ( 39 )  
外周性骨化性纤维瘤(peripheral ossifying fibroma,POF)临床较罕见,主要影响牙龈组织。本文报道1例经病理证实的左下颌舌侧牙龈POF患者,手术治疗完整切除病灶后送检病理检查并明确诊断。本文回顾了POF相关文献并对该病进行讨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生病例精粹———口腔黏膜病系列(11)
司库奇尤单抗诱发口腔念珠菌病1例
李志军, 卢锐
2024, 40(11): 1028-1031.  DOI: 10.13701/j.cnki.kqyxyj.2024.11.017
摘要 ( 52 )   PDF(3287KB) ( 20 )  
口腔念珠菌病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真菌感染性疾病,多见于各类因素导致机体防御能力降低的人群。由于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的广泛应用,以及近年来一些新型免疫调节制剂和生物制剂的不断问世,由药物导致的医源性口腔念珠菌病逐年增多。在口腔念珠菌病的诊疗过程中,控制诱发因素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因此明确该病的诱发因素对于规范诊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报道1例因治疗银屑病使用司库奇尤单抗诱发口腔念珠菌病的诊疗过程,以期为临床认识口腔念珠菌病新的诱发因素及制定相应诊疗策略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